很多钓友想必都知道鱼竿上的一节小辫稍吧,通常钓友都管它叫做小辫子,或是苗子。小辫子在平时就是指一个人的短处,被人抓到了小辫子就完蛋了,而这里的意思也有相似的地方,它是竿梢尖上粘接的软辫管,是一种化纤织物,主要用于固定主线的。
各位钓友千万不要小瞧这根小辫子,遛大鱼正过瘾时小心它给你来个下马威,让你追悔莫及。特别是钓草鱼时,草鱼形体大,一使劲就会把你的小辫子给扯掉了。
刚刚新买的鱼竿小辫子上只沾了一层环氧树脂,一眼看上去颜值相当料了得,但是并没有粘胶水,一入水当你的先祖拉力大于小辫子粘合度的时候小辫子就会脱落,造成鱼跑了。如果上大鱼杆稍结脱落,最悲催的也莫过于此吧~
专业钓鱼人鱼竿上的小辫子都是经过后期处理的,常见许多钓友就是随意打个结,就开始钓鱼了。而我不是,新鱼竿或换小辫的鱼竿我都要进行如下的步骤。
1:从竿梢头算起,在辫梢一厘米长的位置打个死结,剪掉多余的辫梢,再用打火机把辫头烤化,让它自然熔成一个小球。 这样打的结就不会再脱落。小辫子尽量留短,这样既不容易脱落,整个竿尖还很灵敏。
2:打结后要再次加胶强化。加胶时候,叫胶浸入小辫最好涵盖竿稍外一毫米左右。用101 110 这类速干胶,不用最简单的502 (502容易起白皮,而且干了以后过于脆硬)
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胶一定要少滴,如果辫梢全浸了胶,变得通体僵硬,那钓线在辫梢上很难勒得紧,使用中容易造成大线脱落。小辫子与竿稍之间有一些空隙,小辫子可以自由活动为宜。这样做, 一是加固辫梢同竿梢的粘结度, 二是保护辫捎不被竿梢头磨断。
如果小辫子丢了,那就只有让渔具店老板给换根新的,一般以钓竿的竿梢先径来选择辫梢,首选先径与辫梢型号相符合的,如不符合则选择稍大一号,例如先径为1.1mm时则可以选择1.2#的辫梢。
这是因为稍大一号的辫梢套到竿梢上之后,不会增大辫梢本身编织线的承受力,相对而言会更结实。另外,套上去之后还要对辫梢进行火烤,这时辫梢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这样的话它的内径就会缩小,从而更接近于竿梢的粗细。
现在网上对于各种八字环和杆稍与主线链接都有很多详细描述,上图是最简易的捆绑方法,更多方法我前面帖子已经描述了,不再赘述了。
小辫与竿稍连接现在基本上还是使用360°万向转环来连接,万向转环的优点在于可以使钓线随时处于自然状态,防止竿梢主线缠绕,避免钓鱼时不必要的麻烦,为垂钓争取宝贵时间。
还有一种连接方法就是先将小辫在火上烤一下,再用强力胶涂在辫梢位置进行粘合,为了更美观也可在外边刷一层环氧树脂,这样看起来更加饱满光滑而且也结实。这样的设计非常受钓鱼高手的喜爱,特别是喜欢钓大鱼的高手,竿梢小辫一体的在中鱼时更安全,一般技巧是把小辫留的很短,在1cm以内,这样的话基本不会出现缠线的现象。
暖风吹,夏初暖,杨花柳絮飞漫天。水库旁,池塘畔,一支钓竿,静坐水边。浮频点,饵勤换,一支鱼竿走天下。快乐垂钓,大鲫大鲤,悠哉人生。
学习了,谢谢分享!
学习支持点赞!
详细到位!
占楼
坐稳,送你一程
学习了,谢谢分享!!!
现在的杆子,基本上都经过加固处理,需要!
竿稍不注意会断,还有辫子绳用久了回老化变硬,这些都是要注意的细节
到位
小辫子怎么拿下来
细节很到位,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就连小崔视频跑鱼后,也提到过杆子保养,小辫子很重要,新杆旧杆一样重要,旧的长时间作钓湿水,腐朽问题容易被忽略
不错 虽然这些我都会,但不想楼主这么有才,文章整理的很好 让很多钓友更容易理解️️
轻轻一烤就下来了、里面都是粘胶的!
谢谢,就害怕把竿梢烧坏了!
揪!
好嘞!
是的,不能马虎。
如果野钓大物,建议还是去钓万向转圜吧!我有过两次惨痛教训,都是千元的新杆子!!!去掉以后直接上棉线结。
烤铁的位置,火不能烤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