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讨论一下浮漂调钓与灵敏度的关系

常胜将军白云义2018-06-13 22:11:20

网络上关于浮漂调钓的教程或者文章有很多,但其实真正对于我们有意义的不多,看了没用的文章还不如不看,这篇文章整理了各种调钓理论,希望能让大家提高技术,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调目与钓目其实只有两种存在方式,第一种调高钓低,第二种调低钓高,无论调几钓几无非就这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所反映的就是灵敏与迟钝的关系,那么这两种状态在实际中怎么应用呢?其实也很简单,根据饵料与钩子的比重来选择应用,当单颗饵球比单钩重时,应该选择调高钓低,假设单颗饵球重四目,单钩重两目,在我们钓鲫鱼时常用的调四钓二,这种比重的饵球就是最理想的状态,此时钩饵在水中的状态是下钩躺底,上钩轻触底,这里还有一个钩距的问题需要注意,假设双钩钩距是五目,每一目等于10毫米,那在我们调钓时同样是调四钓二,会有50毫米的灵敏度区别,在这50毫米的距离中无论钓目设定在哪个位置,都是调四钓二,但是钩饵在水中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从高往低设定钓目,当我们设定钓三目后,继续向下移动浮漂10毫米,此时为调四钓二偏钝,如果我们从低往高设定钓目,当我们设定一目后,继续向上移动浮漂10毫米,此时为调四钓二偏灵,同样是调四钓二在灵与钝之间会有50毫米的调节范围,在调目与钓目都不变的情况下,最灵点是调四目钓平水,最钝点是调四目钓五目以上,钓目越高反应越迟钝,最钝点是铅皮躺底,也就是传统钓,在这种单饵球比单钩重时,调四钓二不适合塘底有酱层的情况,塘底有酱层的情况应适当增加调目,调六钓二或更多,酱层越厚调目应适当增加,判断池底酱层的方法是通过浮漂语言来判定的,当浮漂到位后二次下沉,下沉过程较缓慢,二次下沉的目数就是判断酱层薄后的依据,下沉越大说明酱层越厚,如调高钓低依然不能防止饵球落入酱层,可以通过调整饵料自身比重来防止饵球落入酱层,下面来说说调低钓高,调低钓高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钝的,比较适合单颗饵球比单钩轻的情况,或者饵料自身比重较轻时的调钓方法,假如单钩重四目,单颗饵球重两目,调平水钓两目此时钩饵状态是一饵轻触底一饵悬浮,如果是调平水钓四目,钩饵在水中的状态是下钩躺底,上钩轻触底,同样是调平水钓两目和钓四目之间也存在钩距的问题,假如钩距是50毫米,同样是钓两目也会有50毫米的灵与钝的调节距离,调低钓高由于浮漂的上牵引力比较小,比较适合钓滑口鲤鱼或者回锅鲤鱼,更容易出现下顿信号,同样的装备,不同的调钓,同样的滑口鱼吃饵力度相同,假如调低钓高出现了一目的下顿,那么调高钓低可能只出现半目顿口,或者可能只有一个黑格的顿口,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鲤鱼和鲫鱼虽然同为底层淡水鱼,但是吃饵姿势完全不同,鲤鱼吃饵是头部偏下,类似俯冲的姿势,更像是猪拱地,是在泥里找饵,所以目标鱼为鲤鱼时我本人更趋向于钓钝,至少保证两颗饵球全部触底,但是当我们的目标鱼是鲫鱼时,我个人更偏向调高钓低,因为鲫鱼吃饵不同于鲤鱼,鲫鱼吃饵基本是身体平行,或者头部稍向上,鲫鱼吃饵大多数都不会拱泥,这就是钓鲫鱼比较容易出现接口的原因,相对鱼鲫鱼来说,由于鲤鱼是低头吃饵所以很少能看见鲤鱼接口,目标鱼不同我们在选择浮漂上会有一点针对性,或者偏向于目标鱼种,总体来说大鱼用大漂,小鱼用小漂,快鱼用大漂,慢鱼用小漂,走水,风天,小杂鱼等不易用太小的漂子,相对来说此时大漂更能发挥自身的稳定性,在漂型选择上主要分为两种方向,短粗漂身和细长漂身,其他漂身则是介于这两种极端之间的某一个点而已,而这个点决定了一只浮漂最终的性能,在选择漂型的时候主要参考的有几个因素,翻身速度,抗风性,吃铅量,以及长短和同心度等,至于灵敏度主要差别是在漂身大小上,其他条件相同,小号比大号更灵敏,短粗漂身的主要优点是翻身快,到位慢,适合钓接口和行程,细长漂身主要优点是抗流水性能强,到位快,比较适合深水钓底层鱼,除了这两种极端比较常见的就是混养漂,混养漂在以上的参考项里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居中,或者偏向某一个侧重点,这就是各种浮漂本质的区别,除了漂身还有漂尾和漂脚,漂尾粗细除了增减自身重量外,就是方便我们观看,漂尾的长短主要是根据水的深浅来选择,漂脚主要就是材料不同,用来调节漂的侧重点,使漂的重量更偏向于漂脚,此外漂身内部也会有一点不同,主要就是空心和通心,空心就是漂尾和漂脚是两个单独的个体在漂身内部有一定距离,通心分一体通心和对接通心,一体通心基本都是漂尾玻纤,对接则是由两种不同的玻纤对接而成,然而同心度并不取决于何种材料,而是取决于制作人的手艺,漂身材料不同也会有差别,主要有芦苇,鹅翎,孔雀羽,巴尔衫木,纳米等,芦苇又分产地南方和北方,主要差别是南方芦苇是空心的,鹅翎漂由于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优点已经快被淘汰了,现在也很少能见到了,孔雀羽主要是因为制作比较繁琐,比较麻烦所以一般卖的都很贵,巴尔衫木是目前比较主流的,也是比较杂乱的,巴尔衫木分为阴面和阳面,又分坡上坡下,其中以坡上阳面的原材料为最好,色泽为乳白色,并非是经过漂白的,坡下阴面的最差,一般都是经过碳化以后用来做碳化漂,我国产量虽然很多但是真正的好原木都是进口的,由于巴尔衫木好加工,适合大批量生产,所以大多数厂家都是以巴尔衫木为主的,还有就是纳米漂,实际上纳米漂跟纳米没有任何关系,纳米是最小的长度计量单位,而我们用的纳米漂实际是一种PMI泡沫,这种泡沫制作浮漂工艺简单,适合机器批量生产,至于浮漂的价格其实每一只的原材料都不会超过10块钱,除了手工费之外其余的基本都被黑心商家赚去了,其实浮漂不一定要选贵的,也不是贵的就是好的,灵敏度和吃水性基本是纳米>芦苇>孔雀羽>巴尔衫木,这种灵敏度排名是基于一个标准,那就是体积与形状相同,所以我们选漂的时候自己心里要有一个考量,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关于浮漂的吃水性,我们看竞技钓比赛之前很多选手都会把漂放在水里泡,这么做就是因为浮漂自身都会有吃水性,这在我们日常垂钓中细心的钓友一定会发现,当我们钓了半场鱼下半场校漂的时候调目往往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因为漂身吃水改变了自身浮力,这一点如果大家用过爆顶的漂一定深有体会,关于浮漂的选择还有一点要补充的就是灵敏度实验,同样大小的两只漂,我们在漂桶里半水调八目,然后再相同高度各滴一滴水在漂尾上,观察浮漂被压下去几目,压下去更多的那只漂就是比较灵敏的,反复多次验证后即可得出结论,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提供宝贵意见,共同成长,大家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感谢大家观看,祝您大鲫大鲤!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学习了,谢谢

很久以前哈尔滨

你这是有钩调漂还是无钩调漂?

很久以前哈尔滨

适合鱼情,有口就中那就是灵。不适合鱼口,有口打不着那就还顿

很久以前青岛

很细腻透彻,值得学习。

很久以前哈尔滨

有双钩 离底调漂

黑大创力_李秀农

你这是有钩调漂还是无钩调漂?

很久以前哈尔滨

不一定 钓鲤鱼调的太灵一样有口打不到

八十万空军总教头

适合鱼情,有口就中那就是灵。不适合鱼口,有口打不着那就还顿

很久以前哈尔滨

咱俩说的似乎不是一个事情

常胜将军白云义

不一定 钓鲤鱼调的太灵一样有口打不到

很久以前青岛

写的很不错,点赞。

很久以前西安

有口就中那不是灵,有口说明饵对路,中说作钓明合适不中说明作钓不合适。我个人认为钓鱼是七分钓技三分运气,有口不中主要是那七分钓技太差

八十万空军总教头

适合鱼情,有口就中那就是灵。不适合鱼口,有口打不着那就还顿

很久以前西安

哈哈 我明白了

八十万空军总教头

咱俩说的似乎不是一个事情

很久以前哈尔滨

野钓谈调漂就是扯淡。野钓就钓跑铅就行

很久以前哈尔滨

无论在哪钓鱼 调好了都会提高中鱼率

重置昵称_R3ac7SXS

野钓谈调漂就是扯淡。野钓就钓跑铅就行

很久以前哈尔滨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