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有高灵敏度的渔漂。但是,影响渔漂灵敏度的因素有那些,谁都知道,又很多人说不清。
几年钓鱼,又几年diy渔漂,粗略了解,不揣冒昧,说几点。
首先,影响漂讯的启动,最大的要数浮力比;所以很多人就以此为准,很有道理。当然,在漂讯运动过程中,此值依然是最重要的。
其次,漂肩漂脚的角度【即倾斜度】,特别是漂肩倾斜度构成的缓坡,越长,阻力越小;反之亦然。所以顿口漂重在抓顿口,漂肩是反向甚至下凹形状,强化下顿的动作并延长时间和运动行程。主抓顶漂漂讯,漂肩要缓【即漂肩长】。我做了几只顿口漂野钓,发现顶漂速度太慢,而顿口又看不到,只好把漂肩改了,利于野钓【个人经历】。
第三,漂体的粗细。这一点也是相当重要。漂的横截面积越大,主要 是横截直径越大,受到的运动阻力将越大。这一点很容易被不完全忽略。水的阻力,必须考虑。
此外,漂体光滑度,影响有,但不大,达到基本光滑就可以。但漂体漆不要吸水。
最后,水的张力,是一个难于考虑的因素。影响有,但很小、很小。漂体重,漂尾长,这种情况在有漂讯时运动快,距离长,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谁又愿意自己的漂太重,何况漂讯启动的概率要严重下降。
要言之,浮力比、漂肩坡度,漂体粗细及基本光滑是影响渔漂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
多谢参与。活跃龙江板块,贡献、学习
谢谢分享,学习了
谢谢楼主学习了。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学习学习,谢谢提供
学习了 楼主辛苦
本帖最后由 六号沟子 于 2012-11-17 18:08 编辑 楼主说的很难懂啊。其实我觉得野钓完全不用枣核型,就传统长尾、中长身的就好用。枣核是在下行的过程中控制速度,从而不放过接口信号,但我相信到底后的顿口没有传统型出的漂亮。虽然我自己也用枣核型。对于浮漂,知道什么漂型是干什么用的就好。真要研究透了,估计要涉及到流体力学的。
学习了,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学习了!
技术+经验帖,好!谢谢分享!
讲得好,我们只能粗略了解渔漂。
学习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