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习惯性的翻开手机点开钓鱼人app签到,浏览本地帖子,被一篇名为捍卫锦江资源的帖子吸引住了目光,于是便点入浏览。
点入发现所谓的捍卫锦江资源实则是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自己的胃,所获之余其实不过是十余斤小奶翘而已。
锦江的奶翘被大小通杀早已不是个类,早前在某微信钓鱼群里有钓鱼曾数次发出自己在锦江拉奶翘的渔获图片,有好事者便大呼群主牛逼,群主大神。最后实在看不过眼提了几句“钓那么多吃的完吗?希望各位钓大放小不要赶尽杀绝。”群主便回我“大家都是这样钓的,鱼是钓不绝的。”这是一个很荒谬的回答,自己都吃不完的鱼就一定要带回家浪费生命吗?自己每天都喊着没鱼钓,就不知道要保护资源吗?遂击之,怒退群。
在钓鱼人app上也看到有很多锦江钓鱼拉小翘的帖子,每每看到都气愤不已。
我实在想你明白拉奶翘的意义在哪里?难道可以彰显自己的技术吗?难道想确立自己钓鱼人的地位吗?
我真诚的希望各位钓鱼人,无论是在锦江还是武江,在江西还是在韶关,都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留大放小,够吃就好,保护资源,让我们有鱼可钓,让后代有鱼可钓,不要因为网工电工的存在就忘了钓鱼的初衷,大小通杀的行径跟网电有什么区别?
各位无论是从韶关,乐昌也好,湖南,江西也罢,来到仁化锦江钓鱼,我们都高兴之至,大力的欢迎你们。如果你们是来锦江钓大物,守大鱼,找不到钓点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但如果你们来锦江是大小通杀,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和所谓的尊严来赶尽杀绝的话,对不起,仁化人民和锦江都不欢迎你们。
希望各位钓鱼人都可以做到留大放小,够吃就好,捍卫自己本地的钓鱼资源。谢谢!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都是钓底用大钩多
我也是,转五月以来就是大钩大线了
楼主息怒,百度了一下,其实这种鱼学名叫达氏鲌,成年个体就只能长那么大。不信你也可以百度一下。另,仁化本地人也是这么钓,钓了十几年,还是这么多,不存在你说破坏资源的情况。
达氏鲌,成年个体就这么大。
楼主息怒,百度了一下,这是达氏鲌,成年个体就这么大。再说仁化当地人也是这么钓,十几年了,达氏鲌数量还是有增无减。不存在破坏资源的情况。锦江库尾长江段电鱼船每天来回扫荡几次,那才是破坏资源。
我只在锦江才能钓到鱼,而且就是小奶翘,我也是韶关上去钓的,好在一个月也就钓2次。每次钓完小奶翘我也会带10来条回家吃哦,惭愧惭愧。
河鲌是长不大,翘嘴还是认得出来的
不好意思,不是特指你们韶关啊不是哪里的人,我们本地人这样钓,我也是很看不过眼的,本文没有特别针对哪里的钓鱼的意思。
十来条还真不碍事,但是那些每个星期都要去拉两三次十多斤的就很让人头痛了。
跟翘嘴比,这种鱼游速较慢,这也是为什么在锦江路亚基本钓不到这种鱼的原因。
打错字了,没有特指哪个地方的钓鱼人的意思,只是一种行为,电打我们无法监管,只能靠渔政了,我每次看到除了报警和扔石头,其他的也无能为力了。电打我们管不了,就只能做好自身了。
《渔我同行》有一集,化绍新就专门钓了这种鱼。你可以查一下。
我观察了钓上来的鱼,肚子里面有鱼籽,说明已经性成熟了。说明已经是成体了。而真正的翘嘴这么小是不可能性成熟的。
如果一次能钓很多,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应了该鱼的种群数量很大,无需杞人忧天。
刚刚有去搜索一下,你所说的达氏鲌确实有翘嘴有明显区别,但是达氏鲌也能长大至四五十公分。而且据我在锦江混迹那么多年的经验,翘嘴还是能认出来的,翘嘴和鲫鱼一样,个体小的时候就已经能产卵了,但是还是能继续长大。如你下次来锦江钓鱼,建议你可以试试泥鳅,用泥鳅钓的翘嘴个体上都可以大很多,那个时候你可以看看钓上来的翘嘴是否有所不同。
可能是水电站筑坝的原因,韶关不是所有河段都有这鱼种,不管是不是就长这么大,够吃就好
留大放小,够吃就行,有鱼钓才会有鱼乐,不要拿那么多回去,该放流的放流,保护资源从自身开始。
这只是呼吁大家要保护好咱们钓鱼人越来越少的资源,倡导钓获放流而己。
留大放小是对的,要看是什么鱼先,我一般是不上1斤的草鱼,白鲢,大头,还太小的鲫鱼……
学习了,我还以为真的是翘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