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搞懂了这些 , 饵、子线状态还一头雾水你用板砖拍我

春风拂过桃花枝2018-06-10 08:43:38

现将浮漂调整的原理,仔细分析如下,和钓友一起分享学习,请多关注。

一、想调好漂,5个数据必须十分清楚。

1、不挂子线,只用铅坠所调的目数。假设:13目浮漂,我们无钩调6目。

2、挂子线后,每钩重量。假设:挂子线后,浮漂压下2目,即每钩压下1目。

3、子线的长度。假设:子线长度,特指8字环到上钩柄的长度,长20厘米。

4、钩距。上钩底到下钩底之间的长度。假设:3厘米。

5、每颗饵料的重量。这个是问题比较多的,我们分轻饵、重饵和控制饵重三类说明。

二、调整浮漂过程和说明

1、不挂子线,重铅到底,上拉浮漂到平水(漏一目也行),这时开始剪铅皮,直到浮漂漏出6目。

这就是上面第一个数据。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要充分理解这个6目的意思:挂上钩和饵料。①调整浮漂让其显示6目,此时的浮漂是一点也不承受钩饵的重量的。②调整浮漂让其少于6目(比如2目),此时浮漂承受了4目的饵钩重量。③如果出现7目,说明什么?说明铅坠的一部分重量也被水底承受,这时铅坠也触底了,铅坠触底,挂着的子线、钩和饵料,这些已经全部躺底,是很钝的状态了。其实这个位置可以用一颗太空豆定位的。不知是否能够明白。

另外要解释,铅坠一般是不会躺底的,因为铅坠是平衡这个浮漂大部分浮力的,如果铅坠躺底,那浮漂也就平躺水面,不起作用了。

2、下拉浮漂超过子线的距离,挂子线,浮漂外漏4目。

上面假设了,子线长度是8字环到上钩柄的距离为20厘米,还要加上钩距是3厘米,那我们要下拉浮漂大于23厘米的距离,最好拉23厘米加10厘米,也就是下拉33厘米,防止水底不平,造成误差。

由于浮漂是6目,挂子线后,设的每钩重1目,这时浮漂会外漏4目,一般来说我们把这4目当做是调目。

3、挂饵,上面说了,饵料因为重量的原因,问题较多,这里是重点,需要仔细考虑,我们总结成三类。

(1)因为饵料可以通过状态饵调整其比重,所以第一种情况是,饵料重量可控,设每颗饵料重2目,也就是压下浮漂两目,上两颗饵料,浮漂平水。

要记住一点:钓目不是死的,是根据鱼口变化的。上面这种情况,我们可以1目钓起,因为钓平水不知道饵料是否到底。那么各种状态分别列举如下:这里依然不要忘了每颗饵料重2目,每钩重1目。

钓1目: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

钓2目:下饵触底,上饵悬浮。

刚到钓3目:下饵躺底,上饵悬浮。为什么是刚到呢?因为下钩和上钩还有一个钩距,我们得考虑,从1目到刚露出3目,每次上拉1目距离即可。而从3目到漏出4目,需要上拉3厘米的距离,这也就是这个数据的用处,不要迷惑。

钓4目:下饵躺底,子线弯曲,上饵轻触底。

钓5目:下饵躺底,子线弯曲,上饵触底。

刚到钓6目:下饵躺底,子线弯曲,上饵躺底,但子线是绷紧的。

随着6目到7目,我前面文章说过,假设不考虑鱼线重量,6目到漏出7目,需要上拉20厘米的距离才可以!也就是说铅坠触底,才会出现7目。那么在这20厘米的范围内,子线会逐渐增大弯曲,直至全部躺底,也就是从灵到大钝,几乎就发生在这1目之间。啰嗦这么多,只一个目的:让你充分理解,不知是否能够明白。

(2)有时候挂红虫、泡沫或专门状态饵制作的白饵,饵料等会很轻。遇到这种情况。首先看挂饵后,能将浮漂压下多少,如果连1目都没有,调的是4目,可以从4目钓起。

钓4目: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

钓5目:下饵躺底,上饵悬浮

刚到钓6目:上下饵都躺底,下钩子线弯曲。

6目到7目和上面的状态一样了。

(3)第三种情况就是,有时钓鲤鱼等大型鱼,用的饵料很重,一颗饵料就将调目全部压下水了,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并不影响垂钓,状态如下:

钓平水、1目、2目、3目直到刚6目,下面的状态都是两饵躺底,下钩子线弯曲,差别就是绷紧程度不同,还有一个就是实际垂中,随着饵料融散,浮漂会逐渐升起,钓的越低自然升的越高,容易判断钩上还有无饵料。从6目到7目也都是一样的。

只要调整好了,即使水底不平,也能很容易从目数看出来的。当然大家要知道说的都是理想状态,实际中随着饵料融散浮漂会上顶,或者逗钓拉竿、小鱼拖动以及暗流冲击等等,造成饵料移位都低处,也会出现目数下降等等,还有就是浮漂质量差,自身的变目,都不是什么不可解释的问题,只要找到原因,就会明白的。

望能多多关注、评论,我们一起进步。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关于调钓的文章很多,本人认为这是少见的一篇精品,与大家分享,多多讨论共同进步。

很久以前常州

钩距是上钩底至下钩柄处长度吧

很久以前常州

搞这么复杂都不想钓鱼了

很久以前常州

学习了

很久以前常州

你说的对

Areyoukidding

钩距是上钩底至下钩柄处长度吧

很久以前常州

讲的很简洁透彻,比有些所谓大师搞的最灵最钝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好理解多了。感谢楼主分享!

很久以前常州

谢谢!大家共同学习

o偶尔喂喂鱼o

讲的很简洁透彻,比有些所谓大师搞的最灵最钝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好理解多了。感谢楼主分享!

很久以前常州

不是说每次钓鱼都按部就班地按这套路走一遍,而是理解其原理,理解了其实简单的很还不会出错。

喜欢钓鱼的小刘

搞这么复杂都不想钓鱼了

很久以前常州

共同进步,谢谢夸奖!

o偶尔喂喂鱼o

讲的很简洁透彻,比有些所谓大师搞的最灵最钝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好理解多了。感谢楼主分享!

很久以前常州

送你上头条

很久以前常州

堪比学术论文 多谢

很久以前常州

牛仔裤他们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