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准备一个调标筒,不管是软尾标还是硬尾标,也不要管浮标的大小及类型,将你的浮标调到你习惯的调目,然后用手轻轻按压几次,让其稳定在一个调目上。例如你调的是3到5目,待浮标稳定后剪下3~5目的铅皮,让浮标上升3~5目,然后把剪下的铅皮装回,再加入同样重量的铅皮,观察你调的浮标目数是否也下沉3~5目,这时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1)下沉超过3~5目,这支浮标灵敏性度高;(2)下沉不到3~5目,这支浮标偏迟钝 ; (3)下沉3~5目,这支浮标灵敏性和稳定性恰到好处。
原贴回复达几十页看不过来,转过来请家乡的朋友帮解释一下,理论依据是什么?请懂的朋友多多指教.
稳定性, 灵敏度
学习学习,楼下的说说。
好的浮漂是不会变目的 这个实验不一定准确,如果把剪掉的铅在卷回去,铅皮卷有可能会进水 变目了
看不懂,有些玄妙。
浮力问题让物理老师回答
是不是指整体性能与局部性能?
同样三至5目,灵敏的漂更能体现细微变化
而稍顿的浮漂则难以体现细微变化【相对而言】。
表面看减加铅皮一致,但不灵敏的漂反映不如灵敏的漂。
更不用说漂吸水否、涨体积否。
咱们有物理老师啊~~出来解释下
没有尝试,我用的漂有两种,一种是柱形漂尾,一种是锥形漂尾。可能还有一种就是放大的漂尾。你所说的三种现象可能是这三种漂尾所产生的吧。点评[attach]1752149[/attach]神探sgy增减铅皮的重量没有变,那么如果浮标的目距均匀且是规则的圆柱体,就不会出现三种情况,只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上升或者下降的目数都相等. 之所以会有偏差,一是因为铅皮不绝对等重.二是漂尾的目距不均等.三是标尾不是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2-4-21 23:21
songjiawu 发表于 2012-4-21 13:45 没有尝试,我用的漂有两种,一种是柱形漂尾,一种是锥形漂尾。可能还有一种就是放大的漂尾。你所说的三种现 ...增减铅皮的重量没有变,那么如果浮标的目距均匀且是规则的圆柱体,就不会出现三种情况,只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上升或者下降的目数都相等. 之所以会有偏差,一是因为铅皮不绝对等重.二是漂尾的目距不均等.三是标尾不是均匀的圆柱体.按照发贴人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椎形标尾的相对会灵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