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使用丸九饵料的体会

cainchan2014-11-17 22:11:07

一直在网上看见好多钓友在讨论丸九鱼食,很多钓友在执著的追求丸九的配食秘方,力求能找到一种能够基本通杀的秘方。也有很多钓友在使用后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误解,从此对丸九失去信心。其实正确的搭配丸九鱼食会给您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从93年开始就一直使用丸九,光在家里试验鱼食而购买的饵料就至少2万元了。黑坑、比赛、到现在的野钓,丸九从没让我失望过。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体会,希望我的经验能对您有所帮助,让大家受走弯路,少花冤枉钱。(下面我所谈的主要是调配饵料的概念,并不是针对某种名字的丸九,也不是针对某一条方子。)

1、鲫鱼类丸九鱼食大多数无特殊香味,主要原料无非是薯类、谷类、麦类、麸类,通过不同型号的薯粉、麸皮加以不同尺寸的小麦蛋白纤维和粘合剂而制作成不同的名字的鱼食,实质是换汤不换药。使用丸九鲫鱼食的要点并不是味道,而是状态。

2、鲤鱼类鱼食的制作原料与鲫鱼类鱼食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增添了粘粉和原料颗粒。但鲤鱼类的鱼食与鲫鱼类鱼食最大的不同在于多种味型的选择,钓友可根据不同的垂钓地点来进行选择。

鱼食的制作:

1、关于雾化: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所采用的悬坠钓法用的饵料都讲究雾化,理想的雾化状态当然是所钓的水层单位水体中食物颗粒越密集,扩散面积越大越好。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现在大多数人采用的配料方式是错误的。

在开始下面的论述之前我想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薯粉和麸系饵料

麸系:来源于麦麸和花生麸,丸九公司的制作水平相当高超,麸系尺寸小,质量轻,可以长时间悬浮于任意水层。同时随着不同原因引起的的水流可以向周围扩散。注意:长时间的悬浮,这一点是国内鱼食达不到的。这就意味着从第一杆开始我们在选定垂钓的水层就有了鱼看得见却吃不着的(相对)的诱鱼物质,如果这些麸系饵料上含有诱鱼的香型或诱鱼的化学物质那结果会怎样?大家可以想像(这一点不在我们此次讨论范围,就不赘言了)。

薯粉(雪花粉):比重比麸系轻,经过一段时间的悬浮慢慢会降落到底部。丸九的雪花粉有大中小3种型号,分别在不同名字的饵料之中。例如:大新鲫是大片、1:1和尺上是中型、伊木(黄鲫)是小片。3种型号的区别是下落时间,和视觉。

在日本垂钓鲫鱼,由于鱼种和垂钓技法与中国不同,所以饵料的调配也与现在我们的方法不同,丸九鱼食的生产并不是针对中国的,所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效果。(日本钓法和开饵技法和中国区别太大这里不详细阐述了)

日本钓法中采用一钩(上)诱饵,一钩(下)钓饵的诱钓结合方式,鱼食是两种:1、麸系(诱饵)。2、小麦蛋白类(钓饵)。

我们钓法中两钩饵料相同,如果缺少了麸系饵料那就相当于少了一个雾化层面。

为什么说缺少了一个层面呢,由于麸系饵料可以长时间悬浮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在任意一个点左右作横向的扩散运动(上下也可以看作是左右),也就是说他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雾区。雪花粉在左右横向运动后会纵向向下沉淀底部,雪花粉的体积决定了下降的时间。横向纵向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比较理想的诱鱼雾区。

2、雾化的时间顺序:

开始之前要谈一下饵料构成中重要的部分——小麦蛋白纤维。小麦蛋白纤维中分长丝和短丝两种。长丝例如:丸3、丸5。短丝例如:@21。区别:长丝饵团吸水膨胀后较松散,短丝较紧密。比赛时短丝纤维较适合小鲫鱼吸入。

小麦蛋白纤维在饵料的构成中相当于一张大网把**物质吸附于网上,网上物质的残留时间决定了鱼是否会吃你的钩。大家可能在垂钓的过程中都会有体会,当你提钩换食时会看见一团纤维,可是鱼并没吃你的钩,当你重新搓饵上钩后马上就会有吃食的动作。原因就是你的饵料已经把鱼吸引过来,但是可食物已经从小麦蛋白上脱落,造成鱼不吃食(鱼的就饵原则是在耗费相同体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麸系本身没有粘性,靠的是有粘性物质进行聚合,所以雾化时时第一个剥落的。雪花粉略有粘性,第2个剥落(按照大快小慢的原则)。

长短丝的配合:长丝纤维构成的大网空白处短丝纤维再织上一张小网,从而延长剥落时间。(没用显微镜看过,感觉是这样,呵呵!)

好了知道了雾化元素的构成和元素的雾化顺序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调配饵料了。

我们所垂钓的杆坑的水深绝大多数在1.5米左右(深水区少这里就不说了),我就拿这个深度举例。我所采用的鱼食只是垂钓当天采用的,并不一定非它不可,大家可千万别理解错了,如果理解错了,我就白写那么多了,关键是要看组成元素,都是可替换的。

因为钓浮在黑坑中并不常用,我就只举几个钓底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例1:暮春、颐和园8号坑、周六、撒完鱼下午2:00左右坑里剃严了上午已经连过了,我来晚了,跟两个钓友之间加了个塞,因为没口所以没异议。看到全坑停口,我也很怵,但是好不容易来了也要钓,因为上午连口所以我断定鱼没问题,下午天热但是坑里看不到有鱼起浮,所以我断定肯定是离底。开食:GTS50% 、伊木20%、丸530%,打了几下,开始抽杆,大概第5杆吧,离底15公分一个加速1目提杆中鱼,鲫鱼一尾。上食再抛,又是一个加速3目,鲤鱼一尾,溜了几下,进护。又抽了几竿,离底漂微颤,提杆,鲢鱼一尾。钓了2个小时左右共收获鲫鱼20尾左右,鲤鱼4尾左右,鲢鱼4尾左右,呵呵,全坑就看我了。

例2:秋、后沙涧看守所、肯定不是周六,日,没撒鱼,由于坑里闹小鱼,所以4、5个钓友上了几条鱼。开饵:伊木30%、丸520%、@2130%、尺上10%、1:110%,水少,干硬,猛打。大饵抽杆,20分钟后开始上鱼。当时那个坑鱼口比较小,一开始看见口我就忍住没提,还是按照频率抽杆,不一会鱼口就大了下挫变成了明显的一顿2目,哈哈!各位猜最后怎么样?50多斤,没算鲤鱼和鲢鱼。**人一天下来也就10几条鱼。

例3:这个案例最经典绝对大家都没用过,飞豹斑竹当年和我一起狂战,确切的说是哥5个狂战。羊坊老李鱼坑、大年初3 那年是暖冬,冰白天是化开的,上午10点多到的,刚一开始红虫搓饵,小鱼狂闹,但是上了2、3条鲫鱼,我就知道有戏,但是小鱼闹得太凶钓上来也是蒙,后来用素饵,也不行,但是又上了一个鲫鱼,我一看乐了,素饵也吃啊!咬咬牙一狠心纯素到极致,我就开了一块纯伊木,又干又硬,开始大饵抽,抽了20几竿,糗一竿看看,只见浮漂微微一个阴口,提杆中鱼7、8两,之后就开始了,如果半天没口就逗一杆,马上就会跟一个阴口。最后我们差不多都钓了将近30尾鱼,7、8、9、10系列啊!(哈哈哈哈哈!!!!!至今想来还得意洋洋。)可不是一回欧,一直到初7回回都是。

举了3个例子,

第1个混合型使用丸九。因为判定离底,所以是的比重一定轻,在大家把鱼钓的差不多的情况下招鱼是关键。GTS的功效就是比重轻,快速雾化,所以主料用它。伊木和丸五的主要作用是调整饵料构成的合理性。

第2 个根据鱼情我选择了尺上和1:1,原因是这两种食具备了干硬粘条件下依然可以雾化的特性,丸五和@21用来织一张结实的网。

第3个是告诉大家丸九不一定就要混用,单用疗效一样好。

以上类型的使用我都经过无数次的验证,我98年——02 年几乎天天都在钓鱼,大家可以相信这绝不是概率问题,绝对是用金钱换来的经验,包括比赛也是小有成绩,请大家放心应用。至于为什么采用的都是以前的老坑,那是因为03年后我就一直野钓,新开的坑没去过,汗!惭愧。但我相信鱼它永远是鱼,食性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一些共通的东西不会发生变化。

请大家多指正!(我打字慢所以有些问题可能没说清楚,如有疑问请跟贴提出,知道的我一定说清楚,不知道的,我一定会说不知道。)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感谢楼主 写的真好 特别是冬天用素饵 让我学习了

很久以前

必须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很久以前

老兄,好东西,我认真看了,有收获,但那东西太贵,玩不起,还是玩俺自己配得吧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啦 讲的够详细

很久以前

好多银两啊。。。

很久以前

衷心感谢 是不是野钓的乐趣更大?

很久以前

乐乐 在哪转的啊 嘎嘎

很久以前

这怎么是转的呢 我想了好几天呢 祖国知道我是谁啊赶紧告诉我

很久以前

好东西,我认真看了,很有收获!

很久以前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很久以前

楼主2008年时候写的?2008年的时候就在论坛里曾见钓友转过这个帖子,写的不错哦,丸9饵首说一个状态,其次是饵的天然性, 味形的准确性,鲫鱼饵其状态性尤为突出,因为小R本的鲫鱼与咱们的鲫鱼不同,吃口及钓层也有所区分,演化处许多钓法如"黑拉".我想许多朋友都用过丸9的饵,,即使纯野钓的老爷子们也用大饼子+大荒干鲤鱼,鲫鱼饵也会用到大黄鲫,四季等饵的状态确实要强,但是几年的时间里,国产的饵料也已经非常好用,只是在状态及味型上还有差距,如常见的返水\味道过浓等~

很久以前

学习了,好东西。可够专业的了。就是整不了。我可不去给小日本增加GDP。还是整自己的。

很久以前

谢谢你的成果,玩不起啊,还是玩咱老百姓自己的快乐吧!呵呵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