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的工作比较忙就没有配图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共同学习交流就好纯属个人建议。
很多钓友都在为钓鱼的饵料而发愁,有人四处寻觅,有人多方求教,有人大费周折自己配置各种不同的饵料。有些钓友也会非常的迷信各种小药及饵料配方,其实想要钓好鱼光有饵料配方是不够的,因为很多饵料的配比是针对不同的钓法、季节、水域、鱼情甚至天气来开制的。并不是一款饵料就可以把鱼钓好。
虽然说野钓的饵料不像竞技和黑坑那样讲究,但是对于渔获的多少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饵料的成分,我们常用的商品饵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大多数以动物原料为主,如:虾粉、蚕蛹粉、鱼骨粉一类的,主要起到腥的作用。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植物为主,像马铃薯、玉米、小麦等,主要呈现为谷物香型。市面上的商品而大多数都是腥香进行配比的,不同的配比率也是为了结合不同的季节做坐钓。
具体配比:冬季及春季水温教低水下的浮游生物及水草还没有生长出来所以鱼类急需蛋白质的补充,在饵料的选择上应该以腥味为主,加少许的香味饵料即可。但是东北天气教冷鱼的身子僵硬,出口不是很好,鱼口会很轻,这时更需要去调整饵料的状态,所以春季钓鱼饵料的物化状态要好,适口性要好。
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鱼的习性也会相对的改变,夏天天气变得炎热,水温也会不断升高,鱼的吃食习性也就随之偏向谷物香型。主要以清淡为主,夏天天气越热体形越大的鱼越喜欢清淡口味,所以我们在夏季垂钓时尽量以谷物香型为主,如果夏季野钓的情况下腥味饵料过多也会招来很多小鱼,使垂钓变得更加困难。
不同的鱼类喜欢不同的类型,比如鲫鱼喜欢香甜的腥饵,鲤鱼比较喜欢甜味的谷物香,草鱼喜欢微酸,鲢鳙喜欢酸臭的(科普个小知识:鲢鳙说的是两种鱼,鲢鱼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鲢,鳙鱼就是我们东北说的胖头鱼)鲢鱼喜酸、鳙鱼喜臭。所以我们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垂钓时所选用的饵料也应该进行改变,我们不论去哪里坐钓都要想好我们今天索要针对的目标鱼是什么,从而去选择饵料。夏天野钓饵料的状态也需要调整,比如小鱼很多的水域就应该把饵料的物化减小,这样也可以避免小杂鱼过多。
一般饵料分为不同比重的饵料有轻、中、重,在不同水域钓不同鱼层的鱼时应该选择不同比重的饵料,比如钓浮我们就应该选择比重教轻的饵料,或者在现有饵料里面添加轻麸,钓底层小鱼种的时候饵料的比重可以选择中等即可,方便鱼的吸食,如果钓大个体鱼种可以选择大比重的饵料,大比重饵料因为比重大下水很快会到达底部不会再水中停留时间过长,这样可以避免小杂鱼中途抢劫饵料。
再就是饵料的融散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化,小杂鱼不多的水域可以选择物化性较好的,如果小杂鱼较多的情况下就要减下物化。饵料的物化效果并不是你在饵料里添加了物化饵料就会产生很好的物化的。(这句话比较绕口自己解读)其实所有的商品饵中都有物化的成分,但是我们很多钓友却钓不出物化的效果,其实这和你的饵料开制还有钓法有很大的关系,后面会和大家详细说明。
最后就是饵料的附钩性,也就是我们很多钓友最担心的问题,饵料下水会不会没到底饵料就没有了,我们的选择是加大量的拉丝粉,把饵料变粘。我看到很多的钓友在坐钓的过程中,饵料下水两分钟在提上来钩子上面还有好大一块面噶哒。这个时候你所挂上去的已经不是饵料了就是面噶哒。现在大部分的商品饵里面都是添加了拉丝粉的,这个比例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调配才做出来的,所以对于我们的初学者就不要再去随意的添加拉丝粉了,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饵料的状态,你的这款饵料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了。
最后就是小药和酒米个人建议野钓时饵料里面不要加任何的小药及添加剂,选择酒米时也不要选择气味较大的,因为野生鱼类天性胆小,他们平时吃的东西都是完全自然的,当你的饵料气味过大时鱼就会不敢接近这片区域,添加剂及小药还有现在很多的果味饵料在野钓过程中都会对鱼带来刺激,不要你闻着这东西挺好就认为鱼也认为挺好,其实鱼并不这么想的。钓鱼人切记不要把你的思想强加到鱼的身上,因为鱼跟你并不熟它是不会买账的。酒米的使用不建议使用味道过大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酒米,也不建议大量的手抛酒米,那样会把鱼打的很散聚不到你的钓点里来,建议在你开制的饵料中添加5%--10的酒米就可以了,加在饵料当中每次你抛竿都会有一些酒米散落到你的钓点,这样可以持续诱鱼留窝。(推荐一款化式的麝香酒米一袋4小包两个红的两个黄的,本人一直在用效果不错)
饵料的开制也是有很大的学问的,想要把鱼钓好饵料的开制比饵料的选择更加的重要,下面和大家说一下饵料开制过程中的几个重点。
一、饵水比,一般的商品饵包装上都有写比例比如1:0.9。初学者建议使用量杯,(在使用量杯时要注意,饵料在量杯里面装的是否实诚,因为饵料里面有很多片状物,如果单纯的称一杯饵料其实量杯里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装满一杯饵料后把他压一下,把里面的空气挤压出来)除此之外,水最好一次性加足,避免吸水不均匀也很重要,饵盆尽量大些。只有这样才可以配出不干不稀的好饵来。
二、搅拌,饵料加水后应该用手快速的搅拌,如果搅拌的速度过慢,就会吸水不均匀,有地方稀软,有地方有硬块,但搅拌也不是无休止地搅,水一旦均匀渗入饵料即刻停止,因为饵料吸水后会形成网状结构,过多的搅拌会破坏其结构,结果是要么死球,要么钩不牢
三、静置,饵料开制完一般静置3-5分钟。因为饵料加工过程中通过干燥,膨化工艺处理,在开饵时刚接触水分,吸水速度快,但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这时人为搅动,会破坏其结构,造成出丝不理想,尤其拉饵时,就是失败的饵料,不管你的饵料多么贵,多么理想的饵料成分。
四、打揉,像我们在家和面时,人们喜欢反复揉捏,越来越劲道。但鱼饵千万不要了。因为拉丝粉和面筋类似,揉捏久了就会劲道,但是挂不上钩,成死球状。一般静置3-5分钟后,收拢成团即刻,尤其拉饵时,无需打揉。若饵料出丝少,可贴着饵盆,用手指并拢,抹上4-5下即刻。
五、也就是最后一点,饵料成分,我们要了解,不能全部都是粗料,或者全部细料,那即使调的很好,也不好拉,附钩性差。常规情况下,饵料越粗,拉饵团越大。还有拉丝粉的粗细也会影响饵料最后的状态的。
六、状态粉的添加,上面也说了一些,水温教凉时可以多加一些状态饵,比如雪花粉,轻麸这一类的,天气转热小鱼闹窝时就要减少状态粉的添加了,小鱼较多时我么可以选择搓饵坐钓,在饵料里面添加适当的粘粉。其实粘粉和拉丝粉都是状态饵的一种,我们在拉饵坐钓时一定切记不要添加过量,不论是粘粉还是拉丝粉添加过多都会影响饵料的物化,并且对鱼的适口性会产生影响。还是那句话你要适应鱼的习性不要让鱼去适应你,本人坐钓习惯性的每开制完一款饵料都在洗手盆当中放一小块,看一下物化及融散性。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常用的野钓饵料:
现在我们最常用的就是野战蓝鲫+九一八野战版+速攻2号,这也是本人野钓一直在用的,不管什么时候效果都很好,正常比例1:1:0.5,在我使用是习惯在添加10%左右的雪花粉和少许轻麸(看鱼情而定)再加5%左右的酒米。饵水比1:1。夏天较热时添加一些署香或者奶香的饵料大概加30%左右。
还有一款比较简单的更加适合新手的就是野战蓝鲫加雪花粉,春季80%蓝鲫+20%雪花粉,夏天气温升高60%蓝鲫+40%雪花粉,这个比较简单。
红色风暴80%+第5元素10%+可揉蛋白10%针对小鲫鱼也很好并且对鲤鱼、鲢鱼、鳊鱼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鲫鱼套餐20%+红魔1号30%+红魔2号20%+天源鲫(黄)10%+天元鲫20% 搓拉结合,引鱼快,中鱼率高,可持续上鱼。
红魔2号30%+天源鲫(红)20%+鲫鱼套餐30%+天源鲫(黄)10%+英雄10% 。此配方针对大鲫鱼较好。
最后一款也是很常用的饵料,主要针对多鱼种的水域坐钓,也是本人经常使用的。化式4、6号个30%,红魔2号10%,藻元素15%,超诱15%。最后在家适量的拉丝粉和轻麸这款饵料具备大小兼备的作用,适合多鱼种的地方坐钓。
以上全属个人建议,希望对钓友们能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大鲫大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