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郊外已是草长莺飞,即将进入到夏季入梅季节,从而面临高温和狂风暴雨时节,对于鱼类来说已经度过甩卵繁殖温床期,急需要食物补充能量,处于主动找食吃时期。针对夏季高温期鱼有“一日三迁”早晚溜边、中午游到深水区域避暑的习性,钓位的选择决定我们渔获的多少,通过近几年与钓友的交流和实战总结出夏季高温季节钓位选择大致如下:

一、犁铧尖处
江河、溪流、库湖一般水下地形很杂,例如凸出去的水地形,鱼类经常停留、出没、栖息在这特殊环境水域里,钓鱼界称之为“铧尖”地。自古以来有“华山只有一条道”的说法。这种“铧尖”地也是如此,是鱼类左右游戈的门槛,进出觅食的咽喉,是垂钓争选之位。优地处还有网箱附近、狭长江河水湾腰间、船排港口、采沙场等,都是可选的钓位。

二、水草边及草洞
渔谚“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绝大多水草丛中是水昆虫、微生物、浮游生物、幼鱼虾栖息和繁殖地,在盛夏早晚这些生物聚集于此,就成了荤杂食鱼类摄食的好餐厅。在盛夏时,水草既可以为鱼儿遮挡强光照射调节水温,又可遮掩鱼类活动的行踪,而且有丰富的食物,致使鱼儿特别依恋水草。

三、大桥下面:
夏天外面的世界如同蒸桑拿,而大桥下面阴凉舒爽,加上穿堂风不时习习而过,加上桥下面杂物较多,地形复杂,鱼儿也喜欢在这儿嬉戏觅食,就是要注意多备几副子线,挂底断子线是常有的事。

四、深潭水
随着太阳紫外线逐渐地强烈,水体浅热深凉一个转变过程,当阳光下气温上升到35℃以上时,浅水温度很高滚烫,已经不适宜生物留存,而深水中的水温要低于空气温度近一半左右,由于地表作用在深潭水区显得凉爽。此时鱼类也基本上“酒足饭饱”了,开始渐渐地由近向远、由浅向深、由光水向有遮挡水域、深潭区迁移觅食活动与栖息。因此,许多水下昆虫及动物都迁移到深水中,而不在浅水层活动。所以,盛夏钓位也要随之而变逐渐选钓深。

五、进出水口
江河湖库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不但有深有浅,深浅水势交叉,枝杈草物结合,水隐下地形坑洼复杂,水呈流动状态,源源不断地带来新水,带来各种各样的昆虫、草籽、果实、杂乱有机物等,又不停地上下交换调节水温,水凉溶氧充足,鱼儿经常逆水活动捕食,是鱼类盛夏生存的天堂,加之鱼还有逆势上游的习惯,因此,是夏钓可选可试下钩之地,此水一般要优胜于静水。

六、树荫处
盛夏天气炎热,各种阴阳结合处不容易被太阳透晒,自然就显得格外地凉爽舒服,常有一些鲫鱼定居或是经常光顾阴阳水域处摄食、乘凉、栖息,而且树上的果实、昆虫、虫卵、蛹、蛾等常有坠落于水面。滞留了众多的水下昆虫与小鱼小虾乘凉与觅食生息,这些是吸引鱼儿前来树荫这“风水宝地”觅食的主要原因。是夏钓最为理想的钓位。

七、涨水水淹处
在夏季大暴雨或特大雨后,使得江河、溪流、山塘水库、湖泊的低洼庄稼地、菜地、果园地等被水淹没,昔日石砬、树干横躺、障碍物等地貌被新水覆盖,那些粮食、数草种子、瓜果中的虫卵蛹蛾等,都是鱼类美味佳肴的高蛋白食物,鱼们就会纷纷前来活跃于这些水淹地里开怀饱食,是盛夏钓鱼最理想的钓位。

八、老钓位
经常众多人垂钓的场所,日复一日,在水里剩余了很多诱窝饵料,渐渐地变成了饥饿鲫鱼来就餐的食堂。由于鱼本身习性和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鲫鱼常集群在一定的水域中,不作长距离的远游。但为了摄食、繁殖、生存,还需进行一定距离的洄游。这是鱼类休闲式散步寻找食物鱼道,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钓者要是找到这老钓位,也就找到鱼道。

九、农村河塘洗漱处
水面很是平凡,貌不出众,往往垂钓效果与众不同,收获颇丰。因为水深,洗涮的人们经常不断,造成洗涮可食之物滞留水底较多,宁静时常是鱼儿来觅食的好地方。所以说与众不同的水域,有时是非凡的钓位。

十、长期停船的两侧:
长期停船的两侧经常倾倒食物、菜叶等等,加上水面大船的遮挡,可以躲避天敌的抓博骚扰,是鱼儿驻留的好地方。若征得船主同意在船上做钓,那是再好不过了。

十一、选近岸深浅交汇处或者探测到深坑不可放过:
根据鱼有“一日三迁”早、晚溜边、中午游到深水区域避暑的习性,早晚钓浅滩中午钓深坑,选近岸深浅交汇处或者探测到深坑,将给我们提供一定的上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