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尤其是白天野钓,很多钓友在使用饵料垂钓中肯定感觉到:一是饵料沉不到水底便被小鱼抢食,二是使用饵料招小鱼进窝越来越多。如何规避小鱼吃食,海鲤君野钓心得希望对钓鱼时间不长的钓友有所帮助,也请各位大师指教!
一、饵料味型与状态
1 味型:
夏天气温超过24度的,首选清淡型饵料开制,其中鲫鱼喜欢奶香、鲤鱼喜欢薯香,所有鱼都喜欢原味谷物香,以谷物香型饵料为主,其他味型为辅,趋避小鱼传说还可加果酸(然并卵,果酸是起到开胃作用,夏季使用适得其反)和少量大蒜粉末(鱼多的地方可用、已证实)。再根据鱼吃口情况,如鱼口很轻或无口再行调整饵料味型,加入部分比例的腥饵或腥香饵。千万不能开始垂钓就开带腥的饵料,从而大量招引小鱼。
2 状态:
现在的自然水域垂钓资源匮乏,野钓着实鱼是越来越少,如果你不是专门浮钓翘嘴、白条鱼的话,开制的饵料尽可能的减少雾化,至少做到行程减少雾化,让饵料充分到底,可以使用增粘类的状态饵(寒梅粉,米诱3,增粘剂),拉饵搓饵皆可使用,拉饵添加量减半,如果是拉饵,上饵的时候有个手法小窍门,拉出饵团以后,可用手指再进行二次搓揉,让钩上饵料附钩性更强一些,切记减少饵料雾化过量添加拉丝粉,以避免残留过大,出现挡口,有口打不着等现象!
二、线组、浮漂及钓法选择
1 线组:
野钓小鲫鱼主线我选择1.0,子线0.4配3号袖钩或0.5子线配4号袖。
原因有:主线不宜过细,一般大于子线1-0.8倍即可,野钓地形复杂,就算挂地球,这样的搭配也能保住浮漂;而子线不宜过粗、鱼钩过大就会导致鱼吃食档口。当然有人会说钩太小、子线太细钓到大鱼也容易切线。野钓本来就存在很多惊喜和遗憾,如果首先把子线组配置太大可能一天的渔获都很少甚至空军,如果首先把子线组配置很小保证了小鲫鱼的收获又不失偶遇大鱼,根据自己的溜鱼技巧搏一搏,既有了渔获又得到了乐趣,即使切线发现大鱼进窝再行更换线组也不迟。 我认为,小鱼也想钓,大鱼也想钓,两者是不可能的,必须二选一,要么钓大鱼,要么钓小鱼,两者兼备有点不实际,结果就是钓获不理想,钓得不舒服。
2 浮漂:
热天野钓浮漂我一般选择吃铅量大的细长身短脚底钓浮漂(1.8g-2.5g),目数不宜多,9-13目,这种漂型,翻身快,行程快,减少小鱼中途接口,尽量抓浮漂到底以后的信号。
3 钓法:
小杂鱼多的情况下,浮漂调目不宜过高,建议调3目,钓2-3目,也可以再顿一些,调平水,钓1-3目,遇到风大、走水情况,小杂鱼狂口,迫不得已使用跑铅钓,但灵敏度都有所降低,尽量避免。打窝抛竿时千万不要抛满竿,水底是坡撞的,窝子最好打在钓点后0.5-1米处,保证窝料到底不会滑落在钓点前面,不要打满竿目的是减少饵料下摆,缩短行程,让饵料能快速到底,使小鱼没有太多接口机会。夜间垂钓饵料时尽可能使用外照的蓝光灯等,尽可能不要使用夜光漂,因为夜光漂制作再精良始终自重大、灵敏度自然会低很多。夜间垂钓,小杂鱼活动量减少,可适当调灵钓灵!
文|海鲤君 钓之韵味(同步推文)
这楼主有几把刷子 顶你一目!
技术贴必须赞
谢谢支持!
刷子倒没有,钓无定法,一些感想而已
交流一下,线组,看几方面一是鱼竿软硬差,硬粗,软细,二是起竿手法,不少钓友刺鱼都是类似钓青鱼鲟鱼手法,腰劲都用上了,不少人起鱼就断子线或者把鱼嘴拉豁口了。三是鱼体大小,一般来说正品钓线拉力值都是实际值,参考就行余下就是控鱼技术问题了,第四 就是主线和子线搭配问题,正品钓线 主线其实是可以和主线同型号的 比如主0.8子也可以0.8因为生产工艺不一样,主线主要以切水性和强拉力为主,子线是可延展性和柔软性为主,不同品牌的主线和子线不建议混用,混用了就一定要差4个号。
这类帖子可以多出,顶一目
好帖,学习啦!
有道理
都是大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