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是我国淡水湖的“老二”,它位于湘北,纳四水(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孰料大部都被鸟类占领,吾辈实难觅“战场”。
看看天,适合钓鱼。
早上六点,带着“枪炮弹药”和干粮、水。我们驱车来到五十公里开外的“六门闸”附近的“沟边”。
前后左右“侦察”了一下地形,然后选了一个自认为最佳的位置,放下装备,做“战斗”准备。
“九一八”两杯、天下鲫一杯,拉丝粉若干,洞庭湖水三杯,搅呀拌呀,捏成圆球备用。
养生药酒我也不喝了,要大米“喝”足。就近拌点泥巴(只要是增加重量),卫生纸一包,抛向前方适当位置。悄悄地告诉你,我还带了点“肉(蚯蚓”)备用。哈哈!鱼呀鱼,好戏开始了,咱们走着瞧。
一切准备就绪,这是大战前的宁静。
天还是蓝天白云,水还是波光粼粼。我一动不动的盯着“目标(浮漂)”,尽情的享受者阳光的炙热。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使尽浑身解数,始终一无所获。
“敌人(鱼)”狡猾狡猾的,就是不上钩。又半个小时过去了,除了湖水拍打岸边,其他岿然不动。怎么办?
蚯蚓上!
一会儿,只见浮漂下下上上,若隐若现,果断扬杆。哎!怎么手上没有感觉呀?扬呀扬,鱼儿咬着钩跳着上来了。
上鱼了,我再三确认,有眼睛,只不过是小了点。终于上鱼了。看来只有全靠蚯蚓啦!
早些拌的饵料怎么办?对,做窝子。三下五除二,将商品钓饵与酒米拌匀,捏成圆球,半个小时左右分别打入浮漂周围做窝。
过一段时间总有鲫鱼、鲶鱼、黄鸭叫“被俘”。原来洞庭湖的鱼儿好蚯蚓这口。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16点了,准时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在它们都还活蹦乱跳的时候,忘记给它们合影了。“牺牲”后给它们排个队,集体亮相,也算给今天的“战斗”画个句号。
这是六门闸哪一段?
离六门闸50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