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钓鱼名词解释(三) 《整理》

华闻传媒2014-11-17 05:56:07

63、浮漂灵敏度:指浮漂在受到外力影响时,所做出的位移反应的快慢和位移量的大小。有人把浮漂的灵敏度同中鱼率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有时越灵敏的浮漂越钓不上鱼来;灵敏度差的浮漂却有很好的上鱼率。

64、钓水下:是一种临时措施,不能做为一种专用技战术。在钓浮时,当鱼层向下移动,钓鱼人出于某种考虑,不想立刻上移浮漂,而是向铅坠内加上一定重量的铅皮,把浮漂调成平水以下,使饵带着浮漂逐渐沉入水下。当饵进入鱼层时,鱼吃食拉动漂在水面的钓线,这时提竿即可中鱼。有时因为钓线的移动很难分辨,就把最上面的一粒用于定位的太空豆向上推50厘米左右,让它漂在水面,太空豆一动就说明鱼已吃饵。

65、钓不灵不钝:钓灵和钓钝之间的临界点即钓不灵不钝。从竞技钓的全方位级差调钓法的调漂理论来讲,调几钓几,就是这目的不灵不钝点。也就是说示标有多少目,浮漂就有多少个不灵不钝点。而且每目的不灵不钝点其灵敏度是不同的。一目的不灵不钝点是浮漂最灵敏的不灵不钝点,紧靠浮漂肚根的那目是浮漂最钝的不灵不钝点。这就是浮漂的级差体现。

66、钓钝:从不灵不钝点起,向上移动浮漂(延长水线),即开始钓钝,钓到最钝为铅坠到底。但无论是钓灵或钓钝,都是以调目为基点而发生的变化。如果改变了调目,原来的灵或钝也一起跟着改变。比如说从调五钓二,变为调三钓二,虽说钓二没有变,但调五钓二的灵敏度比调三钓二的灵敏度要高。

67、反抛:虽说这是一种抛竿方法,但也属于一种技战术手法。所谓反抛是针对常规的正抛而言的。

平常抛竿时,因主线的牵制作用,浮漂会向前倒。而反抛是在抛竿的过程中通过柔和地控线加前送动作,让浮漂向后倒(向钓鱼人方向倒)。

反抛是钓浮时,手头没有短身站立快的浮漂,鱼又浮得很靠上,快到水面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补救方法。

反抛可以让浮漂站立的方向同钓饵下沉的方向相向,而不同于正抛时的反向站立。这样从钓饵入水的瞬间起,只要有鱼吃饵,浮漂即可产生动作。这种浮漂语言与众不同,是一种向斜下方窜动的动作。

68、钓梅花:和钓扇面同理,只是以原钓点为中心,前后左右再设5个点。一般情况下无需设那么多点,前后左右各1个钓点足矣。

69、钓截杀:专指钓底时,钓饵在下沉到接近水底仍在缓慢下沉中,鱼快速上前把饵吸入嘴中。此时浮漂表现为在匀速下沉到位之前,出现一次半日左右的加速下沉,就是钓手们常说的"一个轻微下顿"。如能把握住机会,便可完成一次漂亮的钓截杀。

70、钓走漂:即在流动的水域中钓鱼,让浮漂带着钓饵一起随流而漂动。钓走漂必须钓双饵离底,如果钩饵着底,浮漂会逐渐被水流压入水下。钓走漂也只能在水流不急的水域里使用。一般是采用顶流抛竿,当浮漂和钩饵顺流漂出两米后提竿再重新抛竿。

71、钓生口:主要指钓那些未曾被人钓过的养殖鱼;也指钓那些没有经历过“虎口脱险”的野生鱼类。这些鱼,特别是养殖鱼,由于是人工投料喂养长大,对钓饵没有丝毫戒备之心,见饵就大口吸入嘴中,是最容易被钓到的鱼,很多钓手把钓这种鱼称为钓生口。

72、钓灵:从不灵不钝点起,向下移动浮漂(缩短水线),即开始钓灵,钓到最灵为双饵离底。

73、钓底坠:就是为了避免小杂鱼闹,钓到极钝,铅坠卧底近似于传统钓的方法。钓底坠,脑线不要超过10厘米,5~6厘米长即可,双钩钩距要加大到3只钩长左右,避免挨得近相互干扰。为了确保铅坠卧底,可以采用不挂脑线调子水的方法来调漂。挂上脑线上了饵之后,钓一目或两目都可以,此时铅坠肯定卧底。钓底坠浮漂会出现黑漂和送漂两种信号。

74、子线:子线/带脚: 由拧圈至鱼勾的一段鱼丝,通常用号数较细,质料较耐磨的鱼丝为主子线的目的是在钓石要拉断时只需捨弃鱼勾,不需要整个钓组再捆绑,节省时间。

75、入扣:指鱼吞饵时连勾吞下鱼体内不易解下.鱼入扣通常难以挣脱,但钓到后其生存的机会也大减。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做斑竹的沙发来学习

很久以前

多谢林总的分享! 认真学习!

很久以前

感谢大家能够关注,我感觉这些知识应该学一学,便于今后了解和掌握。

很久以前

是的,好知识就要好好学习

很久以前

林总辛苦了,学习并收藏。

很久以前

不错不错真不错,楼主辛苦。

很久以前

谢谢林版分享收藏了

很久以前

还真是不少学问呢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