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转帖)“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看邕江濒危鱼种实情

博西1102014-11-16 21:46:42

江鲫、青衣、岩鱼、骨鱼、老鼠鱼、白鳝……如果你是老南宁人,用白话来念出这些鱼的名字,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如今你在市场上还能见到它们吗?日前,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就给记者列举出邕江10大濒危鱼类,其中有不少过去曾是“老南宁”餐桌上的常见美食。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昔日熟悉的小鱼身影,它们都去哪儿了?为什么消失这么久不露面了呢?

新发现

邕江本地经济鱼 有55种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施军多年来从事淡水鱼类的研究,对于邕江鱼类的资源调查,他也曾做过有关的对比研究。

为了解邕江和左右江鱼类资源种类和变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专门开展了项目研究,聘请了两位有经验的渔民进行鱼类监测,一位在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附近的右江监测点,一位在坛洛镇下楞村附近的左江监测点,老口水利枢纽附近也有监测点。施军说,聘请的两个渔民1天3次负责捕捞鱼卵和子鱼,并进行登记记录。水产科学研究院每月到渔民处进行随机抽样,并购买一定规格和种类的鱼类回来做标本研究。经过2年的监测研究发现,邕江共有经济鱼类55种。

施军说,虽然监测点在左右江和邕江的交接处,但考虑到鱼类有洄游的习性,邕江和左右江本来就是相连的,在这两个点监测到的数据可以等同为邕江的数据。不过,调查监测到的这55种鱼类,主要是能销售食用的经济鱼类,都是本地品种,其他外来物种,如罗非鱼、非经济鱼类未包括在55种鱼类里面。

鱼变少

建电站、过度捕捞、 水质污染是元凶

从监测的数据来看,邕江的鱼类资源变得越来越少。根据多年研究,施军发现,过去在邕江常见的鱼类中,至少有10种在近年来已经很少有捕捞记录,有的品种甚至超过10年未出现了。“现在虽然还不能断定它们已经灭绝,但至少可以说,它们已经濒危。”

施军分析,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3个:电站和水利枢纽建设、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

施军说,淡水鱼类有洄游产卵的习性,一般每年在4月至6月产卵,各种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是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衍生息的地方,鱼类可以在这里摄取到丰盛食物,又是鱼类喜欢的排卵产床。鱼类都喜欢在水流较急的地方产卵,但人为建电站和水利枢纽,通过拦河蓄水,淹没了鱼类的产卵场;同时,拦河大坝也阻断了一些洄游鱼类的洄游通道,使它们的产卵大受影响。根据观察研究发现,南宁的老口水利枢纽、梧州的长洲水利枢纽、贵港的大藤峡水利枢纽等都对鱼类产卵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此外,电鱼、炸鱼等非法过度捕捞,以及水质污染也是导致鱼类资源减少的重大原因。

正确答案:图片①-⑩依次为:1.三角鲤;2.长臀鮠;3.白鳝;4.班鳠;5.卷口鱼;6.唇鲮、;7.鳡鱼;8.光倒刺耙;9.桂华鲮;10.青鱼。

西乡塘区, 濒危鱼类, 南宁市, 工程师, 研究院

本主题由 今天、明天... 于 2014-5-22 14:02 设置高亮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有人电鱼是为了渔利,有人电鱼是为了生存。真正能做到“两广熟,天下足”的时候了,基本没有人愿意去冒着被钓友们口诛笔伐的的风险去顶风作案了。希望对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群给予更多的帮扶,对于一些完全有能力重新就业的年轻渔民电鱼佬,真心希望可以另谋生路。

很久以前

生命是平等的,在中国是多么熟悉的一句屁话啊

很久以前

钓鱼船在邕江来回的拖电还有什么鱼?另外电工多数在夜晚或者凌晨电鱼,渔政管理不力。

很久以前

电鱼的绝对是为私利,利润高了有什么不敢做的?老板们你们去吃饭时候问问价吧。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很久以前

如果是电鱼为了生存,我还真不信。。。。

很久以前

还有地龙、迷魂阵对鱼的杀伤也不可小视!

很久以前

如果鱼政在勤快点,什么事都解决了

很久以前

还有得救么~~~

很久以前

沙发~~好鱼获~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