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关于调漂的疑问,请求大师解惑

头枕斜阳垂钓江湖2018-04-23 12:50:10

本人是初学者,虽也上过一些鱼,却有调漂一事始终没开窍:

调漂过程如下

1.不挂钩重铅找底,

2.下撸漂,挂钩半水调漂6目,

3.称饵,双饵可将漂拉入水中3目,

4.下钩挂铅皮(可将漂全拉入水)找底,设成钓目2目,

5.挂饵开钓。

那么问题来了,此时钓目可能变成5目,6目了。如果下撸漂,即使离底了,也会是3目。

请问:这什么毛病,如果饵重不足以拉漂入水,调6钓2是怎么实现的?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漂子大了

很久以前宜昌

加点铅皮

很久以前宜昌

首先你要知道铅坠不会雾化的,饵料从入水开始就开始雾化到底可能就剩一点点了,另一点铅坠和饵料一样重的话,在水里就不同了,为什么有些饵料是降低比重的,讲的是在水里的比重

很久以前

好费劲啊。看看我的帖子吧,简单调漂

很久以前青岛

调6钓2必须要饵料能至少拉下4目,这样就是一钩轻触底,一钩悬浮,如果一钩的饵料能拉下4目,那就是最好的状态,一钩触底,一钩轻触底。如果不能拉下去就加一点点铅皮达到钓目,否则就只能降低调目。而且不建议重铅找底,特别是水底不平的情况,重铅找底的时候,线很多时候是斜着的

很久以前宜昌

那么用个刚可以拉漂入水的橡皮檫可以吧?

无调无钓心中有渔

调6钓2必须要饵料能至少拉下4目,这样就是一钩轻触底,一钩悬浮,如果一钩的饵料能拉下4目,那就是最好的状态,一钩触底,一钩轻触底。如果不能拉下去就加一点点铅皮达到钓目,否则就只能降低调目。而且不建议重铅找底,特别是水底不平的情况,重铅找底的时候,线很多时候是斜着的

很久以前宜昌

铅皮找底可以,不过不要太大,找完验证一下一目目推看是否涨和推的一致,野钓水底不平很正常,找个大概看鱼出口和中鱼情况再向上或者向下推!不打竞技没有那么讲究,找到认为自己熟悉的漂像就好!

很久以前宜昌

简单些的(调平水钓1/3目),(调4目钓2目),(调目数调好后记得挂饵双钩就都挂上找底,钓1/3).就是调4目调好后挂饵找底,找好底的同时水面目数是2目(重要的一点压水线)

很久以前辽源

1重鉛量水深时的重鉛,不是说越重越好,我的经验是量水深挂的铅皮重量略大于浮漂的浮力为最好,标准是铅皮慢慢的把整个浮漂拉到水里,这样铅皮在浮漂的浮力下不至于埋到於泥里(浆层),然后拉动浮漂至平水,然后挂上子线并且把浮漂向下拉1.5倍子线的长度,开始剪铅皮,以浮漂露出你想要的目数这叫调目,然后上饵料上推浮漂露出你想要的目数,也就是钓目,水上露出的目数越接近调目,表示钓的钝,反之叫钓的灵,这种调漂方法叫无饵调漂。再就是带饵调漂,这种方式相对来说麻烦些,就不说了

很久以前宜昌

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考虑饵重,这是有局限的,比如调4钓2,挂粉饵时是2目,挂蚯蚓可能就3目4目了

南都御景大象

1重鉛量水深时的重鉛,不是说越重越好,我的经验是量水深挂的铅皮重量略大于浮漂的浮力为最好,标准是铅皮慢慢的把整个浮漂拉到水里,这样铅皮在浮漂的浮力下不至于埋到於泥里(浆层),然后拉动浮漂至平水,然后挂上子线并且把浮漂向下拉1.5倍子线的长度,开始剪铅皮,以浮漂露出你想要的目数这叫调目,然后上饵料上推浮漂露出你想要的目数,也就是钓目,水上露出的目数越接近调目,表示钓的钝,反之叫钓的灵,这种调漂方法叫无饵调漂。再就是带饵调漂,这种方式相对来说麻烦些,就不说了

很久以前宜昌

这个问题我到时没有考虑过,我没有钓过虫饵

头枕斜阳垂钓江湖

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考虑饵重,这是有局限的,比如调4钓2,挂粉饵时是2目,挂蚯蚓可能就3目4目了

很久以前宜昌

用蚯蚓作饵是一种特殊情况的调漂方法,有机会再切磋

头枕斜阳垂钓江湖

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考虑饵重,这是有局限的,比如调4钓2,挂粉饵时是2目,挂蚯蚓可能就3目4目了

很久以前宜昌

除了专业竞技,他们对饵料要求太高,可以做到你所说的那种状态以外,你注意观察一下,所有的黑坑,野钓都不可能做到一饵触底一饵悬浮的状态,

头枕斜阳垂钓江湖

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考虑饵重,这是有局限的,比如调4钓2,挂粉饵时是2目,挂蚯蚓可能就3目4目了

很久以前宜昌

我们说除了你是玩竞技的,可能会把漂调到您说的那种效果,野钓比竞技粗糙些,可能是双饵都在底上,调的好的,最好状态是上饵轻触底,不存在一饵底一饵悬浮,很简单!你不能控制每次上饵的大小,也不能保证你每次开饵的状态是一模一样的,至于蚯蚓和红虫等活饵我没有用过,所以我没有关注过此种饵料的调钓方法。

头枕斜阳垂钓江湖

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你没有考虑饵重,这是有局限的,比如调4钓2,挂粉饵时是2目,挂蚯蚓可能就3目4目了

很久以前宜昌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