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怎样才能少跑鱼【转帖】

aosoul2014-11-12 13:13:01

鱼咬了钩又跑掉,这是垂钓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件令人扫兴的事。一次我去水库钓鱼,听说那里有大鲤鱼,便精心制备了以煮大麦为主料的糟食,早早来到现场,选好钓位后,抓紧时间装钩、甩竿,静守两个多小时,一点动静也没有。趁此机会,想吃一些早点。当我刚打开饭盒,就听钓友呼喊:“大鱼咬钩啦!”只见四五米长的大海竿弯成了“弓”状,当我跑去抓住竿时,已是空空如也,鱼儿溜之大吉了。尽管接着也钓上了几条鱼,但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后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打老鼠夹子的启示下,研制了防跑鱼的渔竿自动化插座。这虽然是土办法,但它既能架海竿,又能架手竿,还可代替绷子竿,只要鱼咬上钩,就休想挣脱。

一、海竿自动化插座的制作和使用

海竿自动化插座,由托竿器、支架和卡锁三部分组成。只要鱼咬钩拉翻卡锁,在弹簧的作用下,海竿可自动弹起来,等于钓者提竿,但比提竿来得快,且刺鱼有力,很少跑鱼。

(一)材料的选择

首先要根据海竿的长度和重量,选用与其相适应的金属材料。最好是铝合金管或板条,这种材料不生锈,轻便,美观。但价格较贵,可用一般材料制作。中等型号的插座,须备:直径6.5毫米盘圆钢条2米,8号铁丝50厘米,自行车鞍座簧2~3根(或门弓簧1根),汽车废油管8厘米,细铁丝15厘米,直径0.5厘米的金属环2个,小号钥匙环1个,大于0.5毫米的粗尼龙线20厘米,0.3毫米的细尼龙线15厘米,防锈漆和黑色调和漆各20克。所用工具有:电焊枪1只,电焊条1根,钳子1把,锤子或斧头1把,油漆毛刷1把。

(二)托竿器的制作

先用盘圆钢条40厘米,用钳子从中间揻弯成双股叉形,间距为8厘米。弯曲的一端呈鸭嘴状,在其两侧末端各揻一个直径大于6.5毫米的圆圈,借此与支架联结形成可自由活动的小关节。用长约12厘米的8号铁丝揻成“B”字状,其两端与鸭嘴状托竿器两末端圆圈底部焊接,借此固定弹簧的上端。用8号铁丝揻2根“?”弧形条,焊接在鸭嘴下部两侧,其距离恰好使托竿器分成3等份。这2根“?”弧形条的功能是,对托竿起加固作用,不易移动。同时焊接上便于插入小竹条竿的铜管。在鸭嘴的上部、距两侧末端圆圈约3厘米处再焊上一根用8号铁丝揻成的“C”弧形条,使鸭嘴的宽度固定在8厘米。上“C”弧形条与下“?”弧形条成圆形空筒,便于海竿柄部插入。最后,在两个下“?”弧形条柄的突出部,焊上1个10~12厘米长的小铜管(如汽车上的废油管),此管可插入一细竹条,就是用抛砣法垂钓的自动竿,此竿长60~80厘米。在小铜管的中心部,向两侧各延伸3~4厘米处焊接上2个金属环,以挂卡锁之用。。

(三)支架的制作

取直径6.5毫米盘圆钢条2根,每根长40厘米,平行排列整齐,间距8厘米(与托竿器同宽),在一端留出插入地面的20厘米处,横着焊接1根8厘米长的8号铁丝,顶端再横焊1根10~11厘米长的8号铁丝,使其两端各长出支架的宽度1~1.5厘米,以此穿入托竿器两侧末端的两个小圆圈中,形成自由活动的小关节。最后,在顶端横铁丝与下部横铁丝的中间再焊上1根8厘米长的横铁丝,使支架更加牢固。。

(四)卡锁的制作

用8~10厘米长的竹条,修理光滑,在距一端的0.2厘米处,用粗尼龙线扎牢即可。也可用1根自行车辐条,在距一端2毫米处,揻一个能拴线的小圈,使其总长度为8~10厘米,同样可作为卡锁使用。

(五)整体插座联结组装

先把托竿器两侧末端的小圆圈套入支架顶部,横撑两端的突出部,在托竿器“B”字形的底部,拴上弹簧的一端,将簧拉紧后,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最下层横撑中心部位,把托竿器压下到适宜的角度,将卡锁插入铜管下缘的金属环中,把拴卡锁的线绳拉紧固定在弹簧下端的联结处,在小铜管前端的小环上,再用细铁丝或曲别针,揻成能穿入竹条或钢丝的小圈,亦称中间带环的活动体,其中一端与铜管下的前金属环形成可自由活动的小关节,另一端用5~7厘米长、0.3毫米粗的尼龙线拴牢,与上述小号钥匙环联结,以便于夹住主线。只要夹在小号钥匙环中的主线稍微受力如鱼咬钩的拽力,卡锁即脱离活动体的中间环,托竿器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被立刻弹起,自动扬竿刺鱼,使上钩的鱼无法逃脱。至此,反应灵敏的海竿自动化插座组装完毕。。

(六)制作海竿自动化插座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竿身的长度确定托竿器的长短,一般是20~25厘米。

2.各个活动小关节,如托竿器与支架横撑的联结处,卡锁前端的小环与铜管下前方金属小环的联结处等,均应活动自如,反应灵敏。为此,要经常在表面涂点润滑油,防止生锈。

3.弹簧的拉力,应根据竿身的重量来选择,只要能把海竿弹起来,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就可以了。如用小海竿,可用橡皮筋或自行车内胎条代替弹簧。

4.卡锁尤其是它的两头,不论是竹制品还是钢丝制品,必须打磨光滑,以利拉动主线时反应灵敏。

5.在托竿器或小竹竿梢的远端,应拴上一个渔铃,以便报警提竿。

该插座有三种用途。除了装上海竿进行自动提竿外,还可以利用扫帚上的细竹条自制1根60~70厘米长的小竿,将其根部修整光滑,使之能插入托竿器的小钢管内,在竿梢上用细钢丝揻成导线环,并加以固定。在此环后5厘米处拴上渔铃,用抛砣法远钓。一定要收紧主线,否则反应不灵敏。要把收紧的主线夹入小号钥匙环中,将余线固定在支架或岸边的适当物上。这种抛砣法自动化垂钓,一人可看管4~6根竿。

此插座又可作手竿支架。一是用短竿长线,空心重砣,手抛法自动远钓。二是把卡锁固定死,仅起架竿的作用,而后者的竿身长度无关紧要。

二、海竿加挂大号钥匙环

这是观察回线鱼咬钩的好方法。鱼儿上钩后因被刺痛,可能向四面八方逃窜,形成拉线区、移线区和回线区。鱼上钩后,不可能按照人的意图把竿梢拉弯,或把自动化卡锁拉翻。

人们知道,回线的鱼竿梢不弯,渔铃不响,卡锁不翻。唯一能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主线弯曲或松弛,而这个除了目不转睛地紧盯,很难发现。如果在海竿的第一、二导线环中间,串入1个大号钥匙环,其情况可大为改观。当上钩鱼出现回线时,大号钥匙环由于自身的重量,会迅速地下降,有时可碰击空心竿体发出响声。当上钩鱼要线时(进入拉线区或移线区),此环急速地上升,主线呈笔直状,钥匙环碰击竿体,所发出的响声比回线时大得多。听到不同的响声,即可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止跑鱼。

三、一竿多钩

在长期垂钓实践中发现,一人操作多竿(并非自动化),未必比一竿多钩收获多。在多竿垂钓中,往往顾此失彼,失去最佳提竿时机,弄不好还可能把竿折断,甚至在忙乱中自己把竿踩断。这是非自动提竿多竿垂钓中常见的弊病。究其原因,是人的精力有限。实践证明,一人看多竿不如一竿多拴钩。

(一)集束炸弹式钩配糟食,加挂串钩配活饵或多种钓饵在有关糟食的章节中已简要提过这些装钩方法。现从减少跑鱼角度再作进一步探讨。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把集束炸弹式钩由原来的6~8只钩,增加到10~12只钩,把脑线的长度由原来的14厘米加长到16厘米,不用钥匙环,而是直接打结留出套扣。这样改进的结果,挂饵多了,溶化散开的面积大了,饵液中潜伏的渔钩多了,常出现一鱼吞入双钩或鱼体挂上1~3只渔钩的情况。鱼越大,吞入或挂上的渔钩越多,跑鱼的现象就相应减少。有时一组钩可同时上2尾鱼,令人兴奋。 加挂在串钩上的多种饵,既是减少跑鱼的一种方法,又是能多钓鱼的一种有效措施。用10~15厘米长的脑线,拴3只不同型号的渔钩,即用大号长柄鹤嘴钩装上大青虫(葡萄架下或阔叶树下比较常见);中号短柄圆底钩装上具有独特气味的面食;小号袖珍钩挂上有香精味的蚯蚓或小河虾。在此串钩之前,有溶化散开的糟食,这等于对各种食性不同的鱼,摆上一桌丰盛的佳肴,它们可根据各自的口味选食。由于钩尖裸露,摄猎面积大,无论是吸食糟食而上钩的鱼,还是吞入串钩钓饵而上钩的鱼,挣扎再凶,都休想脱钩逃窜。但是,这种多钩组合垂钓方法,也有无法克服的弊病,即易挂钩,而挂钩后也抖不掉,拉不脱,只能在主线末端打结处拉断。因此,在易挂钩的水域垂钓,不应使用这种组钩。

~~~~~~~~~~~~~感谢您光临徽版赏贴~~~~~~~~~~~~~~~~~~

垂钓者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本帖最后由 zongyujie1 于 2013-3-22 07:34 编辑 先站在前排,慢慢 学习! 还是沙发啊

很久以前

太好了,学习啦,谢谢楼主,

很久以前

好!钓魚人就要既动脑子又有动手能力。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很精辟啊,

很久以前

好办法,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提高钓技。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没遇上过大家伙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雷哥前来支持顶贴!分分后补

很久以前

鱼咬了钩又跑掉——可惜,鱼咬了钩上来——高兴。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赞一个!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很精辟啊,

很久以前

实践经验,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虽是转帖,但还是一篇好帖,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喜欢自己动手的朋友不妨一试

很久以前

来个3D图,再来个三视图,那就完美了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