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竞技钓法简介(摘抄)程宁老师讲解

叶晴枫2014-11-12 08:52:09

一、 竞技钓简介

《竞技钓鲫法》是著名钓鱼人程宁,于1997年完成系统理论和实钓操作手法的初稿,到目前为止仍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

竞技钓源于台钓,是受台钓的启迪在台钓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而成的。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的竞技钓与台钓已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属于同门技法。但是,竞技钓能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感谢最早在中国大陆推广台钓的廖新阳、萧春平、廖大山等几位前辈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他们为中国广大钓友奉献了一把打开阿里巴巴竞技钓宝库大门的钥匙,这才使我们拥有了如今更为系统,更为先进的《竞技钓鲫法》。

二、 竞技钓与台钓的区别

(1)、压线定位目的不同 (钓底定位和钓浮定位)

(2)、提竿动作不同(前推上扬和铁指寸劲)

(3)、上饵动作不同(搓饵动作、拉饵动作)

(4)、调标理论不同(调四钓二和全方位调钓)

(5)、灵钝极限不同(双饵到底和八字环到底)

(6)、找底方法不同(全新找底理论取代旧的理论)

(7)、反向验证方法(精确找底的重要环节)

(8)、适钓范围不同(钓底和钓全方位)

(9)、浮标语言的不同(下顿语言和降讯、定讯、次降讯语言)

(10)、用饵理论不同(纯粉饵和粗细有别)

(11)、钓浮技法(竞技钓独创理论)

(12)、线组配置不同(台钓规定子线比主线细一倍)

三、 学习竞技钓的意义

四、 竞技钓在休闲钓中的运用

五、 竞技钓环环相扣的系统性(1 1公式)

六、竞技钓“人标合一”的重要性(当你认识到此话的重要性,你已上道了)

七、竞技钓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力学)

八、 鲫鱼的生理特性和觅食机理

鲫鱼胆小,群居,吃食斯文,泳速较慢,以食素为主。鲫鱼有视觉、听觉、侧线、嗅觉、味觉、触觉。觅食凭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条件反射所形成的记忆

九、 钓具的选配和使用

十、 钓具的再加工和使用方法

十一、 钓具的保养与修理

十二、 浮标的工作原理

十三、 浮标的不同标点

十四、 浮标语言

十五、 浮标的调钓原理(称钩重饵重的重要性)

十六、调标找底的方法和找底的重要性(找底和找口的区别)

十七、 各种浮标的性能

十八、 如何选择钓位和钓点

十九、饵料的物理性和化学性

二十、饵料的相溶牲

二十一、秘方的实际作用

二十二、竞技用饵之道

二十三、搓饵同拉饵的区别

操作训练

二十四、 竞技钓全套动作训练

二十五、 开饵手法

二十六、精确找底方法

二十七、调几钓几的要领(钓滑鱼)

实用技战术

二十八、初始诱鱼的方法和原理

二十九、鱼越钓越少的原因

三十、保持抛竿频率的重要性

三十一、 防止惊鱼的提竿法

三十二、如何诱钓养三结合

三十三、主动荡饵、背动荡饵的

三十四 、 压线与调标的互补性

三十五、 虚底、实底测定法

三十六、 钓浮的鱼层控制

三十七、 钓浮的饵料要求

三十八、 钓浮的抛竿频率

三十九、 钓浮的线组要求

四十、 钓浮的最佳水层

四十一、 钓浮上移铅坠和不移铅坠

四十二、 钓离底上移铅坠的意

近两年来随着钓鲫活动的民展,休闲钓鲫与竞技钓鲫从装备到钓法已有明显的区分,特别是“钓王杯,钓鲫高手赛”的胜利举办,把国内竞技钓鲫活动逐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这一活动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钓手发现“台钓”并不十分适合于竞技。为了找更科学更适合于比赛的钓法,很多钓友都在潜心钻研如何才能在相同时间、水体内钓上更多的鱼。

当年台湾省的钓友就是很好地总结、改进了起源于日本的钓鲫法,并且运用于日本的长脑线悬坠底钓术多次击败了日本国的钓鲫精英们,从而大大推进了台湾省钓鲫活动的发展,并促进了台湾省手竿钓鲫装备的产售兴旺与发达。

目前北京地区一种起源于“台钓”的竞技钓鲫法已初露端倪。这种改良型钓法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一些手法、观点需要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全套动作,操作要领,调漂方法,钓饵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有待系统归纳,使整套钓法逐步完善。不过这种钓法在竞技钓鲫中已初露锋芒。相信随着广大竞技钓鲫爱好者的刻苦钻研,在不远的将来,竞技钓鲫法必然会大放异彩。

下面我要试论的内容正是围绕竞技钓鲫而逐渐产生的一些想法,其中有的观点与“台钓”的理论观点是不同的,正确与否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

漂的标点

一、漂的自身标点

一支用于手竿的浮漂,不论品质、形状如何都具有自身的5处标点。(当然一支出色的浮漂,这5处标点具有更深的含义。)

1、重心点:浮漂有重心点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具体到手中浮漂的重心点在何处却是知者甚少。这并不是因为重心点难以寻找,而是人们总是忽略了它的作用而不去寻找。

一支竖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渐减去配重后,浮漂会因水的浮力逐渐向上升起,当上升到某一位置时浮漂将出现倾斜的趋势,这时漂身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浮漂的重心点。我们应该选用重心点偏上的浮漂,这种浮漂传递信号更准确,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抗风力强。

2、主浮力点:当今用于手竿的浮漂一般都由两段组成,一段是较粗的主浮体(从漂头算起),一段是当做视漂的较细的副浮体。而主浮力点就在这两种浮体的分界线上,它标志着浮漂的设计浮力中主浮体的最大浮力,同时也预示着浮漂从此点再往下沉,副浮体将产生浮力,并进入水底层反应下降过程中鱼就饵信息的预警范围。

3、全浮力点(零点):浮漂入水后,其设计浮力的最大值,表现为浮漂直立水中,且漂尾端点刚好与水面平齐。我把此时这一点称作该浮漂的全浮力点或剩余浮力零点。

4、剩余设计浮力(剩余浮力):那么什么叫剩余浮力呢?我们钓鱼,通常虽使浮漂露出水面一部分,以利于观察鱼就饵的情况。因此时水下部分的绝对浮力没能达到整又浮漂的全部设计浮力,因而我称这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为浮漂的剩余设计浮力或简称剩余浮力。减去相同的配重,不同浮漂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剩余浮力,而剩余浮力则正是体现浮漂价值的关键所在。

摘抄, 竞技, 语言, 中国大陆, 系统理论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长篇呀,慢慢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谢谢楼主。

很久以前

怎么没有了,欢迎继续转

很久以前

木有参加过竞技钓,学习一下也不错!

很久以前

钓鱼的学问大了去。

很久以前

开心就好,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这么长呀,得学两节课,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