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又已经过去,回想起自己的钓鱼路,多了些许感慨。闲来无事,和大家分享。
在接触台钓以前,对于钓具基本上没什么明确的概念,小时候在屋后后山随便砍的一根山竹,就能在老屋门前的小溪里面钓很多鱼,也从来没想过这竹竿是什么调性,控鱼好不好,钩子该用多大号的,鱼线粗不粗,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接触到了台钓,开始关注钓具,太空豆啊,铅皮座啊,八字环啊,旋转竿稍啊。
听了各种大湿砖家的忽悠,各种长枪短炮败了不少,出去钓鱼却不知道该带哪几样,各种浮漂,不知道该长的短的,调四钓二找底,基础状态主攻饵,越来越不知道怎么钓鱼了,后来才逐步的感觉走出来死胡同,现在觉得很多事情,简单一点其实更好。
以前小时候在老家的晒谷子的草堆地下的红蚯蚓就是很好的饵料,一天可以钓很多鱼,但是现在,车里的后备箱的饵料多得数不过来,自己却还是觉得不够,今天听了某个大湿的讲座,觉得他的鱼饵好,明天觉得那个砖家的小药靠谱,买的无数,鱼却越钓越少,更难得比得上小时候拿蚯蚓钓的渔获。
还一度很困惑鱼饵的配置,一直在这样恶性循环当中,直到看到钓鱼人网,倡导把钓鱼回归到本来的轨道上来,不断的看帖回帖中,我体会了不少乐趣,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其实就是钓鱼,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实事求是是最好的准则,抛弃一切程式化的东西和忽悠的东西,钓鱼能变得很轻松。
一直很喜欢钓鱼,但是现在的渔获确很难突破小时候用竹竿钓鱼时的渔获,经常空军,是我的钓杆不够好?还是鱼饵不够鲜美?还是人品有问题?还是鱼儿变得挑食了?想了很久,后来终于懂了不是鱼儿变了,而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变了,小时候很少钓到畸形的鱼,但是现在却经常钓到畸形的鱼!
我想,我们在不断竞技钓鱼,不断试用新式的鱼饵添加剂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我们越来越差的环境?钓鱼绝对不是不断试用化学品的活动,也不是看谁尾数多少的活动,钓鱼应该是健康的,与大自然友好和谐的,修身养性的活动,也是一个理性钓鱼人应该坚持的理念。
环境不错
辉少说得不错
说得好
个嘀九唔搭八乜叉毛大师饵料比我扔晒做窝料了,家下钓乜都基本一瓶通杀
蓝鲫,,九一八,加点虾粉或者速攻搞定
我的简简单单,上鱼一样不少
好地方
客友的鱼竿
只能说这是大多数野钓环境被毁和黑坑的行成所至,那个米饭蚯蚓红薯钓鱼的时代以经过去,就更不要提主师爷的钩离水面三尺了!!!所以野钓还是慎用小药,尽可能的留住眼下这为数不多的江河水库吧。
这是电站的上游
不好好当教练,学人家钓鱼
你咋知道我是教练
我现在不用了,去年黑坑用,野钓从来没有用过
小的时候两兄弟没菜了拿支竹杆钓去搞一两小时就够晚上的菜
老哥,鱼没以前多了
野钓,就老蓝鲫,好用的很。
肯定没小时候多,现在小溪被人下一次药,都不知道多少年才还魂,又电又网
人多鱼少
老哥顶你
说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