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文木老人、敬梓先生吴,性豪迈,遇善即施,历尽起落,时或至于绝粮、沦落于江湖,售所居屋以成《儒林外史》千古名篇。“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杏花村里,几度倘徉。风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敬梓先生之词乃切身之言。
余独赏“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之句,舍有佳酿,空缺佐酒之菜。适逢获赠余垂钓之饵药,何不行试钓之名,以觅酒菜。
郊外之库,名曰:老虎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四象,表东、西、南、北四方,余以为概因水处城西而得名。此库以垂钓黄尾著名,余不得钓黄尾之决,欲觅鲫鱼之处。守库人嘱余进库尾浅水弯,曰近日常有鲫鲤钓获。
循守库人所指,于湾畔觅一老钓位,想必应有所获。对岸钓友稍早到达,已下杆多时,询问渔获,曰:所获无几,皆小杂鱼,鲫鲤无踪。余以为其下杆方歇鱼未聚拢所至。乃安心作垂钓之准备。
鉴于钓友所获信息,杂鱼颇多,乃用鲫冠腥香味作基,少量螺鲤兼顾鲤鱼,搓饵作钓。气压偏底,加麝香聚群,加果酸王浆以开鱼胃。
饵香味浓郁,软硬适中,入水雾化良好,概属上乘。无奈作钓多时,皆杂鱼闹窝,无象样鱼口。困则思变,与对岸钓友不约而同,皆寻思换地。然换地方略迥异,余拟换浅水草边,其换深水库中,孰优孰劣,暂不见分晓。
浅水处杂草丛生,偶闻鱼戏之声,无奈水底杂物颇多,余自不停抛杆以试底,多时方觅见方净底。
净底咫尺方寸,抛投需精准,缪之则挂水底之枝、根及杂物,损切子线一对后,方得一白条。垂钓时间短暂,余已无再换位之念,既来之则安之,安心作钓。
持之以恒终见果成,在杂鱼之纷乱漂相中,只见一次顶漂,抖腕刺鱼,力道传来,想必是目标鱼来临。鲫杆偏软,唯有小心控鱼,以免其钻营草丛,闪转腾挪,用时良久,鲫将军方告举旗言败。观之四两有余,可谓得意之战。对岸钓友,枯坐多时,察余收获,亦往草边赶忙搬迁,仍与余对岸遥相对望,愿其新位亦有所获,以慰再迁之苦。
鲫将现身,喽罗尽出,皆体色金黄,煞是可观, 尽入护中。
潜心垂纶,不觉云披霞色,催人倦归。
垂钓旬午,计三小时,渔获两斤余,只叹无鲤龙现身,待他日再来擒之。 遇南风之气候,垂钓时短,皆因饵药给力,获此渔获,已属不易。
归家渔获煎炸,添一二小菜、沽一壶老酒、唤几位知己钓友,谈笑风生、对酒当歌,人生足矣。
好文采!
首页见
首页见 文采一流
你是钓鱼里文采最好的能观山评景
可以上首页了!
如果是写进教科书,我绝对不会初中没毕业
这个可以,能首页
气压低,收获其实不多
这文彩,也是没谁了。顶一个。
收徒不?
这是今年我看得比较认真的贴,又回味无穷!这文采无敌了!
骚客一枚,鉴定完毕
楼主好文采呀 期待下次的大作
全椒大文豪吴敬梓
好文才
好文采,好帖子。,
酸掉牙 这么大的鱼还控 汝之竿乃神器也
高考满分作文啊
文言文,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