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窦马窑坑,看了看周边一圈,随便选了个钓位就开始钓,三米九的杆子打出去,竟然有三米水深。当时就想,窦马窑坑水太深,春天钓浅滩,不适合来这里钓。误以为全坑都是这样,水边就特别深。化四化六大板鲫钓了一上午,上了两个白条。
中午才知道,西岸水特别浅,一米多深,正适合这个季节。然后换钓位,去了西南角,钓了一个多小时,上了几条鲫鱼,朋友在旁边用红虫一直在上鱼,我因为懒,不愿意频繁挂红虫,就一直坚持用面食。当时的想法是,这个季节用面食,还有点早(重点: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然后看看包里还有其他的几种饵,纠结用不用点小药,随便开个饵,加小药试试吧。然后开饵的时候,忘了加,开好饵,就开始上鱼了。边欢快的上鱼边沉思(第一天的收获来了:多次用化四化六大板鲫在周公河效果差,今天在这个坑里也是效果差,这两个地方水都肥,所以,化四化六大板鲫不适合肥水。这个结果是猜出来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昨天下午去周公河,开一团饵,拉饵正常钓,上鱼也挺好,最后饵团剩下不多的时候,时间长了状态变化导致拉不成团了,只能搓小饵,本来上鱼挺好的,换成搓饵再没上鱼,当时脑子里想到的是鲫鱼重状态。
今天去的窦马窑坑,涨水了,都说涨水鱼 落水虾 我在进水口钓,觉得位置选的挺好了,一上午过去,没钓多少,进水口的两侧,稍微远一些的地方,上鱼都不错,中午吃完饭我就拿着鱼竿到西岸,找了个芦苇间隙钓试钓,连续上了几条,觉得这里挺好,就回去搬钓台钓椅,然后呼呼啦啦的把鱼都吓跑了。重新抽窝,断断续续开始上鱼,最热的下午两点,周围钓友都说没口了,我也没口了,去跟朋友借了两滴果酸,重新开饵,效果也不明显。恰好这个时候,我提杆挂到芦苇上了,断了子线,换钩子的时候想,既然有鱼不吃饵,不如换个小钩细线,然后换了0.4的线和小钩,效果明显,频繁上鱼。第三天的收获是:鱼不开口时,有可能是饵团太大,钩子太大,子线太粗,把这几点改一下试试。
今天看见好几个钓友都是十几斤和二十几斤,我虽然钓的少,但是挺满意,觉得自己能找到钓的少的原因,就是在进步。
坐沙发
总结的不错以利再战!
不错不错,鲤鱼也开口了,可以试试
有大师的风范
必须给你点个赞
可以的,有个老大娘去收五块钱么,哈哈
去东南角 1米 我的黄金钓位
空军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