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延绳钓(用带鱼钓带鱼)

huangnaili1232014-11-09 04:38:01

延绳钓,一种最古老的,用带鱼钓带鱼的作业方式。

每艘钓船包括1艘母船、8艘仔船,其中母船上有10人,仔船上有4人,共有42位渔民。所有人不管什么技术岗位,没有一位可以清闲。

  钓船的空间本身不大,却被划分成几个区间,每个区间不足3平方米。这些区间有些是上下铺的床,既要被当成床铺,又要被当成餐桌。

  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渔民们就在床上吃饭喝汤。

  用完早餐的渔民们,陆续走出饮食起居的生活空间,跨入了船艏主甲板上的工作区。

  仔船下海,十几位船员齐动手 。

  接下来,渔民们分散开来,在自己的仔船上或者仔船边,开始制饵、上饵。利用带鱼同类相残的习性,渔民们发挥古老的智慧,就地取材以带鱼为饵——钓带鱼!一条鲜带鱼去掉尾部和头部,斜切成20-30块带鱼段。另外一部分人娴熟地将带鱼段挂到长长的鱼钩上,搭在钓篮边沿上。

  准备工作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仔船下海!

  这一程序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将仔船拖离原位,拉到母船中部。只见十几位船员齐动手,将仔船尾部朝外推,直到半只仔船尾部挂在母船外侧。缆绳拴住了仔船船头,仔船晃悠悠地头朝里、尾朝外挂着。

  随后,仔船上的4名船员——前手、后手、三手和舵手,开始登上仔船。母船船员从两边护住仔船,防止倾斜、晃动。

  随着一声哨响,仔船上的船员将缆绳解开,将仔船左右挪动、轻轻外推。海面上浪花溅起,仔船尾先头后下海了——仔船钓带作业正式开始了。

  仔船钓带是个技术活 。

  8只仔船以半海里左右的间距依次下海后,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内开始放钓入海。四位船员密切配合,前手放钓,后手放浮标沉石,三手接篮头绳,舵手操舵,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需要几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达到熟练而从容的境界。

  一只仔船可以放4000米到6000米长的绳子。风向决定了放钓绳的方向,北风时由西向东略偏北放钓绳,南风时东向西略偏南放钓绳。水深是个很关键的因素,超过100米水深,以人力为主带鱼延绳钓就开始变得困难了。水深120米、130米,产出与投入比就下降了,效率降低导致效益跟着下降。这样的水域,渔民们一般是不去钓的。

  带鱼延绳钓是个技术活,如今的年轻人已经没有耐心也不愿意学习。

  钓放完毕后,仔船返回第一浮标,开始起钓取鱼。4位钓者依然合理分工、亲密合作,前手快速挥动着永不疲倦的双臂收钓起鱼,后手一面将前手捞出水面的带鱼装入框内,一面将三手制作的鱼饵挂在钩子上重新投入大海,三手慢条斯理地斜切着刚钓起的带鱼作为新的饵料,有时帮着脱钩、上钓,舵手则视情况时快时慢地调节着船速、时左时右地调控着航向。

  一只仔船4位钓者,这是传统钓业最基本的组合。多一位船员则太多显得没有必要,少一位则太少无法有效运作。

  就是这么一只不起眼的仔船,在夏天高峰期间,日钓带鱼可以达到1200多斤。一艘背8仔的钓船,日产量最高时可以达到10000多斤。近年来,玉环5艘带鱼延绳钓船年均产量维持在150吨至200吨。

  在海上作业的过程中,钓带船白天仔船下海作业,晚上仔船回母船休息。风力决定他们是否继续生产,超过7级风,所有的钓带作业船就得返航回家了。

  当天色渐暗、海风渐强,该是仔船回母船的时候了。船员们陆续爬上了母船。缆绳拉着仔船船头的底部,在绞缆机带动下,仔船从海面上一跃而起,快速滑上甲板投入母船怀抱。

  摆正船位后,仔船被拖向自己的位置,静静地呆着,等待再一次下海。

  

(依据有关材料整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文章精彩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