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散记,过年都干了哪些事-

zhiyou20082014-11-08 10:19:01

还福和行海

腊月廿八,回村还福。年头祈福年尾还,这是保持多年的乡俗。

早几年阿爷尚在之前,对于还福,比较虔诚,过程繁琐。先说说阿爷,阿爷小时读过几年私塾,算是耕田大军中的文化人。平时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的就常挂嘴边。虽介为农夫,但逢出门或迎客,衣冠必整,手表必戴,笑脸不止,乐呵呵的能保持一整天。在外文质彬彬恭谦有加绝不爆粗,对内···就和谐了吧!阿爷也比较喜爱历史,常拉着我谈论的是隋唐传,说岳传,水浒传···都是靠看戏曲学来的“历史”知识。

据我所知,阿爷能读几年书的缘由,主要是他的爸爸我的曾祖父希望年底买卖猪肉时能懂点数目,不至于上当受骗。这宏图大计也促就了阿爷在他那个辈分当中唯有他能识文断字,甚为自得。身上除了泥巴还有点墨水的阿爷,既可以逢事之前帮人做做书记写写对联显显手,也可以迷茫之后为众解解通书看看八字积积善。兼且送字送纸,不亦乐乎。

不可否认,阿爷是个积极的上进人士,善写能唱,还组过band。阿爷是位月琴手,拉二胡的是邻村干阉猪活儿的主也兼职宰猪,可能听惯了那种尖叫声而学起的二胡。农闲之时,阿爷总喜欢抱着个木大饼在荔枝树下自弹自唱。唱些粤曲尚能分辨,若是唱类似潮汕口音的木偶大戏曲完全是依依呀呀的不知所以了。闹得阿叔睡不好午觉,很大意见。这个最小的阿叔不务正业为农慵懒闻名于村,阿爷深为切齿,天天训斥也无济于事。每次敲琴,小叔就会在屋中大叫:吵死了!阿爷就会怒发冲冠的拖根赶牛棍冲去敲阿叔的床头早已司空见惯。边敲边破口大骂:“*你个败家子,搬锄头的人还睡午觉!还敢搞乱我的档口···”很显然,之所以发怒,完全是因为阿叔的埋怨声骚扰了阿爷的雅兴。

以上阿爷鞭策小叔的情景是我小时最感兴趣的大戏,像肥皂剧一样-长做。

那时还福,除了参拜完村内外必要的各路大神大仙之余,还需要挑鸡担猪的一行人步行至海滩边的妈祖庙,又跪又拜,又烧又放。说这是保佑出海的人们不出事。庙好像是由阿爷主导盖起来的,还给自己封个了主任的官职。他的“官职”好多,镇上的“三婆庙”,他也有个“治委会”主任的衔,都不知道是治什么的。还有个隔壁镇观音庵的“荣誉理事”···他吹嘘说,逢年过节,委员们送他的糖果和瓜条,呵!多到没地方摆···说起来完全是一副领导的摸样。为表虔诚兼以身作则,搞得爱好吃肉的阿爷逢初一和十五都得学人家吃斋,吩咐阿嫲煮碗糯米饭,但要多加点红糖。

妈祖庙盖好之后,这片海还真是好几年没淹死过人,所以更令阿爷深切感动,认为是自己的精诚所至,更为着重。导致参拜时他怎么做我们一班人就必须怎么跟,要跟就得跟到十足,否则后果很严重!阿爷常年手持根赶牛棍。

所以每次还福,都要搞足一整天才算完事。

可能是海边的人多吃鱼虾,认为常吃的物品不了台面,只有鸡和猪这两样东西才算是人间食之极品。甚至在生活极其艰难之时,宁愿装碗红薯汤去拜神也绝不用水产,个种原因不详。拜神不用西洋鸭我是知道的,因为鸭头红彤彤疙疙瘩瘩的像极了麻风病症状,惨遭唾弃。直到最近几年才渐渐出现也用大只的墨鱼作贡品,但鸡和猪仍旧是并存着的。

现在我们还福,省事了,只需三两个钟的功夫。拜庙之事由婶婶们代劳,叔叔们需要安坐家中开喝。今年更迅捷,因为廿八是六眼子的水,潮水退得凶,会有很多宝贝可以捡。而我一早便约好了老五和阿叔,廿八行海去!

退大水适合行海的消息还是阿叔发布的,阿叔和老五对于去海,永远都保持着超高的热忱,比耕田的兴致高多了。当然,我也拥有这爱好,小时和现今,阿叔也常常带我去海。

还完福,迅速将上得了台面的极品肢解-斩鸡切肉,该轮到我们喝两盅,垫下肚皮然后出发。介绍一下菜色,只有两个肉,没有低劣的青菜和鱼虾。难看是难看一些,但是味道很好。

白切鸡,这鸡本地叫“杂生鸡”,原本是公的,结扎完没多久,在还没完全变成太监鸡之前诛杀。整鸡煮至八九成熟,纳凉之后切块,又脆又甜。鸡在我们这里煮熟了会被人埋怨,精妙之处,肉要变白不见血水但骨髓要带红,这点粤西的弟兄们会熟知。

猪肉是本地黑猪,别看肥嘟嘟的,看着都有些腻,但它们自小吃得鱼腥多,绝不是外面那种带有骚味的商品猪所能比较的。味道,还是那句-又脆又甜。

很多对胃口的东西我们都形容“很甜”,特别适合一些的,再加一个“又脆”。事实上我们也是最爱甜食,结果就是镇上的牙医铺多过米铺。

杂生鸡的一个特征,就是鸡冠。阉了它之后不要等到鸡冠完全萎缩成一小块,就在它缩到一半,半公半乸也就是不男不女的时候,杀了它!

虽然现在禽流感闹得人心惶惶,我们倒是满不在乎。恰好在去还福路上拍到这张照片,现在普及一下。

如图所示,当中有五只鸡,很明显,其中只有一只是母鸡。而昂首挺胸,走起路来像某些人一样有节奏地大踢脚走路,要有型有款的,还要一步一张望看看有没人留意自己的自然就是公鸡。它的雄性特征非常明显,鸡冠又高又大,羽毛又光滑色彩又丰富,简直算得上是衣冠楚楚。这货对着雌性有着永不休止的渴求,注意它的视线方向就略知一二了。

它,的确是一只汉子鸡但也是一只种鸡。只不过不会像种猪一样,时刻都需要有人用绳子绑住腰身牵着并照料着,活得像机器一样,配种还需要预约,给钱就定向对异性输出。而公鸡,它的幸福生活是自由的,过得多姿多彩妻妾成群的。

另外两只太监鸡对母鸡完全不感兴趣,面对美色头都扭向一边,然已属资深太监了。当它们长成太监鸡时,羽毛比公鸡还要出色,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已有化妆打扮的爱好了,但扮得再靓也不知给谁看,孤芳自赏的由来必定出自此处。

中间有还有一只类似公鸡,对母鸡想看又不敢明目张胆看的,就是杂生鸡,是只二鬼子,它最好吃。

其实乡下养过鸡的都知道这些,就当我们准备开餐的时候,阿嫲说,有沙蟹汁!沙蟹汁蘸白斩鸡,绝配!沙蟹汁应该还是属于小范围的食品,先不扯了。

说到鸡的文化,最近央视追踪报道打击0769的事例风头火势,这个还是刹下车,否则跑题跑得太厉害。

说行海吧,顾名思义,真是用双脚在海中走来走去,找东西吃,当然回去煮熟了才吃。目标是海螺,以前没污染的时候,海滩基本上都是白沙子,捡到的海螺可以生吃。味道,还又是那一句-又脆又甜。

现在海中都是淤泥,又黑又深,很多猎物都深藏其中,就需要我们用脚去踩去探。不必担心被划破脚,淤泥有缓冲作用,就算是踩到玻璃只要你动作是缓慢的也伤不到你。

老五行海的工具最简单,一支有只金属叉子的短小竹枝。这东西既能当拐杖也能做鱼叉,比较灵巧。而阿叔的工具,永远都是那个耙子,还有一个小网兜别在铁耙上面。功能就是在海水中也能耙到螺,只要听到“呱”的一声,届时就会有一只海螺躺在网兜里面了。

这是我背的竹篓,里面装满了矿泉水:

下面是阿叔的神奇铁耙子:

来到海边,水还真一退千里:

老五肩搭竹制“拐杖”,边走边烟,步伐轻盈胜似闲庭信步。阿叔扛着铁耙和竹篓则像挑着千斤重担一样,边挑边小跑,没一会工夫,就不见影了。

路过养殖虾塘···里面咸水罗非很多哦!

原本这条小溪,流淌着的是清清的山泉水。

水源自山坎尽头的一个泉眼,泉眼常年不间断地往外喷着淡泉水。释出的泉水形成了一条刚过脚眼的小溪,弯弯曲曲地汇入不远处的海中。

那时候小溪的两旁都是浓密过头的热带植物,常年都有很多大种翠鸟在此筑巢,类似鹦鹉的一种海鸟,大小也差不多,现在绝迹了。当时要抓几只来玩简直易如反掌,泥巴峭壁上布满了鸟窝。这样的景观现在也只能在某些有关海中荒岛的影片才能找寻,最相似的一部就是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中的孤岛外景了。

小时跟大人到海田忙农活时,最爱赤脚沿着小溪往泉眼方向淌水而走,大热天的时候,又凉又爽。水底尽是粗如黄豆的石英砂,走起上来的感觉和现在铺满雨花石的生态小径差不多。大人们都在田间忙活,清闲的我们沿着小溪上溯,既可摘点海菠萝,又可以掏几只翠鸟窝,渴了直接捧起流水就喝,又清又甘。

寻到水的源头,看着水由斗大的泉眼中涌出,推动沙粒的熠熠浮动,犹像一朵运动着盛开的鲜花一样,花瓣向四周绽放,一片落罢又生出一片,煞是好看。坐在水中,将小脚伸入泉眼,让滚动的沙粒按摩着托举着脚板底,又酸又痒,很是愉悦。小孩最是无知无邪,摧残一切仿佛是个使命。尚觉不过瘾,又将裤子退下,塞个光溜溜的屁股进去···各种各样的恶作行为花招百出不忍措词,全然不顾阿爷孜孜熏导的礼仪教育···午间煮饭和饮用大家还得全靠这条流水呢!

小溪增添了不少童年快乐的印记。现在,流出来的都是虾塘排泄的污水···

阿叔需要撑着竹排到水中去操练他的铁耙功,中途捡了根长木棍作支撑。

我还是不紧不慢的跟在后头。

很多小螃蟹的洞口,没一点水的话是很难抓到它们的,不过抓到了也没多大用。

水退得真是够遥远的,搭起凉棚都望不见水的影子。

远处那个长条小方块就是饱含记忆的破水门了,次次去钓鱼都得经过。

今年海中的青苔还真是多,鱼难钓这是其中之一的原因,加上时不时来个大降温,每次一降温,没个把两个月,别想在浅海中钓鱼有个好收获,这是老一辈说过的了。

脚印很多,说明很多行海的人来过了。

还有很多死去的鲎,随处可见。

阿叔和老五在拉竹排入水,看着淤泥面上的密集的脚印,想再捡到什么宝贝,估计有点悬,来得太晚了。

阿叔已经撑排出去了,我们忙活自己的,那就是只管-行!

我捡到一只软珊瑚,里面藏有七只小小的龙虾,比小手指还小,玩几下就死翘翘了。

最精彩的就数这只黑章了,被老五用一只脚拇指塞在一个洞口作活塞运动,从另一边的洞口中顶出来的。章鱼晕陀陀的和着海水被顶出飞上半空,摔在地上半天都回不过神来。会行海的人会看洞,我没那个本事,只有参观的份。

这只黑章鱼,比市面上卖的黄色沙章鱼要值钱一些,据说是味道不一样···

我踩到了很多只鲎,捡了其中两只回家给小孩玩,结果我是瞎忙活,小女根本不屑一顾。

只对这碗粥兴致盎然,章鱼濑尿虾粥:

濑尿虾也是老五脚拇指的功劳。

本主题由 老战友曾 于 2014-2-19 17:43 添加图章 版主推荐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这伙食也太硬了点吧点评[attach]1438486[/attach]老鼠鱼也就是北方说的,硬菜?硬些没关系,牙不好也不要紧,牙医铺有很多。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6:20

很久以前

最精彩的就数这只黑章了俺还以为是只黑蜘蛛呢点评[attach]1438487[/attach]老鼠鱼回头看看,还真是有几分相似。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6:22

很久以前

浓浓的乡情温情的春节假期点评[attach]1438488[/attach]老鼠鱼感谢兄弟回帖支持,也许这就是乡情的魅力,春节大家都急着往家里赶。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7:05

很久以前

世界末日911 发表于 2014-2-19 16:11这伙食也太硬了点吧也就是北方说的,硬菜?硬些没关系,牙不好也不要紧,牙医铺有很多。点评[attach]1438489[/attach]世界末日911呵呵 就是伙食好的意思 那粥老有营养了 看着就馋了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6:22

很久以前

鱼乐无鸽 发表于 2014-2-19 16:13最精彩的就数这只黑章了俺还以为是只黑蜘蛛呢回头看看,还真是有几分相似。

很久以前

老鼠鱼 发表于 2014-2-19 16:20也就是北方说的,硬菜?硬些没关系,牙不好也不要紧,牙医铺有很多。呵呵 就是伙食好的意思 那粥老有营养了 看着就馋了点评[attach]1438490[/attach]老鼠鱼哦,我初次在电视剧中听到,“来两个硬菜!”我以为就是些肉菜主菜之类的一种叫法。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22:31

很久以前

很精彩,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写的好,很生动,也很自然,尤其是前面阿爷还福的那段,如果把“肥皂剧”“和谐”这些太时尚的词修改一下的话,会是很好的一段散文。点评[attach]1438491[/attach]老鼠鱼言之有理,感谢指正和支持。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7:09

很久以前

没体验过海边的生活,精彩,顶下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精彩。

很久以前

过年除了吃,还是吃!吃完这家吃那家,不去吃还不高兴点评[attach]1438492[/attach]老鼠鱼过完年,身材是否变得特别有营养了?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7:12

很久以前

俺听说过阉猪,头一次听说鸡也可阉。又长见识了。通篇乡情浓郁,叙述细腻,楼主辛苦了。点评[attach]1438493[/attach]老鼠鱼不是吧?阉鸡客曾经是我们这里的一大职业哦···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7:10

很久以前

退潮的海岸线,还有这么多宝贝,又慢步家乡的旧足迹,乡情啊

很久以前

幸运小飞飞 发表于 2014-2-19 16:18浓浓的乡情温情的春节假期感谢兄弟回帖支持,也许这就是乡情的魅力,春节大家都急着往家里赶。

很久以前

爱野 发表于 2014-2-19 16:49写的好,很生动,也很自然,尤其是前面阿爷还福的那段,如果把“肥皂剧”“和谐”这些太时尚的词修改一下的 ...言之有理,感谢指正和支持。

很久以前

渔樂四季 发表于 2014-2-19 17:05俺听说过阉猪,头一次听说鸡也可阉。又长见识了。通篇乡情浓郁,叙述细腻,楼主辛苦了。不是吧?阉鸡客曾经是我们这里的一大职业哦···点评[attach]1438494[/attach]渔樂四季俺在河南,没听说过。孤陋寡闻了。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4-2-19 17:14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