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太极弓2:鱼钩ABC、、、(只发原创)

5456452014-11-07 20:07:00

编者按:听闻钓鱼之家民间奇人挤挤、高手如云,无是少非,其乐融融。新人带着旧帖,特来打个窝占个位,报个到,不当之处,望众网友海涵。

鱼钩 A B C、、、

针对赌塘,实战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如何选择适当方法应对处理才是最终取胜之道?

一、用无倒刺钩钓鱼,有时断线,有时脱钩,不知何故,为防止老跑鱼,怎么办?

A、干脆先改用倒刺钩试试

B、无倒刺,但子线加一个号试试

C、其他不变,改用用软一点杆试试

D、在B、C基础上,提醒自己提杆轻一点。 ( )

分析:

A、跑鱼跟有无倒刺关系不是很大,反而有倒刺因刺痛鱼,剧烈挣扎,更易跑鱼。

B、子线加号是针对断脚线跑鱼而言,其弊端是线粗了,影响进、吃口。

C、应对断脚线问题,在不影响吃口情况下,换软点杆更好。

D、断脚线多半是在提杆一刹那,不注意而过重所致。

因此结合B、C,选D则为上策。

二、冬天钓鲫鱼,用何种钩较合适?

A、用小号伊豆钩

B、用5、6号袖钩

C、用3、4号白袖,不注重牌子或认为型号一样都差不多

D、用3、3.5、4号袖,但分牌子、粗细、强度及黑、白、金袖( )

分析:

A、伊豆钩虽强度可以但有点偏重,歪嘴易引起子线互搂。

B、用5、6号袖钩对冬天鲫鱼而言大了点,冬天鲫鱼张口不大。

C、都是3、4号袖,不同牌子,大小、重量相差甚远。

D、对照上面,应选D为佳。

三、调标时或买钩时,除牌子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A、调标只管达到设定的目数,不管钩是否过大、过小、过轻、过重。

B、买钩考虑钩型号大小,但未考虑粗细钩重。

C、买钩考虑大小轻重,特别注重性价比,经常买5元一盒(100个)的钩。

D、买钩考虑大小轻重,还要看钩柄长短、钩槽深浅、钩尖锋利与否及强度够不够,并意识到多钓一条,钩钱都赚回来了。( )

分析:

A、调标必须考虑钩大小轻重。同样调5目,用4号小矶钩与4号白袖有天壤之别,4号袖与5号袖也不同。

B、两个钩看似差不多大,钩重(通常看粗细)如有不同,调同样目数,吃铅则不同,标的反弹力不同,即便钓同样目数,因地面对钩饵的支撑力大小不同,子线的弯曲度不同,效果当然不一样。

C、仅考虑大小轻重还不够,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便宜的钩一般国产,易超标或生锈且强度不一定够。【并非丑化国产,有些方面技不如人应该承认】

D、长柄(合适非、塘鲺等有牙齿的鱼,不易磨断子线),用于竞技好卸鱼,但对进吃口稍有影响。钩槽深,易钩得牢。锋利,更易刺鱼,不易吐钩。

综上,D为最佳。

四、垂钓中子线和钩都无恙,但老是脱钩跑鱼,咋办?

A、遂断定是钩小了,立马换大点的钩,不重新调标

B、换大点钩,但重新调标

C、一切不变,先钓钝一点试试

D、一切不变,检查钩距是否过大,先钓灵点试试( )

分析:

A、跑鱼有多种可能性。通常并非钩小造成的。想想钓鲫鱼的小钩照样搞掂5、6斤草鱼。只要钩准、牢,是不易跑的,只有断线、钩拉直跑鱼。所以A判断极容易错。更要命的是换大钩改变了原来设定的调目,反而越来越糊涂了,不过偶尔也存在歪打正着(原来调目就不是最佳)。

B、换钩再调标,说明思路清晰,心里还记住调目多少的概念存在,有进步。

C、跑鱼真正的原因大多数是调钓不合适引起的,所以,首先要查明是否调钓问题是上策。

D、为何选D呢?前面提到钩中嘴是不易跑鱼的,因为既然脱钩跑鱼,证明子线的状态可以钩到鱼身,说明子线松弛或钩距过大。相反,如果子线处于绷紧状态下,很难钩到鱼身。也就是说,脱钩跑鱼原因多半是钓钝了。所以最佳答案选D。

五、断脚线(未用胶圈的),只剩一个钩时,如何换子线钩?

A、用手或牙齿用力把子线拉断随便扔掉

B、用剪刀剪掉随便扔掉。

C、用剪刀贴8子环剪掉,扔在水里

D、用剪刀贴8子环剪掉,摸摸保证8字环无残留,钩回收再利用 。( )

分析:

A、用手或牙齿用力拉子线,最容易伤主线包括伤手、口腔卫生等。

B、随便扔掉不环保。

C、不节约。

D、原线头留在8字环上,易导致新子线在此处断,线之间硬对硬摩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D最佳。

六、钩距如何选择?

A、除大头鱼外,不管钓何种鱼,都是2个钩距

B、钓草鱼钩距大点,其他2个钩距

C、钓非1.5钩距,其他2个钩距

D、钓鲫鱼2.5个钩距,钓非、草鱼1个钩。根据鱼口变换钩距,特殊情况钩距为10或采用上下钩但钩距为0。( )

分析:

ABC是大多数人惯常做法,有一定的道理,不再赘述。

其实,钩距并非是小细节,而大有研究的必要,较传统钓而言,台钓的奥秘恰恰就在钩距上,钩距不同,导致两饵以及子线在水底的状态不同。实际垂钓中,往往这一细节决定成败。记得曾经有位(竞技)大师级钓友在嘉禾4号搏杀塘钓斤装以上非(吃饵有点鬼精),有信号,但多半抓不准,他去上厕所,叫我换手,我也一样搞不掂。此时我仅仅动了钩距,立马中鱼。后来他回来继续钓,发现钩距不对(职业敏感性),问我是否动了钩距,我说是的。他二话没说,剪掉那副钩。我笑笑走人了。--------因为他是“大师”,呵呵。

本题之所以选D是我个人经验的积累。一句话,钩距选择要考虑鱼种吃饵习惯、饵料的比重、子线粗细柔软度,以及鱼当时的吃口命中率进行实时调整。

七、钩与子线、钩盒如何搭配?

A、无钩盒,子线对折后上方打个结,钩全部挂在泡沫板上

B、有钩盒,但长度不能挂50公分对折的钩,甚至有几副有颜色的子线钩(主线当子线用,因为强度大)

C、打开有一定长度的钩盒,里面都是整齐的小钩配细线,大钩配粗线

D、打开有一定长度、多层的钩盒,里面放有一排排钩是一样,但子线粗细不一样且注有标记( )

分析:

A、泡沫板挂钩易磨伤子线,同时易受阳光照射而老化子线、影响寿命。

B、子线长短对自身的柔软度以及钩饵在底的形态有影响,子线柔软度以及钩饵在水底的形态又决定进口难易程度。进口的难易度还必须与即使出信号挂钩,易进口但出不了信号,不行;易出信号但进不了口,也不行。子线长短因对象鱼以及钓法不同而不一样。因此子线长短皆备是必需的。

C、看似有道理,大线大钩,小线配小钩。但实战中,如遇到钩大小没问题,但断线需要增加子线强度(粗线),或吃口轻需要减小强度(细线)时,咋办?盒子里无钩可换,因为换大线配的是大钩,则钩重影响调目变了,整个线组都要动手术。

D、选D的人,证明意识到节省时间、无需调标这一环节,直接换一副钩相同但增号的子线即可,此乃明智之举。

太极, 如何, 影响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虽然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_@点评[attach]1413742[/attach]神潭太极弓不厉害。我是来玩的,发帖是希望引发大家对鱼钩等细节问题思考,别无他图。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15 10:09

很久以前

兄弟,什么时候出一篇调漂的帖子吧点评[attach]1413743[/attach]神潭太极弓曾经写过一篇“意念调标法”,未完整公布。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13 23:51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学习了

很久以前

没想到“吃前辈“也来了,欢迎欢迎点评[attach]1413744[/attach]神潭太极弓想找个清静、是非少、商业味淡点的论坛玩玩。不知深浅,打窝占位,进来就发个鱼钩帖,也许与日常粗犷型钓法的网友用钩观点存有差异,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本文关于“鱼钩选择”细节问题的良苦用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14 00:08

很久以前

醉美清风 发表于 2013-10-13 22:15兄弟,什么时候出一篇调漂的帖子吧曾经写过一篇“意念调标法”,未完整公布。点评[attach]1413745[/attach]北冰阳x网潜水两年多,至今未够权限看到前辈意念调漂法下半篇,希望在钓鱼之家论坛可以一睹前辈更多妙法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18 14:27

很久以前

河豚也是鱼 发表于 2013-10-13 23:40没想到“吃前辈“也来了,欢迎欢迎想找个清静、是非少、商业味淡点的论坛玩玩。不知深浅,打窝占位,进来就发个鱼钩帖,也许与日常粗犷型钓法的网友用钩观点存有差异,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本文关于“鱼钩选择”细节问题的良苦用心。点评[attach]1413746[/attach]罗冲四哥兄弟,有人就有江湖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20 14:10[attach]1413747[/attach]新渔佬我在另一个论坛看到你退出了,讲真,我也不是很喜欢那论坛,说之前满版说的,那论坛上的人城府很深..装得好像只有自己懂的样子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10-16 13:57

很久以前

有道理!学习一下

很久以前

吴哥,,,帖子写的太好了,,精辟,,

很久以前

----虽然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_@

很久以前

学习了,顶上一目

很久以前

又学习喽,多谢大师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吴老师分享,期待比赛那天分享更多经验

很久以前

欢迎不以大湿自居的大湿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