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然挥别2017。儿子高中陪读进入常态,忙里偷闲解毒也成常态。回望过去的一年,该是我玩得最疯狂的一年啦,台钓、传统钓、串钩、锚鱼都一一尝试过。不仅如此,还两番出海路亚钓,三次滩涂钓,可谓是十八般武器全使上,尽管鱼获一般。
这是我常出钓的私密自留地,板鲫不少,小鲫更多,可惜麦穗数量密集得吓人,能钓不钓得到目标鱼全凭运气。
2017继承2016传统,夏天继续在自留地玩过构树果钓鲫,钓半水绝无小鱼闹钩,上的都是鲫鳊,一条十来斤的草鱼毫不留情地没收了我脆弱的线组。
为了鲫妹,还被彩钢瓦割破了头皮,打了一针破抗
几年来,此塘承载了我满满的喜悦,满满的回忆,可悲催的是,2017年尾,此塘被抽水清塘,此情可待成追忆啦
这是另一处常去的斤塘,在无鱼可钓时去解解手瘾。此塘鲫鱼10元一斤,不算贵,经过我们一班钓友两三年的狂轰滥炸,原塘鱼已十不存一,最近一次钓的鱼基本上都是刚投放三四个月的成品鱼了。
2017常去的野钓点在如东苴镇,这一鲫一鲤最得我心,取“大鲫大鲤”之意。
冬日野钓我最喜红虫,并没有传闻中可怕,这种保存和挂钩的方法既简洁又安全。
冬天挂红虫的自制朝天钩与袖钩的奇怪组合,实践证明好用,大鲫大鲤都是它搞上来的。
2017夏,在钓友的怂恿下两番出海,垂钓于海门蛎蚜山海洋观测平台。第一次路亚收获三尾七星海鲈,第二次竟空军而归,海钓空军的风险确实高于淡水。
十月份和十一月份,三次海钓如东小洋口风景区风车下,专攻推沙鱼。
就是这货,贪得无厌,挂沙蚕必中,不用漂,直接一线一钩拖钓,竿稍抖动即提,稍迟往往深喉。清蒸的手艺还过得去吗
下滩涂时沿路捡的,海葵好飘逸。
最后的惊喜发生在在小洋口驾考点附近,本来准备专心钓鲫,却不想咸淡水中还有这货——鲻鱼。前后去过三次,第二次收获最丰,共得二十几尾鲻鱼,可惜忘了拍照留念,口感有些许土腥气,可纺锤形的体型拉起来手感太赞了。
当然,2017最开心的莫过于钓鱼的兄弟们常在一起聚聚了,钓钓鱼,喝喝酒,唠唠嗑。钓友兄弟们,大家来干了这一杯……
谢谢钓友观帖,祝诸位2018天天爆护,大鲫大鲤!
红虫放萝卜里这法子好用吗
大师啊!很赞!
可以啊,加点水不容易死,也可以红薯的
谢谢夸奖
大师,顶你上头条
谢谢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