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
钓鱼人写年终总结,就是晒鱼获,谈体会。我登陆“钓鱼人“平台半年来,己经发了20张帖子,其中有鱼获,也有不少悟道,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写一篇因钓鱼触发的一些感受吧!
双沟沉底:
在孩童时代,钓鱼这个概念和现在截然不同。
记得那个年月,沟沟坎坎,水塘、河流到处是水。那时候的水就像戏文里唱的”青盈盈的水,蓝莹莹的天”一样。大热天里,走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结伴而行的小伙们,总是书包一甩,裤衩子一脱,跳到水里洗个澡,真叫那个痛快。说是洗澡,不如说是戏水打闹,看到谁家沟边种的有黄瓜、西瓜、西红柿什么的,就顺手牵羊,坐地分”脏“。在水里玩耍时间长了,有时会被蚂鳖、蚂蝗吸着,蚂蝗的吸盘最厉害,只有用手用力拍打才能拽掉;有时还会被飞来的牛蝇盯上几口,钻心的疼。
村口有个大塘,集体共有,每年过年前家家都能分几条大鲢鱼。每逢天阴下雨,生产队不出工,可以看到三二个人坐在塘边作钓,”走,看钓鱼的啊!“不知谁喊了一声,小伙伴们一涌而上。一溜烟跑到塘边看热闹。
那时候的人钓技不行,再说思想觉悟特别高,集体的鱼不随便钓。钓竿一般使用的是几节竹竿套在一起的。出竿时一节一节地接,收竿时一节一节地卸,且速度很慢;鱼竿不长,约四五米,长者五六米。道线(没有子线)使用的是纳鞋子的线;漂子更简单了,选黍杆停子p两半;钓鱼钩使用的是纳鞋子的针,在煤油灯上烧烧,用钳子夹着弯曲成的;房前屋后背阴处、砖瓦下刨几根黑蚯蚓作钓饵,用现在的说法这算是腥味饵。香饵一般是用一个鸡蛋黄(土鸡生的,蛋青不用),加几滴小磨香油,活一坨面,搓成黄豆大小的球球,挂在钩尖上就可以作钓了。窝子就不用打了,因为人吃粮紧张,谁也舍得打窝子呀!
冒泡:
现如今,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在提高。钓鱼人也“鸟枪换炮“了,天空飞的无人机打窝器,水里游的电子摇控探鱼器。大到钓鱼船只、钓椅钓台,小到鱼钩鱼线和浮漂。更别说什么台钓竿、矶钓竿、筏钓竿、20多米的长炮等等“五马长枪“应有具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没制造的。外出作钓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开着车,带着装备说走就走,想钓几天就几天,连西周“钓鱼大神“姜子牙也望尘莫及啊!
每当打开手机,登陆“钓鱼人“,搜索附近的钓友,方园10多公里之内就上万人之多,真的不敢想象。据说全国钓鱼爱好者达到近数千万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队伍啊!每年为国家带来多少GDP增长没有统计,但是钓鱼却能拉动相关产业和大量人员就业,促进农业水产养殖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经济收入,意义非凡。
溜鱼:
我喜欢上钓鱼也就是最近二三年的事。常言道“井里没鱼市上看“,不入行市就不知行情。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钓鱼呢?我想大概有几种原因:
1,钓鱼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如今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整天忙于工作,学习,生活,应酬等,忙里偷闲,找个僻静的地方。“一竿扬起抛掉世间烦脑,两目下顿钓出生活乐趣“。记得电视剧巜中国远征军》中一个剧情,说的是时任太平洋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正在湖边钓鱼,旁边一个小孩问他,“老爷爷,您钓鱼怎么光有鱼竿没有线呢”?蒋介石语重心长地回答“压力大呀!我就是来解解压啊“!钓鱼不用鱼线,这种意境常人是无法理解的,但确实描写了剧中人物对时局的担忧内和表白。
2 ,钓鱼可以强身健体。生活水平越提高,健康的标准就越高。户外运动五彩缤纷,多种多样,人们不但追求外出旅游,度假,爬山,而且还在追求野外垂钓。节假日,礼拜天,开着车,带上装备,带上家人老小,来到河边,湖边,鱼塘边,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钓椅入位湖泊风光尽收眼底,鱼护入水开心快乐全在其中”。远离喧闹的城市,选择天然氧吧,关掉手机,晒晒太阳尽享天伦之乐。
3,可以体验成就感。钓鱼的精彩体现在“双钩沉底,两目下顿“,屏住呼吸、静等鱼儿上钩的那一刻。更加愉悦的是刺鱼一一溜鱼一一鱼竿弯弓,鱼线发出嗖嗖动听悦耳的“管弦“乐声,这是钓鱼人久违的声音,这是花多少钱也听不到的管、弦、鱼、水绝无仅有优美乐章。无论断线跑鱼还是收入护中,都是钓鱼人值得开心庆贺的事。
4,钓鱼可以充实精神生活。随着老龄化社会进展,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不愿在家无所事是,喝酒、聊天、打麻将三位一体的陋习正被日益被文明的户外运动逐步取代。人们正在追求积极向上,亲近自然,正能量的休闲娱乐!国人熟知的名将张学良,在台湾软禁期间给蒋介石送去一块表 ,意思是说“我己经被你软禁了很长时间,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没想到蒋介石回赠张学良一个鱼竿,意思是说“解禁日期未定 ,没事你可以去钓钓鱼啊“!可见钓鱼也是人打发孤独、寂寞的好办法。
5,钓鱼可以励志。钓鱼看似一个简单的事儿,如果没有平和乐观的心态,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没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钓鱼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哲言人人皆知 。其实“姜公“出身贪贫寒,年青的时候宰过牛卖过肉,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是八“姜公”人穷志不短,勤奋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平生最大爱好就是闲暇时钓钓鱼 ,直到72岁时,他在作钓时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后被封为“太师“。没有姜太公的钓鱼也就没有商朝的灭亡,也就没有周朝的兴起,历史不知又该怎样去写。
鱼获入护:
这几年涉钓以来,不仅仅是鱼获满满,而且感悟颇丰。诸如:钓鱼人的修养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与野外垂钓的关系;是不是该出台一部《钓鱼法》等等。哈哈!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但是做为钓鱼人这的确是我的切实感悟。
好文采!顶一目!!
顶两目
谢谢!献丑了
文不错才
赞大师的贴子图文并茂文武双全顶你上首页
谢谢你钓友!
谢谢!谢谢!
你写的更好,谢谢!
别客气
顶五目,
谢谢你了!
不上首页没道理
本贴被评为精华贴。谢谢钓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