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钓鱼界流传一个说法:节气当天不宜钓鱼(可能是受季节变换的影响)鱼不爱开口。不少钓友也经过自身的体会验证了这一说法,我自己也在夏季钓鱼时两次吃过这方面的苦头。
即便如此,又有几个钓鱼人能安心的在家过周末而不去钓鱼呢?尤其天气预报显示今天又是如此的好天气,就当验证一下吧
昨晚在家做好了准备工作:绑虫、磨刀片(手摇钻),今早送完孩子又饱饱的吃了早饭,直接驱车杀奔小清河!
穿好防寒服,拿上装备,套上冰爪(刚买的,昨天到货,很及时吧),上冰开干!
说到这,得给自己点个赞,虽然是第一次磨这种刀,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昨晚磨刀时忘记拍照了),钻眼儿唰唰的毫不费力(独自出钓,拍照不老方便的),比刚买时都好使
打好冰洞,挂虫下竿,坐下点根烟,心里想骂娘:这天气预报是越来越不靠谱了,以前好歹预报刮风还是挺准的,现在倒好,连这个也特么没准儿了,明明是西南风三四级,“妳”告诉我北风一级,我跟妳有仇吗?不管那么多了,既来之、则钓之!由于气温较低,选择钓三米水深,守了不到十分钟,有口了,可惜是小鱼儿闹钩,不知不觉的闹了一个多小时,一条也不条,琢磨着是不是该去稍浅处试试,如果还不行,那就肯定跟节气有关了!说换就换...
照片拍的不多,还是先上鱼获吧
换到水深两米处开钻蹲守,刚下好竿就有口了,浮漂微微上顶一毫米,提竿中鱼,手感不错,心里有点喜悦,二两鲫鱼一尾。之后还是边闹边上,前后一个半小时,钓了五条。
本来打算就到这儿吧,收竿回家,也快两点了。可是,突然发现风力减弱了,好现象啊,那就再玩会呗,客气啥呀
重新开洞!
依然是下竿就有口,,过程不赘述了,又钓了8条,有一条太小,放了!
这是我冰钓的子线,这种绑法延用了二十多年...
总结一下:今天虽然鱼获不多,但感觉不是节气的原因,因为体感较冷,最先钓深远了三米处,后来钓两米水深还是不错的,所以说,开始就选错地方了!以现在的季节来说,即便有时气温较低,但总体气温是回升的,大地回暖,水温肯定也会有所上升,尤其今早又是太阳高照,我到水边时已是九点半多了,真正开钓是十点,如果直接钓两米水深,最初的一个多小时肯定不会空军,那今天的鱼获应该能在20条以上,与前两次差不多。那也就是说,节气对钓鱼不会有什么影响,起码是冬季冰钓影响不大,不过,这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这是本人今天的体会,欢迎大家来喷
抢占一楼,提个问,子线坠铅,主线还坠不坠?
这线组??
不坠!
此坠法不用太费心探底,必定是一钩躺底,一钩离底,好办法,但不知老师傅野钓,湖泊,河流,等等,都是这种坠法么?明天我绑几个试试
只是冰钓用法,漂不出水,底钩触底!
还有一个好处,水底不平或有小障碍物时,鱼吃上钩
我都想在运河里也试试了
我用这个绑法冰钓,不受地域影响的,即便冰下是活水,只要水流不急...
早啊老师傅,我琢磨了一下,其他情况也可以用这种子线挂坠的方式,优点不提了,缺点是两个钩传导的信号受影响了,一个较灵,一个较钝,举例,挂坠底钩上二两鱼应该信号相当明显,无坠上钩上二两鱼信号较弱了吧?反正我要邦点子线去试试了
节气变换对鱼儿觅食的影响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昨天在家附近的通惠河玩了一次。通惠河有一段是明水。上午打完窝子后,用红虫,面食,肉夹馍,手竿,海杆都试了一遍,没口。边上的钓友也是没口。收杆回家。下午再次回到钓点,几个钓友们还是一口没见。只见水里鱼星不断,你即便再怎么抛竿也是不吃食。这时心里相信了节气变换对鱼儿的影响。一会儿有个朋友过来,问这口咋样?又说对岸的用大炮定点钓,鲫鱼上的不错,我就糊度了,这是为什么呢?请朋友们指点迷津。另外听说这两天有人放了一万斤鲫鱼,大家可来试试。
不,上钩信号更灵敏,这个绑法最大的缺点就是闹小鱼时很心烦,信号过滤不掉
试试吧,我是主线打个环,与子线互穿,放弃八字环
……小鱼
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同一天我周围的人大多数是空军
向高手致敬!
理论上看不用扯动铅坠,上钩应该比下钩灵敏,适合冬天口轻,下面铅坠有效应付走水,学习了另外请教大师,漂怎么调的,调平水钓平水嘛?有什么调漂的见解请分享分享
调平水钓水下,水面结冰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