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钓鱼野钓为多,以渔获看水平,渔获越多水平越高。近几年来,能钓鱼的野河道越来越少,一是因为承包养殖,二是因为水质污染或者淤泥沉积。
一,钓点
野钓越来越少,不花钱的地方,甚至都没有坐下来的信心。
野钓,收费的不准钓鲢鳙的地方,收费的洗澡鱼塘,可以做一个总结。
野钓,不收费的地方,我近几年里只有苕溪。苕溪的大鱼对我来说是碰运气居多,不是我的主要目标。逆鱼鱼汛一年一次,往往是春夏之交到夏季的6-7月间,逆鱼嘴小,吞食不易,需要小钩细线抓接口打频率。冬春之际还有旁皮等杂鱼可钓,照例小钩细线打频率。苕溪里饵料不是很重要,化4化6足矣。苕溪里鲢鳙来的时候,7.2或8.1长竿改的前打锚钩锚鱼的人很多,往往是重窝,因为窝子打的远,鱼群若来也大都被吸引到很外面,4.5的手竿就不可能钓好了。倘若石矿关停砂石船消失,那么苕溪还是个不错的地方。
不准钓鲢鳙的地方,主人只养鲢鳙鳊鱼草鱼等容易捕捞的鱼种,对于钓鱼人钓些鲫鱼或者小杂鱼等,按密度的多少或者主人的心态,收费30-50-80不等。往往因为水面宽广捕捞不尽,有些鲫鱼能够长的较大,但杂鱼也较多,除了要避免鲢鳙闹窝,还要吸引鲫鱼进来,还要干掉一堆吵闹的小杂鱼,不胜繁杂。
收费的洗澡塘,有些是收来的翻塘鱼,有些是市场上采购的养殖鲫鱼。收费不一。比较起来我喜欢翻塘鱼,本地抓鱼的往往是养一年到冬天抓,所以冬天里原塘鱼翻塘的较多,总的来说鱼体型小一些不到商品鱼的规格,但烧了吃的味道还是不错的。而且本地的翻塘鱼只是经历了一次捕捞投放的过程,生存的环境和气候并没有改变,所以除了鳞片有些擦伤外,改开口的时候,还是会开口。而且相对来说,也都是生口鱼,往往会有错过一口再来一口的动作。市场采购的养殖鲫鱼,环境和气候都有了极大变化,从一个增氧泵下的拥挤环境到陌生的水域,各项条件合适的,往往放下去就会开口,或者适应适应2-3个小时以后开口。各项条件中有一项或者几项不合适的,那么这些鱼就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可能要过一天两天才会开口。
相对来说,容易钓的地方是斤塘还有养殖塘。投食区或者经常有人钓鱼的地方,都是好位置。如果水域面积很大,那么吃蛋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二,饵料
饵料重点包括味型、粗细、比重、状态、添加剂。
味型分腥、香、本味。钓小鱼腥、细、轻、残留少;钓大鱼冬季偏腥偏浓,夏季偏香或偏本味,有粗颗粒才能拉出较大的饵团,淤泥多的比重宜轻,淤泥少的地方影响则不大。
现在我钓翻塘鱼饵料:(1)化绍新钢弹1#1包100ml+藻元素70ml+化4 30ml,水比1:1 。竖拉大饵可以有莲子大小,斜拉小饵可有黄豆大小,残留较少。(2)藻元素100ml+化4化6 60ml+拉丝粉20ml+化氏5号20ml,水比1:1,残留较多,适合鱼情较慢或针对体型较大的鲫鱼时等口放口。
冬季温度低,打饵的手法有些讲究:干饵混合均匀,水加好立刻搅拌均匀吸水,搅拌程度以饵料均匀润湿即可。静置5分钟以上,此时可以出竿上线组调漂等等准备工作做好,五分钟后打饵以同一方向搅拌,双手合拢成团,开始20-30竿搓饵,半分钟一竿约15分钟后拉饵,拉不出或拉不好再打饵2-3-4下,搓饵10竿,再拉饵,能拉出漂亮的饵团后,就可以钓了。
洗澡鱼塘我现在很少玩,尤其是市场采购的鲫鱼,我玩不好,除非有人出钱请我去,不然不愿坐下去玩。新开塘倒是常常去凑热闹,总的来说,洗澡鱼塘位置第一重要,鱼群并不是平均分布在水底的每一平方米,而且鲫鱼的活动范围不大,所以狂拉的位置就是下面有鱼,没口的位置就是碰运气抓一个打酱油的。出了100块钱,坐下来1-2小时情况不妙的话,还是赶紧换位置。如果钓场里钓鱼人不多,可以多打两个窝,到时间不行再换地方。
冬季宜浓,夏季宜淡。小药或者添加剂一次只用1种。
三,浮漂
台钓鲫鱼的浮漂,四个原则:贵的比便宜的好,真品比仿制品好,名气大的比杂牌的好,用熟悉的比没用过的好。浮漂的好坏和钓鱼人水平的高下,在竞技池或者密度高的地方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不能说用杂牌差漂比别人钓的多,浮漂好坏都是浮云。
好的浮漂,使用中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早晚温差或者下水时间长短而出现很大的变化,不会因此出现自己看不懂的情况。
100以上的浮漂,长脚长尾枣核型的,四季都基本上可以用到。使用中要有意识地寻找稳定的中鱼漂相,只要鱼肯来吃饵,就一定有那个最佳点。
四,鱼竿和线组
好鱼竿更护线。意思是好鱼竿能够使用更细的线组,在同样的吃口情况下,线组越细阻力越小,鱼更容易吸入。在冬季的某些情况下区别很大,用0.4或0.6的子线吃口轻乱,换0.2或0.3的子线就立刻明显。起竿刺鱼中鱼时鱼竿自身的形变减少秒切的情况,回鱼时竿身依靠自身的弹性来化解鱼挣扎摆动的瞬间拉力。
五,基本功
饵料,能用不同的配方调配出一款拉饵。
浮漂,能够根据当天的浮漂动作进行调整,寻找最佳点。
抛竿落点一致性。
抛竿的频率。
眼不离漂手不离竿。
钓鱼只为开心一下。与大家共勉。
知识太深奥了,我看不太懂
呵呵
不知所云
总结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