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钓友在正式发烧之前都有一定的垂钓经历,或在公园里用1米长的扫帚苗子钓五毛钱一条的观赏鱼,或小时候偷了缝衣针弯了鱼钩钓沙里趴,或着跟着钓鱼的朋友一起去钓过,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后来会如此的痴迷。驱动自己踏上这条路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或看到了一次别人爆护的场面,或偶尔跟朋友钓鱼的时候自己竟然钓了一条大鱼,或仅仅想找个方式摆脱目前的困境一个人静一静。开始想我是否也能享受这样的假日,享受这样的生活。想象着一个人一根杆一根线静静坐在水边的感觉,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钻研一下“垂钓”。
至少要有一根鱼竿
各种品牌型号林林总总,自己肯定会感慨于这个世界的博大和自己囊中的羞涩。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抉择,自己想了一下,准备首先购买一些入门的装备,将来钓技提高之后再换更好的。虽然是入门但也是不少东西。算账的时候才发现那些几毛钱一包的太空豆累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把双脚踏上了这条发烧“不归路”。
要配齐所有长度,最起码3米6到6米3,还得至少有三四根海杆
在自己用新买的鱼竿钓了几次鱼以后,发现要钓的好,远不是有根鱼竿就行那么简单。看看身边的钓友,出门就是长枪短炮。恍然大误,原来如此。这是自己发烧历程中又一次飞跃(发烧温度的攀升)——-知道在不同场合,不同的对象鱼要使用不同的鱼竿了,虽然现在看到的只是这一项。就开始挖空心思要“凑”齐所有“常用”的长度。不幸的是当自己在开始买渔具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刚刚“放完血”的自己更加苦恼于资金的不足。可配齐长、中、短的迫切愿望是那么的强烈以至使自己盯上了“便宜”的短节杆,还有一个塑料齿轮的线轮。这些短节杆使自己用有限的资金完成计划。自己甚至为找到了这些便宜货感到洋洋得意。
随着钓鱼水平生活的提高开始接触一些更细节的东西。偶尔试了试钓友的杆子自己才知道,自己那根4米5的杆子简直就是根面条。现在也知道了“调性”是怎么回事,越来越注意自己的杆子配重是不是合理、中鱼是不是有手感、溜鱼的时候腰力怎么样......总是钓到一条鱼就举起杆子来看弯曲的程度。开始意识到刚开始买鱼竿时只考虑价格可能是最不成熟的行为。虽然自己的杆子一样能上鱼,可总觉得它在提杆的时候慢半拍;跑鱼可能是因为鱼太大或者没吃死,甚至是鱼今天的心情不好,但自己还是越来越不满足那些“低素质”的鱼竿了。
这次确实比原来成熟了,学会了在买鱼竿之前先找齐所有的资料,反复对比各项参数。还是由于资金的原因,自己不得不考虑性能价格比。虽然开始你仍然觉着没有必要买几百上千一根的鱼竿去追求那轻几十克的手感,但对比了很多鱼竿资料后来慢慢发现分了很多调性的“专业”
鱼竿和那些“业余”鱼竿的差别不仅仅是几十克的重量,而是整个使用过程中手感和心理上的不可比性。这一点在鱼竿的价格上充分体现了出来。换句话说自己觉着现在只有这种鱼竿才能满足“坐钓箱的专业人士”这么高级别的需要。
“鲫杆鲤杆,从软到硬,从长到短”的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着实下了我一跳,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前面的几千块的投入只是一个零头!这远远超出了我的心理底线。况且这钱不是一下能赚的来的......
然而自己现在“中毒”已经太深,开始每天晚上睡觉都梦到那几根鱼竿。经常在陪家人逛街的时候跑到渔具店,“爬在柜台上痴痴地看货架上的‘梦中情人’直到口水流出来。终于无法承受这一番痛苦折磨,痛下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买。首先想到的是把自己原来的渔具出手。可到了这时候才知道自己悉心爱护下的足有九五成新的鱼竿除了送人和改成抄网柄根本没有别的出路。终于明白了“鸡肋”的确切含义。
当自己终于把“梦中情人”拿到手上以后自然是无比的欣喜,虽然欣喜中带有一丝心痛。试钓了几次斤塘之后感觉这些杆子果然不负众望,这使自己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可在以后的钓鱼中越来越发现在80%到90%的条件下这贵了几倍的杆子和原来的“低素质”杆子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毕竟平时野钓的时候上鱼的时候少,等鱼的时候多,鱼不吃的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手感,该跑鱼的时候鱼照样吃不死或者太大,甚至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怕杆子断掉,故意拔河让鱼跑了......特别是当自己的“梦中情人”在石头上划了一下或者不小心踩了一脚的时候,你甚至开始怀念起你原来那套便宜耐用的装备来了。
浮漂!这才是致胜的法宝!
毕竟在家看网站时间要远远多于自己扛钓箱满处跑的时间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看论坛和各种技术文章时突然发现了一点:浮漂才是致胜的法宝。终于明白了自己和旁边钓位上的人用一样的饵自己为什么干不过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只能要么钓白条要么钓鲤鱼,为什么鲫鱼是那么的少……
铺天盖地的关于调漂的文章彻底把自己摧毁了。自己发现前面花了那么多的钱,根本就没有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原来一直以为所谓调漂只是竞技钓的选手才需要。野钓的路数一直都是入门的时候的调平水钓2目,甚至就是铅坠到底。
再对比一下自己买的那些漂的价格。没有一只超过30元的。最喜欢的是一只10元的漂。越想越觉得自己好象又犯了个错误。
一套高质量的浮漂,真的需要了。
巴尔沙,芦苇,孔雀翎;硬尾,软尾;长身,短身;长脚,短脚;打行程,打底,打浮……
在打断了N只昂贵的浮漂之后自己提杆的动作有了真正专业的模样;学会了抓一小口;学会了抓一黑格;晚上一闭眼就是浮漂一顿…
钓箱!要用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
再添一个钓箱的想法此时又滋生出来了。说服自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
1、携带东西更方便,还可以放冷饮;
2、坐在上面钓鱼更舒服;
3、钓到鱼可以放在钓箱里。
试图用这三个理由说服自己但又不愿意深究这三个理由是否成立。因为心底深处真正的想法是感觉自己已经比较专业了,或者试图在别人眼里显得更加专业。可能在自己第一次买渔具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破箱子有什么用处,或者当时确实财政吃紧,总之,认为只有再买一个钓箱才能配齐你的“专业装备”,而如果一直坐这个破马扎的话肯定会妨碍自己钓技的提高。
经过长时间的紧衣缩食,终于又实现了自己的这个愿望。不仅是钓箱,还有钓箱的配件,拉饵盘杆架伞架等等。有伞架了还得买把伞。算了算又是不小的开支。坐在钓箱上自己终于有了点“专业”的自我感觉,特别是跟钓友们一起去钓鱼的时候。左右两套杆架一长一短,再也不怕渔具店的老板笑你了,因为自己每次去逛他都问你,现在同时用几根杆了。可是新鲜感一过,才发现:
1、携带东西是方便了,可携带装东西的钓箱实在是太笨重了;
2、坐在上面钓鱼确实有感觉,但是时间长了屁股会疼,还特意又花了几十块买了一个坐垫;
3、好象钓箱里只能放点鱼饵。因为自己没钓到那么多鱼。
4、慢慢的又只用一根杆了,因为发现有鱼的时候一根杆都忙不过来,没鱼的时候一根杆都是多余的。
购买的各种饵料及配件
各种从民间钓鱼高手及网络上寻求的各种药酒配方泡制的药酒及窝料
虽然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痛苦,但走到现在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痛苦:拥有这么多装备的自己每次出门钓鱼大包小包要累死,80%的装备都用不上但还是每次坚持带着……
终于受一些民间大师的启发,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弃繁就简。
说干就干!自己打量了那些装备,钓箱是不能带的;能睡车睡车,太冷找个30元一天的小旅馆也要舒服很多,还有热水澡洗。简化装备,一切为了回归钓鱼的乐趣......
短节杆终于重见天日了。
自己终于回到钓鱼的乐趣中来了。
没有列出的但使自己猛掏银子的还有:
几大箱的饵料。
汽油。
过路费,
等等等等
自己现在可以算过来人了,但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
静下心来想一想,算一算,自己在钓鱼上的花费可能是家除了住房及基本生活以外最大的花费了。虽然自己在尽量克制自己的预算,可结果还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了自己家人的生活。自己或许应该反省一下自从有了这爱好以后,对家人的关爱是否少了许多?或许自己现在仍然无怨无悔,愿自己能更加理智些,认清装备的作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享受钓鱼给我带来的快乐!祝钓友们:开心每一天!
大师总结到位
这么好的帖子,点赞的人呢,帖子经典 务实
给力啊,太经典了,钓友们不点赞都可惜了。
哈哈
每个钓鱼人应该都差不多吧!
楼主你这帖子也把我的全部经历表达出来了,不过我最贵的竿子也就300+大洋,可数量不少 竿子3.6-6.3共8条,浮漂10支,鱼线10来盘,饵料现在还有20多包,还有其他7788的,每次出钓也大包小袋的。说多都是泪了,就是不想要钓箱了。
精辟!心理历程啊。
半年前在哪里看过这帖子,一字不漏捡现成
钓鱼人的辛酸历程!
说出了每位钓鱼人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