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平水是双钩躺底。上钩挂重饵找底浮漂没有浮力让上钩悬浮。就像初步重铅找底。铅皮座加重铅。只有铅皮座到底浮漂才会露出目数。就好比。一支1克吃铅的漂。我重2克的饵。挂上钩找底。你觉得上钩还可以悬浮?上钩必到底。浮漂才可以露出目数。
假设平水状态。减去钩重4目。露出水面4目。是不是说我要用8目的饵才可以触底?水里有一定的平衡的。只要打破平衡浮漂就会一直下沉。直到钩子触底。抵消饵重。浮漂停止下沉。打破这个平衡只需要5目的饵。因为不管钩重多少。你的浮漂浮力只有4目。遇见5目的饵就会下沉。只有到底饵重抵消。浮漂停止下沉
剪铅会沉?新手也知道浮漂越剪越高吧。
小凤仙的漂感觉吃铅少
呵呵,笔误加铅
这就是误区,钩重越重,上钩的饵就需要越重才能把下钩压倒,当然饵重也影响水下状态,但饵轻时钩重比饵重显得更重要
这就是你不理解的地方,打个比方,你带钩调平水,不挂饵上推浮漂露半目此时是下钩触底还是铅坠触底?你再不带钩调平水,上推浮漂露半目此时才是铅坠触底
大师为何调两目钓两目,黑漂多而不是顶漂多?饵料用的化四+大板鲫+新四季。
这个你说的没错,可你说的这个建立在单钩基础上,现在说的是双钩里的上钩触底,比如带双钩调平水,下钩挂单饵(上钩下钩一样),此时浮漂下沉,当下钩饵触底浮漂停止下沉,上推浮漂回到平水,此时钓组不变钩饵水下状态不变,下钩的饵被地面完全承载=空钩下钩轻擦底上钩悬,上钩是离底的
黑漂多跟调几钓几没关系,跟你的钩饵状态和露出水面的目数多少有关系,水下钩饵比较钝第一吃口的下顿看不到就会送漂多一些(鲫鱼),水面上的钓目少,鱼的吸力大一个2目以上的下顿就黑漂了,如果钓8目,2目下顿的口就不能黑漂了,只有等鱼吃牢后游走才能黑漂,下顿多顶漂少说明调钓得当
这就是大家认为是钓的钝,其实并不一定钝、认为钓的灵,其实并不一定灵!原因是忽略了钩重、饵重与漂目的关系…
这就是说的灵钝看的不是调几钓几,而是看钩饵水下状态,同样的调目钓目却因为不同的钩重饵重而得到是不同的灵钝,同样的调2钓4,你的是可能是一钩趟底一钩触底,我的可能是一钩触底一钩悬,别人的可能是八字环触底,那么谁的灵谁的钝,灵钝是相对的,看的是水下的钩饵状态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吧!理解了,调钓就有了依据,不再是盲目性的了!灵与钝才能随意掌控。
可是能有多少人能理解,你看看有多少人还在问调几钓几,你再看看又会有多少人还是在回答“野钓调平水钓1-2目,蚯蚓红虫调平水钓1-2目“ ,可是你想一下,当浮漂和钩子搭配不合理的时候,双钩重还不到1-2目,那么调平水钓1-2目会是什么状态?八字环触底=小跑铅,呵呵,希望能有更多人理解吧
你说的这样确实是上钩悬浮。可是只要上钩了一挂饵。就会下沉一个上下钩距的深度。假设原来是2目。钩距是3目。挂饵以后。浮漂就会在水下一目的地方。要在往上拉3目。到原来的钓目。这个时候上钩触底。
调平水都是铅皮座触底。
带钩调4目。钩重不是在调目里吗?假设挂钩是平水。剪4目的铅就浮起来4目。浮漂是剩余浮力就是4目。钩子已经算在里面了。在挂耳找底不需要考虑钩重只需要考虑饵重。原来是5目。挂钩后平水。然后剪4目铅。这个时候浮漂的浮力是9目?需要9目的饵才可以上钩触底?
调平水不存在一钩触底一钩悬浮。水里的线并没有支撑铅皮座的能力。只有铅皮座到底。浮漂才会停止下沉。因为这种方法比较钝。需要的饵比较轻。所以钓蚯蚓。红虫一般是调平水。你要是调高了。压不下去。这种方法的状态。就是铅皮座触底双钩躺底。钓目越高。铅皮座从轻触底变成躺底。越钝。
其实原理你都懂,你的理解就是没有把钩重算在浮漂的平衡里面,逆转不过来这个弯我咋说你也不会理解,我在举个例子你看看,无钩调平水,也就是不带钩调平水,上推浮漂显示1目,是不是表示铅坠触底,你再带钩调平水,上推浮漂显示1目是不是表示下钩触底,那么你带8目重的钩子调平水和你带1目重的钩子调平水能一样吗
你的这个解释是在想象中实现的(这句话没有恶意,你别介意,我说的是真心话),你再挂一个饵浮漂会下降但下降多少取决饵重,如果这个饵重小于钩重上钩不会到底,此时上推浮漂回到平水,下钩饵触底(也可能斜躺)上钩饵选,这是继续上推浮漂需要达到钩重减去饵重的目数,上钩饵才会触底,并不是上推钩距的目数,你是把重量(钩重饵重)和距离(钩距),来相加减了,在浮漂目数上涨的时候,铅坠和悬着的上钩饵是不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