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入门后,进一步探索它到底有哪些主要技术呢?笔者总结七年来的实践认为,动态调标技术、引鱼技术,饵料和添加剂应用是悬坠钓法需深入研讨的课题。近几年来,一种先进、科学、上鱼率极高的池塘、溪流中垂钓方法-长脑线悬坠钓法(俗称台湾钓法),风靡祖国大江南北。除全国性、各省市组织的竞钓赛场上选手们青一色采用"台钓"而夺冠外,连七、八十岁休闲钓的"老传统",也试着在野河浜"调四目、钓二目"寻找新感觉。
采用长脑线悬坠一整套台钓方法
采用长脑线悬坠一整套台钓方法,是钓鲫鱼很适宜的技法之一。在民间钓技中也有许多钓鲫的好方法。如短脑线配单钩、双钩、扁担钩,加上擦底坠(通过漂坠匹配,使坠与水底似粘不粘),反应也很灵敏。朝天钩配星漂,也称得上是钓技中的一绝。长竿短线所进行的“三戳”--戳孔、戳拱、戳茬,这都是行之有效……
一、动态调标技术:
台钓刚入门的钓手,常对浮标的调整技术有二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只要常握了调四钓二能够上鱼就自以为然了。二是认为钓鱼灵敏些总比迟钝好。
台钓浮标的讯号
台钓浮标的讯号 浮标稳定钓二目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典型的鱼讯,不管下顿幅度有多大,均应立即扬竿。此时如果中鱼,而且钩子钩在上嘴唇,表明浮标调整状态十分理想,可以持续钓下去。如果下顿不中鱼连续达到四五次,可能是:a、鱼小饵大,应挂小饵;b、浮标钓得太灵,把浮标往上推一目……
实践证明,长脑线悬坠钓法由于专用的超长立标把传统的沉坠悬离池底,从而使露于水面的浮标随着鱼情、水情等变化带来了变幻莫测的反应。台钓行家认为,浮标的调整均围绕着迟钝、灵敏进行。但迟、灵总要以一个基本值来对比,台钓设计时超长立标反应的"调四目、钓二目"就视为一个正常基本值,其它各种调整均都相对其进行。
浮标的调整及入门
先将鱼饵拌好,然后开始调标。 一:空钩半水不到底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发现浮标往下沉没,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切记,……
垂钓中,气象、水质、鱼情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上钩率,在复杂多变环境下使用台钓,要想多上鱼,动态调标很关键。现以钓鲫鱼(怎样钓鲫鱼)为例,介绍几种典型的动态调标。
台钓的特色
《台钓秘诀》中对“台钓”的特色归纳为: 1、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2、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折伞式靠背椅上,有舒适感。 3、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4、鱼饵上乘,诱鱼力……
江南地区初夏5月,黄梅季节及雷雨前的闷热天气,气压特别低,水中溶解氧大大减少,鲢鱼、鳊鱼、中上层鱼开始出现"浮头"。这时就连呼吸都感到困难的鱼儿摄食量势必锐减,即使来吃饵,也是"探"、"试"者有,吞食者少,在此情况下,正常的"调四钓二"已难见"顿感",极少上鱼。此时浮标调、钓应"调五目钓水平"或无风时"调六目钓一目",行话称调灵敏。要检验当时浮标调整是否适当,则要看在见标有"顿"感时能否连着上鱼。
浮标语言
1、降讯语言:(1)翻身过程延缓或加快;(2)翻身站立之后停顿延迟;(3)翻身站立之后浮标向上升起;(4)翻身站立停顿之后浮标下降过程中停顿、加速或向上升起。 2、浮标的鱼讯语言(即浮标翻身、站立、停顿、下降到位之后鱼来咬钩所产生的信号): (1)突然下顿;(2)黑标;(3)……
春季(春季钓鱼技巧)鱼儿产卵期前后和秋高气爽时节,是鲫鱼摄食旺季,有时正常"调四钓二"时,明见顿感咬钩,但空竿比例大。据实验观察,这是由于鱼儿吃食凶猛,其"吸食"时比通常情况下嘴与饵的距离要稍远,当钓者见标下顿一目时,实际饵还未吸入口中,故扬竿未中鱼。视动态,钓手应改"调三目、钓二目"或"调三目、钓三目",也称调迟钝、钓迟钝。但如果这时钓上的鱼,钩子又吸入太深,又表明过于"迟钝",按动态应改"调四钓三"。
春季钓鱼饵料配方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但是鱼儿的活动范围还是不大,若是想在野外钓到鲤鱼、鲫鱼,鱼饵的味道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香味,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用烤地瓜和酒泡小米来为鱼饵提香!酒泡小米其中要挑选颜色金黄金黄的小米,最好是新米,即当年产的,因为新米比陈米更容易散发香味!然后……
专供比赛和娱乐的职业鱼池,塘里放养的均是每公斤80余尾的小鲫鱼,钓手们称"片子鱼"。竞技钓赛中以尾数计分,要钓起已出水数十次,见过世面的"片子老滑鱼",按正常的调四钓二恐怕收获甚微。笔者为此进行了专项试验,再结合现场实钓,找到了一些缘由。原来大、小鲫鱼吃食动作不一样,50克以上的鱼摄食是吸的动作,而"小片子"吃食是向前啄。而钓手只看到浮标向下顿。故"调四钓二"时见短促有力下顿,但扬竿钓不上小鲫鱼也不难理解了。钓小鲫鱼"调迟钓灵"或"调迟钓迟"更有利。常用"调五钓四",有的甚至"调六钓七"才竿竿有鱼。
各种浮标用途
各种浮标用途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
二、竞钓中的引鱼技术
引鱼,也称诱鱼。鱼引不到位,诱不集中,要多上鱼,取得好成绩不可能。不打窝的规则对赛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鱼技术已成为一大研讨课题。
串钩打窝器
我的宻秘送给热爱钓鱼的朋犮们,祝大家能得到好的成绩
(一)窝引:钓赛规则不允许用工具等打窝,但不等于不能够诱窝。开赛时,如混养池视鱼头大小或密度,以钓挂法下足兵兵球大团饵以诱鱼汇集。若在每平方水面40余尾密度的职业池中竞赛,窝引的量有时指甲大的二粒就会超量而把鱼引乱。
酒泡小米打窝的优点
小米因为小,沉在水底,鱼吃起来很费事。就留鱼久。一时半会鱼是无法吃饱。所以就饵的频率也高。关健是泡小米的酒要醇要好。最少要泡二十四小时以上,越久越好。
(二)逗引:这里讲逗引,不是指传统钓中的逗引鱼咬钩,而是开始时,装钩施钓前几竿在见标有反应鱼快吞饵时,故意扬空竿,使钩上的粒饵散落。这样,只吃到雾化饵不过瘾的鱼见到此后落下的粒饵就吞吃。行家们称逗引的目的是把进窝的鱼"引凶"。
从传统钓到悬坠钓
昨天在赌塘钓了半天.只钓了一条半斤的鲫鱼.鱼吃饵的瞟像几乎看不出,而别的钓友瞟像很容易看出.细问是钓法不同_悬坠钓.知道但不会具体做法.回来学习了.
(三)鱼儿密度不到位--持续引。所谓引鱼密度到位,按台钓高手的概念,即在密度较高,气候、鱼情正常情况下,抛竿后,饵钩适度稳住,五秒钟内标应有摇摆,上下缓缓浮动、咬钩等信号反应,若钩饵落底一分钟后浮标还纹丝不动,说明鱼儿没有引到位。遇此,钓手应每分钟一竿不停持续向钓点投饵,饵粒稍可偏大些。笔者曾在潍坊一次全国邀请赛中,由于抽位差,前二个多小时未钓上鱼,坚持持续引,直到最后二十多分钟,引来一群鲤鱼(怎样钓鲤鱼)连续咬钩,获鱼5公斤多,跃居这一轮第二。
(四)鱼儿引得太多-暂停引。钓赛设在精养池和商业池中,一不小心就会把鱼引得太多,反而钓不上鱼。这时池中明显反应是:当抛竿后钩饵快到底时,池底突然浮起一片鱼星或窝区鱼星层层,但鱼不咬钩。浮标信号乱而多,上鱼少,这是饵料下得太多所为。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暂停投饵引鱼,只用稍硬些的饵装钩或上单钩垂钓。二是双钩装加粘饵在窝区外钓,暂停向窝区补饵。三是起竿停钓一会,让鱼群把窝中余饵吃掉大部分再钓。
台钓浮标的讯号
浮标稳定钓二目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典型的鱼讯,不管下顿幅度有多大,均应立即扬竿。此时如果中鱼,而且钩子钩在上嘴唇,表明浮标调整状态十分理想,可以持续钓下去。如果下顿不中鱼连续达到四五次,可能是:a、鱼小饵大,应挂小饵;b、浮标钓得太灵,把浮标往上推一目,变调四钓二为调四……
(五)钓大鱼,攻小鱼--大饵、小饵分别引。大、小鱼因消耗能量差异,平均进食量也不相同。据试验。一条二公斤的大鲤鱼,开食期二分钟内可进食0.1公斤。钓赛中要争总重量好名次,钓手开始时的窝引量应为钓鲫鱼量的5至10倍,且每竿装钩饵粒也要增大。如以尾数计成绩,战术上以钓小为主,引窝也要小。钓"片子鱼"装钩饵粒只能似绿豆般大为佳。
钓到大鱼怎样溜鱼
钓到大鱼是每个钓鱼人所期待的,但期待归期待,并不是每个人都每次已经做好了钓到大鱼的准备。 不管你有没有充分的准备,钓到大鱼后都不要急于一下子将其拖上岸。大多数上钩的大鱼都会逃窜,你要做的是让鱼始终在钓竿弹力作用下不断地游动,既不能硬性提拉以防断线,又不能让鱼静止不动以防它获得喘……
(六)低温、新塘钓--荤素、活饵结合引。初春及冬季(冬季钓鱼技巧),水温较低,用台钓法参赛,若引鱼技术掌握不好,往往比不上老传统上鱼多。原因是,新陈代谢缓慢期鱼类更需要补充少而精的高蛋白物质,对素饵粉料更少问津。此时窝引料中应加入些红虫、小活蚯蚓。钓赛规则允许时,钩装一粉、一虫效果更好。
如何使用红虫
红虫是分公母的,所以在使用红虫的时候要区别对待。 如果使用公虫,那就是用细长的鱼钩,这样保证挂上的红虫体态完整,不至于体态流出只剩一层皮。 如果使用母虫就用小钩如红袖之类,把红虫掺一些粘性饵料,如918等做成团状。当拉饵使用。这种方法适合钓大些的鲫鱼。而前者适合在密度大的小鱼……
新塘常指初次用粉饵钓赛池,由于鱼儿还不习惯吃粉类饵,故同样要按上述方法做窝、引钓。
三、饵料和添加剂的运用
鱼谚讲:"一方水养一方鱼,一方鱼吃一方食。"说明了鱼类的的摄食与其生长的环境关系密切,加上各种鱼本身食性不一,那么在同等级的钓手竞赛中,饵料和添加剂的运用更有必要作深入探索,其具体运用常围绕着以下几方面展开:
鱼的食性
钓鱼就是要知道鱼的食性,了解了它的习性,就掌握了先机。那都有那些规律的?在一天里早上和晚上鱼一般都在边上活动。中午则在深水区活动。(
(一)饵性对鱼口味。饵性指饵料的特性。台钓用的专用粉饵其饵性是针对每种鱼的基本食性配制的。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及南北方水质差异,喂养食料不同,仅靠"说明书"指点还是不够的。要努力了解当地喂鱼用饵,还应准备几种如特香细料、浓腥糊饵、清香粗料等多种对象鱼的偏食配方,以便及时能调整饵性,对鱼口味,提高上钩率。
自制鱼饵配方——也能钓大鱼你信吗
最近学习了一招自己研制鱼饵,一为自己的手艺,二为自己节约钱,如果朋友有兴趣也可以跟着学学。 买一个地瓜可以同米一起煮,至七分熟,然后弄成糊糊,与粗面粉一起如和面般搓,加几滴香油,放少许蜂蜜,然后搓好有弹性后放入冰箱,随用随取出。这个办法做出的鱼饵也能钓出别人钓不出的鱼来。不……
(二)软硬适鱼口感,钓饵软硬与咬钩率有着直接关系。在饵性对口前提下,柔软的饵粒入口舒适口感好,鱼吞食则凶,反之,硬粒饵装钩,即使在正常情况下,鱼吸入口也不会吞,要吸、吐数次而食之。
求钓鲫鱼钓饵方
无锡钓友可以告诉小弟几个钓鲫鱼的钓饵配方吗,最近大鱼不太爱吃钩,都是一些小鲫鱼闹钩,想求几个钓鲫鱼的配方,
(三)松散恰到好处。粉类饵料松散度调节好可以在边钓边"诱"的环节上发挥优势。老钓手都有体会,较松散的饵料,在入水到底的过程中不断化散,从水面到水底散落的粉粒能形成一个雾化区,起到不断引鱼汇集,续钓不停、越钓越多的效果。同一种饵料,泡制粘度太大,入水后5分钟越散越灵,有时过分松散易雾化的粉料会把鱼引向上层反而会降低上钩率,而在小鲫鱼池比赛恰到好处加粘的饵料才能连连上鱼。
(四)应时适当调味。在日本、香港等渔具商场里,可看到各类香精、调味料、添加剂,少说上百种;有针对荤食性鱼的鱼粉、虾粉、鳗粉;有调整鱼口味的果味、奶香香料;有调节粉饵用度的甘薯粉、粘粉,还有蛋黄素、氨基酸、白粉等添加剂。一位高等级的钓手犹如一名高级调味师,在竞赛场上能根据临场的鱼情、水质等应时适当地调味,则可大大提高渔获量。但是,任何添加料要注意只能根据鱼儿偏爱、嗜食等酌量添加,否则将事与愿违。
技术
害得我认真看贴,忘记要发帖。谢谢楼主搬运好东西。本人比较敢兴趣怎么高效做窝子。
谢谢分享.....
學習了,O(∩_∩)O謝謝
xuexi学习下
谢谢楼主搬运好东西。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贴,好长,差D训着佐!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客家人说:目珠都看花的!!不过还系学到了!!!!!!!!!!!!
学习了!谢谢分享
收藏此貼..........
不错不错。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