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台的钓具DIY栏目中看到钓友们的各种DIY作品,我觉得好有趣,尤其是看到有D漂的,觉得方法步骤很简单,刚好平台又有DIY作品评比活动,本人爱动脑动手,于是决定学着做漂来响应平台的活动,也想做一只属于自己的漂。话不多说, 往下看我的拙作之履。
首先看我的漂材,野生高粱杆,各种粗度都有,最粗1.1厘米,野生高粱杆成熟度好,杆直,中心絮状物紧实,浮力大,小时候钓鱼就剪一段来当浮漂使。有图有真相,来来来,挑几只典型型号的出来露面,家里还有好几大捆呢,排好队给大家打个招呼吧@
好吧,主角亮相了,接下来准备漂脚、漂尾、胶水、各种型号的打磨砂纸(300目、500目、800目、1000目、2000目、3000目、5000目)、底漆、面漆,还有漂尾的醒目漆,锋利的裁纸刀、铅笔、窄条透明胶带或者电胶布,还有给漂身塑形的线(没有买塑形器,是因本人觉得塑形器太固定化,不能随材料形状应变,线绳最好使)。接下来开始动手下料!
下料长度随个人喜好漂的形状和吃铅重量而定,我这种野高粱杆1厘米粗1厘米长刚好吃铅1克左右,很好计算。接下来从中间位置缠胶带定位切口位置,预想漂型纺锤型和枣核型。
展示一下划线切割细节,以开4瓣为例,其实开6瓣塑形的线条更流畅。
两头切口是错开的,小伙伴们注意到了吗?为什么要错开,请看后面的技术要领总结。接下来浮漂变形记开启啦,快往下看!
初见形状!五花大绑的我像不像蚕宝宝?就这样塑形两天,在暖气上放着塑形时间更短。接下来插上漂脚漂尾,抹上乳白胶,调节同心性,再五花大绑,自然风干24小时,绑漂塑形有技巧,见文末心得。
等到胶干再拆线、打磨。如下图所示:
先用300目的粗砂纸打磨掉多余的胶,将漂身表皮磨薄,在用800目和1000目再打磨一遍,使漂身更光滑。看看我打磨完变化大吧!再来一张打磨完的站立图:
接下来开始上底漆。
上好漆,直立插着晾干。角度问题拍出来的照片有点黑!快干吧!快干吧!快干吧!再急也要等个一天半天的,建议自然风干,不要用火烤或者电吹风吹,否则底漆易起泡(我猴急,小聪明失败过)。第二天下班回家,哈哈好了干了,于是开始打磨底漆,要先后用1000目和2000目的砂纸打磨两遍,要磨得薄一点,磨好后再上一层浅色一点的面漆。如下图:
看我变漂亮点了吧?!活儿细的,要求高的钓友可以多上几遍面漆,面漆要调得稀一点漂面才平滑。接下来还是同样的方式晾干,每遍漆要晾24小时以上吧,根据环境气温自由调整掌握。然后是给漂尾上醒目漆,先刷白色底漆,晾干后按事先设计的目数及漂尾的长度画不同颜色的目,一定要画好这只钓鱼人的眼睛眼睛哦,画得越好钓鱼越多!
到这时候基本就做成了!看看可不可以?可不可以?可不可以?可不可以?呵呵,下面再看看等待晾干期间我用坏掉浮漂的漂脚漂尾做的提高之作,仅仅展示一下图片啦!
最后来张合照
手工芦苇漂制作心得:
1 材料选择:自然成熟的老野生高粱杆,要圆要直不空心,同心度要好。一般结高粱籽很少的野生高粱杆最好,中心材料密度大、韧性好、浮力大,还不会压弯高粱杆,可利用的部分较长,能保证材料的圆度和同心度。
2 下料:根据预设浮漂的吃铅量选择下料长度,我这种野生高粱杆材质,1㎝粗的高粱杆1㎝长刚好吃铅1g左右。浮漂两端的切口要错开,见文中图片,切口对上了的话在塑形的过程中漂身易裂开,裂了就杯具了,前功尽弃。
3 塑形:漂身塑形是个技术活儿,用线缠绕塑形要掌握好力道,切割段的两端要大点劲勒绳子,中间段要刚好把切口绑成无缝连接,,劲大了线条不流畅,勒成葫芦了,劲小了接口缝隙太大,打磨完不好看。
4 打磨:建议做漂之前不要刮皮,塑形及上好漂脚漂尾后,等粘胶彻底干后再结合打磨形状适当磨薄漂身的芦苇皮,这样可以打磨出自己想要的形状,还可增加漂身的强度和韧性,不易折断漂身,不易爆顶。
5 测试:后期会有关于本手工芦苇漂特性优劣的各种测试贴、试水试钓贴发布,好期待她的强大功能表现
最后祝我们的钓鱼人平台人气越来越火爆,祝小编及各位钓友新年大鲫大鲤!出钓爆护!下次再见
没有用车床?
斗斗吧
没有用?
都是手搞的
我的神啊。。。。
有点不堪入目哈再丑也是自己的娃
以后慢慢提高
我觉得你现在不适合说话
佩服你的写作能力
其实我写作很差,就是自己怎么做得就怎么写,不会润色,凭着兴趣,你也会写得很轻松!
做得不如您的好,我这纯属自娱自乐,全手捏的,没有专用工具,请谅解!
做得不如您的好,我这纯属自娱自乐,全手捏的,没有专用工具,请谅解!文中方法步骤有错误的地方请批评指正,以免误导其他爱好者。
这材料的粗长能计算出吃铅量,怎么算能讲解讲解吗?
用刻度铅试,品种不同漂材密度是不一样的
支持一下再练刀功。
谢谢,我会努力的!
多做多练自然就会做得好,不过有人指导就更好
只要买个8.9十块的夹沙纸的大磨平台就足够了,修整切割出的边很有用
谢谢!多谢指导!
高粱杆怎么变芦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