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鱼
丁公又名花身鸡鱼
学名Therapon jarbua (或 Terapon jarbua),
英名Crescent-banded grunter 或Thornfish,属于科或鸡鱼科 (Teraponidae)。其体长可达25公分,系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沿海特别是在河口及港湾地区之浅水域至水深20~30公来以深之沙泥底栖鱼种。其稚鱼常出现在海面或海边,或侵入河口,成群在水边觅食。此种本省俗称花身仔或斑广仔 (基隆) 之鱼类,为本省产5~6种鸡鱼科鱼种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之一种。其外型特征为背鳍硬棘及软条间有深刻,背鳍棘部有一大型黑斑,尾鳍上下有斜走之黑色条纹,体侧有3条成弓状之黑色纵带。此种鱼由于泳速快,故大部份均靠手钓、延绳钓或流刺网所捕获,体长达18~20公分者,每台斤约在新台币200元以上。为本省沿岸渔业中重要经济鱼种之一,年产量及产值排名约第廿几名。
花身鸡鱼由于价格昂贵,又是广温、广盐性鱼类,存活率高,容易饲养,目前不但天然鱼苗产量多 (价格低,每尾仅1~2角),且已可人工繁殖,故应有养殖发展潜力。然而由于其成长在10公分以上后即成长缓慢,且因运动力强使其摄饵量甚大,故在不符经济成本效益之情形下,此种鱼在民间的养殖业尚无法普及。花身鸡鱼在台湾约在4-6月水温23~26℃时产卵。受精卵为浮性卵,1~2天孵化,孵化为仔鱼后约2-3天变态为稚鱼,开始向岸边洄游,性喜河口、沙地及温暖的水域;半年后即可成长到10公分即移栖外海,至14-15公分开始成熟。花身鸡鱼为先雌后雄,有性转变之鱼类。亲鱼会洄游至20-30公尺以上较深的海域产卵,抱卵数每尾约15,000粒,一年可产卵两次。
花身鸡鱼为肉食性鱼类,小于2公分之鱼苗以浮游性桡足类及端脚类为食,尔后随体型成长变为底栖性鱼类后,改以虾、蟹、软体动物或仔稚鱼之鱼苗为食。由于河口及红树林区营养丰富,故花身鸡鱼以分布在河口附近最多。
钓点:福建诏安-沙滩
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2点
鱼获:小丁公鱼70-80条
上风景图
上三飞图
上双飞图
运动量很大,总鱼获没拍,钓累了休息。
漂亮。。。。。。
还有三飞图片哦。。。。
谢谢分享!!!!
我们这的土话叫“斑猪”
好靓的海滩,不错的鱼,羡慕
谢谢分享!!!!
好牛X。。。。。
这么漂亮的鱼鱼钓回去放鱼缸里养
串钩,真漂亮呀。。。。
希望有机会到海边钓钓鱼
海钓啊、好羡慕、、、、
没试过海钓,有空试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