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19:26
干河桥
蚯蚓
鲫鱼
从本贴起开始介绍我的野钓经验,都是干货,尽可拿去实践,不用谢,请叫我雷锋。
首先介绍怎样选钓窝
1、有水草处,不论是水下草还是水上草均可,很好理解,鱼有藏身之所,有食物可觅,有水草呼出的氧气融入。草密,钓稀处,草稀,钓密处。大面积水草,总有草洞、水道,水道也就是鱼道,鱼不会闷着头往密处钻,正如人不会往荆棘丛钻一样。钓到鱼就不同,鱼往水草里钻,想借助水草脱钩。
2、高大的芦苇丛、树丛处。由于流水的作用总有泥土被冲刷成洞成暗沟暗道,这也是鱼藏身的绝佳之地。特别是被冲刷出的纵横交错的树根更好,鱼窝啊。别忘了小时侯用竹篮子在小河沟捉鱼的情景。
3、枯树枝、烂树桩、乱石堆、堤坝处,特别是长有茂密植物的土坎,早被流水和鱼虾掏空,根须裸露,特别好藏身。小时侯在一石坝石洞中掏出过数条大鲫。当然现在环境不比过去。
4、凸处、凹处。凸处是鱼游必经之地,凹处是鱼游动觅食休息之所,因此历为钓友所选。
5、村庄淘米洗菜处、养家禽生畜处、垃圾堆处,很好理解,食物丰富。但如果垃圾堆处水质太差,渔获就要考虑能不能吃了,钓了玩玩解解瘾可以。
6、宽河道、窄水道,宽河道或大面积水域可参考上述几点。这里重点说说窄水道,特别是窄到只有米多、几十公分的水道,上下又连接宽水面(与窄相对应,可能也才一二米,面积几平米),两边长满高大水草,更是鱼道,可钓两头。如有枯枝横斜又阻起一片漂浮物,此为最佳钓点。当然可以人为去做一个。个人认为下水比上水好,因此可在下水近出口处人为做一处漂浮区,不宜大,宜小,一两根芦苇干,几十片芦苇叶足矣。
7、进水口、出水口,食物多,氧气足,且鱼特别是鲫鱼有争上游的习性,不可放过。
8、以上为暂时所想到和实战过的,所谓钓鱼有法,但无定法,每一位钓友都有自己的一套选窝理论,说得不对、不足的地方,还望各位钓友海涵、指正。
所谒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祝各位钓友纵横江湖,天天爆护。
下面是今天的渔获,都是小鲫,见笑了,但说半天空理论,总得有点实在的东西不是。况且钟情于野钓江湖的钓友,更多钓的是心境,在于鱼,在于渔,更在于娱,否则干脆窝在家里看电视,打麻将,岂不爽哉!何消忍舟车劳顿、饥渴交加、霜雪之寒、雨淋日晒之苦呢?
野鲫,长这么大都有一两年,生长缓慢,渔民多养草鲤,间杂鲫鱼,少有专养鲫鱼者,更何况大河上下、祖国南北均有此君身影,一年四季可钓,更是诸多钓友冬季解瘾之佳品。
为鲫鱼的牺牲精神甘于奉献的节操点赞!!!
此前所写《在云南,只要河不干,永远不封竿……》好像发了四贴,发来发去,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钓友可能都看腻了,连自己都懒得发了,更有热心钓友一再指出,再此说一声谢谢!以后看情况再说吧。
突然想到一点,用钩的问题。有的钓友可能认为上述所说刮钩刮线,但一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去钓鱼超过四百次(离家近走路不超十分钟路程,一天可能三趟,早上钓钓回家吃早饭,,午后钓钓回家吃晚饭,饭后消食再来甩几竿,一位朴素可爱的农村老头)的钓友说过:“钓鱼就玩这点刮气,不刮的地方钓不着鱼。”
问题来了,怎样用钩:个人认为用单钩,双钩更易绕线缠草;子线宜短不宜长,长了更易缠绕杂草,且短子线鱼口更清晰,子线长不超十五厘米,传统钓直线拴钩一样钓;钓到鱼尽快拉出水面,不要让鱼有穿草棵的机会,一旦钻入,鱼跑不说,可能还要废线组,并且惊了窝子,半天不上鱼。
啰 哩八嗦写了些人人知道的东西,还要耽误你时间、费你流量,对不起了哈,谢谢读完。
抢地主。
顶一个!
辛苦了码这么多字。
坐稳了送你上首页
谢谢,云南的弟兄们顶起。
谢谢。
老弟文笔不错,钓有心得,值得一看。
是的,整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又修改,确是不易。
谢谢观贴。
谢谢各位钓友的点赞,谢谢钓鱼人客服的点赞。
不错,长知识了,收藏!
给敢么给个地扯
宣威板桥收费站处总站驾校对面芦苇湿起。
感谢老铁分享作钓经验,广大钓友又有福啦!我们首页见!!!!!
谢谢,钓鱼人的认同是我们广大钓友发贴的一大动力。
谢谢
不错,很好。
谢谢。
永不封杆,对
这要顶起来,干货啊,我今天又飞回来了看来还是要长杆短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