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论:关于钩的重量,钩条长度起关键作用。解析:求圆柱体的体积为例,体积=底面积×高,底面积=兀r(平方)。长度不度,半径变动1/10,平方后对体积的影响只有1/100;半径不变,长度变化1/10,对体积影响就是1/10。同等材料密度一样。所以钩条长度是影响钩重的关键数据。
例证:袖是长条钩,伊豆中等钩条。肉眼可见粗细变化,同号钩伊豆轻。
天气+上班,不能钓,钓不到。闲的。欢迎道友来辩。
长久以来,以粗细论钩的轻重,强调了感观直觉,忽略了科学求证。
很严谨!但是理论论证部分貌似有瑕疵:V=πr²L,长度L变化体积V是呈单纯倍数变化,半径r变化体积V是呈指数倍变化,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说,粗细才是关键因数,比如半径增加2倍,重量应该增加4倍,长度增加2倍,重量就增加2倍
碰到学霸啦!粗细变超过1,粗细对重量影响大过长度。
直接上称简单直白,读老了书
两钩都不好,我选海夕无刺拉饵
说得很好,可惜了
这个公式简单明了,就是粗细变化呈指数函数变化比长短影响大,即使不超过1也是一样,比如半径减到原来的1/2也就是变细一半,重量就变成了原来的1/4,钩轻了3/4,长短变成1/2,钩轻了1/2,3/4大于1/2,也就是动半径这个变量钩的重量变化比动长短要大
文章题目吸引了我,特别是影响二字,理论也是对的,可是论证时举例就算了糊涂账,半径变化1/10,体积就是1/100,而体积的影响是99/100,就是钩减轻了99/100,长度变化1/10,体积就是1/10,而影响确实9/10,二者对比前者大
你在二楼分析对的,粗细是指数影响,长短是线性影响,后面没经得住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