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浮漂类型选择的一些经验

一黄包子一2017-12-26 13:38:12

本帖只是个人对于台钓浮漂选择、性能的一些个人见解,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大神指正!请轻喷。。。。。

首先,台钓浮漂从构成上来说,分为三个部分,即漂脚、漂身、漂尾,下面就从这三个部分不同的材质、尺寸等方面分析他的优劣。

(图片来源网络)

一、漂脚

漂脚一般钓友关注的不是很多,关键是他能影响的范围有限,主要是翻身速度。漂脚现在市面上主要是竹脚、碳脚,有些特殊浮漂是钢脚,碳脚漂一般做的比较细,这样相对来说灵敏度会高一点。而竹脚漂由于材质的原因,一般会做稍微粗一点,灵敏度会降低一点。钢脚漂是比较新的材料,但是可塑型很好,可以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兼容碳脚和竹脚的优势。其实漂脚可以影响浮漂的灵敏度,但是个人观点影响有限,影响他灵敏度的因数仅仅是粗细问题,而漂脚最大的影响是翻身速度和稳定性,总体来说,就是漂脚越长,翻身速度越慢,反之越快。其次就是漂脚比重越大,翻身越快,反之越慢。稳定性方面,漂脚越长,漂座一般离水面就越长,所以稳定性就越好,反之稳定性就较差。

二、漂尾

漂尾相对漂脚钓友们一般关注就多一点,从材质上来说玻璃纤维的一般使用的最多。外形上来说粗尾、细尾,硬尾、软尾,实心、空心这么几种,但是一般来说材质能影响的范围有限,只是影响漂的整体重量,从而影响灵敏度,这里后面最后统一说漂的整体重量对灵敏度的影响。漂尾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关键其实是外形,影响主要来源于体积、比重,漂尾体积越大,浮漂越顿(这点粗尾、细尾最能体现)。总体来说,漂尾越粗,浮漂越顿,反之越灵。

三、漂身

说漂身之前,先说一个个人的观点,漂身影响漂的灵敏度的不是材质,核心影响是同体积下的自重,或者是同吃铅量下的体积,白话就是看比重,从而影响漂的灵敏度!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外形!

漂身的材质我用过的主要有芦苇、巴尔杉、纳米、孔雀羽(用的很少)这四种,外形上来说现在的现在的浮漂基本都是枣核型,主要是区分粗细和长短。

先从材质上来分析:

先说芦苇,芦苇漂还分为去壳和不去壳!去壳的比重比不去壳的还低很多!芦苇漂的特点是自身比较很轻,所以相同吃铅量的情况下,芦苇漂一般体积都较小,所以比较灵敏。但是这里强烈建议才开始钓鱼的新钓友不要使用芦苇漂,由于其过于灵敏,导致鱼进窝后摆尾、转身、吸水呼吸引起水流很小的变化都可能出现漂相,并且鱼试探饵料也会出现较大的漂相,不容易区分真口假口,容易空杆!

再说孔雀羽,他也分去壳和不去壳,去壳的贵很多!孔雀羽其比重较大,所以在同等吃铅量的情况下,体积都较大!但由于其材质的关系,要吃铅大只能加长漂身!而长漂身的好处就是稳定!所以,孔雀羽的浮漂的特点就是舍弃部分灵敏度,追求稳定!其实孔雀羽浮漂我也用的少,主要是现在野钓的环境很少,基本都是坑里钓鱼,鱼都是滑口、轻口,并且风浪、水流都不大,都去追求灵敏度了。

再说巴尔杉,巴尔杉其实是一种轻木,他比重高于芦苇,而又低于孔雀羽,所以他的特点就是中庸!要灵敏度有一点,但是不突出,要稳定性也有一点,也不突出,所以,我认为他是试水、新钓友的第一选择!

最后说纳米,我试过很多纳米浮漂了,他其实我认为是替代芦苇漂的一种方向,他的自身比重也很轻,所以很多时候特点和芦苇漂很相近!但是他是用人工合成材料制作的(请自觉抛弃纳米的概念,只是噱头!可以理解为泡沫吧),所以工艺、材料等等影响很大,买到良心货可以当芦苇漂用,买到不好的就要走水、调目也会一直变化,所以建议大家买之前好好想想,愿不愿意上当吧。

(图片来源网络)

材质说完了,最后再来说一下形状!前面也提到了,现在的漂身基本都做成枣核型的,我这里也只说枣核型的浮漂。

灵敏度方面,漂身材质的自身比重占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形状的影响了,说白了,就是漂身越细,由于拖动它受水的阻力就较小,相对就比较灵,并且下沉到位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由于启动的力不是很大,所以顿感相对不明显!反之漂身越粗,拖动它受水的阻力就较大,相对就比较顿!下沉速度就较慢(想一下行程漂的漂身的形状),但是由于启动的力要求较大,所以顿感相对明显!

而稳定性上来说,漂身越长,表面积就越大,水的阻力也就较大,稳定性就越好(想想稳定的孔雀羽),反之稳定性就差。而浮漂的抗走水性能方面,漂身越短,表面积就越小,受水冲击的力就越小,抗走水性能就越好!

最后说一个钓友容易忽略的外形,漂肩的位置(漂肩可以理解为漂身上最粗的位置),漂肩的位置越靠上,越容易下顿,但是顶漂、回漂会很慢!漂肩的位置越靠下,越不容易下顿,但顶漂、回漂会变快,其实和漂身粗细的影响有相近的地方。反正就是漂肩上下两个部分,哪个部分更接近流线型漂就更容易往哪边走!

最后总体来说一下吧,漂的灵敏度主要的考虑的方面(排名不分先后):

1、漂整体比重越低,越灵敏(别忘了还有考虑漂脚漂尾哦)。

2、漂整体越细,越灵敏(漂脚、漂身、漂尾都是)。

3、漂身越长,越稳定。

4、漂身越短,越抗走水。

5、漂重心越靠下,漂越灵敏,也越稳定,

6、漂脚越长,越稳定,但是翻身较慢!

最后说一下我选择用什么漂的方式吧,我其实用漂并不是很挑,毕竟漂的类型和调钓对于灵顿的影响各占50%!毕竟灵漂调顿没多大意思,所以该灵的时候灵,该顿的时候顿还是有必要的,没必要一定追求特别灵!并且有时候台钓也不能局限于立漂,前段时候受钩尖江湖里小崔的启发,用小一点的阿波浮漂钓浮,用来规避小杂鱼的影响!还是有奇效的!所以漂的选择没那么严!只要知道怎么是灵、怎么是顿,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就行!!!!!

过几天有时间在整理一个调钓的方式和影响吧,毕竟和漂的灵顿对于灵顿是相辅相成的。可能写的不是很详细,欢迎补充,有错误也希望指正! 最后说一下,我不是大神,请轻喷!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沙发自己来

很久以前成都

听说真正的钓鱼者不在乎漂,在于吃口,即:窝料、鱼饵

一黄包子一

沙发自己来

很久以前杭州

其实你的意思是有鱼才能钓!但是有鱼吃就一定有漂相?

傅俊杰之家

听说真正的钓鱼者不在乎漂,在于吃口,即:窝料、鱼饵

很久以前成都

文章不错,但主体部分看着很眼熟,后面又有小崔的阿波,实在是厉害

很久以前沈阳

看不懂

很久以前成都

个人认为野钓沒必要对漂要求太高

很久以前成都

同意!生口鱼灵顿影响真的不是很大!

蜀钓行一光头一简阳宏缘

个人认为野钓沒必要对漂要求太高

很久以前成都

说句实话,我只能保证这是自己写的......

擎天999

文章不错,但主体部分看着很眼熟,后面又有小崔的阿波,实在是厉害

很久以前成都

呵呵,我只是说看着眼熟,文章里的内容和一些别的文章都差不多,因为大概都是这么个道理,要是我写可能也差不多,但肯定没你的好,没别的意思,别介意

一黄包子一

说句实话,我只能保证这是自己写的......

很久以前沈阳

赞<浮漂类型选择的一些纥验>贴子。大师讲述的祥细具体,对浮漂的认知深刻,介绍的要点明确可行。赞!

很久以前济南

很好!期待下一帖〈如何调钓〉

很久以前芜湖

第二图就跟股票下跌一样

很久以前成都

讲的非常全面,对漂的理解也很透彻。好帖。赞赞赞

很久以前

受教了学习了说的很好赞一个

很久以前邯郸

你用过纳米的买到良心货可以当芦苇漂用,买到不好的就要走水、调目也会一直变化,

很久以前

纳米漂买到不好的就容易走水,漂目老是变化?没漂讯,我用纳米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买贵一点的吗?是纳米本身的缺点?

很久以前

其实是工艺的问题!人工合成的东西工艺不好直接导致材料吸水等等问题

wo不是大师

纳米漂买到不好的就容易走水,漂目老是变化?没漂讯,我用纳米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买贵一点的吗?是纳米本身的缺点?

很久以前成都

总结很到位。记流水帐都上首页,这种文章不上首页,那小编就根本不会钓鱼。

很久以前曲靖

看不懂

很久以前柳州

说的不错,但楼主自己也说了,楼主主要在坑钓而很少野钓,但实际上野钓的鱼获与窝料及饵料有很大的关系,漂的灵顿影响肯定有但不大。除了冬天鱼口轻点外,其他时候野钓漂像猛得让你怀疑人生。

很久以前南京
1/2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