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原创]【原创首发-看帖有感】实战中漂像的应对

大鱼爱蚯蚓2013-11-25 16:57:00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呵呵 那肯定的呢是个前提

匿名用户

呵呵,必须的,不能为了有信号,追求得过于灵敏切子线

很久以前

再给您写几点,试着引发一下思路,您也琢磨琢磨~~一、漂无动作如果指的是长时间——纹丝不动,表示了包括:蹭线、蹭漂、索饵等等在浮漂上均无体现。那么需要尝试从其它角度分析;没鱼:1、天气情况, 是否短期内出现天气急剧变化?鱼不适应?包括水温、气压、溶氧量、渗透压、水域微生物浓度、毒素浓度等等吧;人为情况导致,比如电鱼,惊吓,炸窝等等吧;2、如果有鱼星(泡泡),好歹证明窝子有鱼,但是漂不动,代表鱼不拿食或者找不到食,且活性比较低;先不写太多了,您也琢磨琢磨~~只要不是人为破坏导致的无鱼,在天气情况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窝来尝试诱鱼。天气情况恶略时,神仙也难钓鱼。钓组整体是要根据对象鱼而设定的,往往大家既想钓鲤又想兼顾鲫,搭配出来的钓组不伦不类,钓那种都不会很舒服。 比如我个人而言,春天野钓鲫鱼,平均1~3两个体,0.4主0.1~0.2子线,软竿,1号袖,根据水深等其它现场情况选择浮漂,吃铅量要小,0.8~1g左右,自重小的浮漂,拉饵。但夏秋野钓鲫,平均1~3两个体,0.8/0.4 中性钓竿,1~3袖,吃铅量往往要提到1~2g左右。很多细节决定收货吧。抛开浮漂,线组的灵敏度体现在:自重、柔软性(非常重要)、延展性等几个方面;钓钩的关键在于:自重(非常重要),比如OC袖这种细条钩要比大部分同等大小的粗条钩要轻很多。线组的柔软性:影响鱼饵、钩、入嘴的感知,硬度大、自重大,导致的吐口会很多;浮漂上的调钓其实不必过分的最求,也是个人意见吧。见口上鱼即可。其实所有的调钓调整,都是为了给鱼创造良好的就饵环境(饵是悬浮还是躺底),而饵料入口的第一动作(其实饵料的位移很小,看到的动作多是抬头和鱼体位移,再有就是含饵反复啄食)。调个半水大概其,挂饵找底,试钓,感受下鱼的活性和索饵欲望,再来判断钓目~~乱七八糟写了一堆,大家凑合着看吧。

很久以前

字太小了,看得眼花。学习了。                     

很久以前

不错啊!!版主还给你补了一点

很久以前

终于遇到看帖及回复和我一样仔细的钓友了,以后帖越来越多,我只会看自己关心的帖(建议把标题写具体清楚一点),既然关心必然看的仔细,看完肯定多少有点感触,回复必然不是千篇一律,这样一来论坛才会良性发展,适当可以不搞活动半年试试效果浮漂上的调钓其实不必过分的最求,也是个人意见吧。而饵料入口的第一动作(其实饵料的位移很小,看到的动作多是抬头和鱼体位移,再有就是含饵反复啄食)。调个半水大概其,挂饵找底,试钓,感受下鱼的活性和索饵欲望,再来判断钓目~~说的很有道理,可惜等级低,只能加一分

匿名用户

再给您写几点,试着引发一下思路,您也琢磨琢磨~~一、漂无动作

很久以前

采用的是默认字号,关键的地方才改了文字格式,我反而不喜欢放大字体,尤其是看技术帖,需要前后对照反复琢磨,放大字体后需要滚动才能看下面的,而上面的就看不到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放大字体后,文章显得长,有的钓友可能会不看完帖直接回复,没有反馈我也得不到提高

匿名用户

字太小了,看得眼花。学习了。                      ...

很久以前

我对"饵料入口的第一动作(其实饵料的位移很小"保留个人意见,因为钓灵的时候比如上钩饵悬的状态,鱼吸饵会牵动子线传导到漂下沉半目属于正常,我会马上提竿(除非10次空竿5次),下钩饵窝或触底,只要子线不是拖曳或折叠太多,哪怕是弧形,鱼吸饵漂下沉半目也属于正常,因为看帖得知子线的牵动如果是垂直(不垂直,有角度也行)于子线方向漂相反而更明显,以往都认为沿着子线的方向的牵动漂相明显,这是我看帖知道的,对不对自己没条件实际验证

匿名用户

再给您写几点,试着引发一下思路,您也琢磨琢磨~~一、漂无动作

很久以前

慢慢来吧~ 至少钓鱼之家的朋友们分享欲望还是很强的,不管是空军还是收货满满。但在钓法上面,可能会有很多顾虑,毕竟大家玩儿的程度不一样,分享出来的东西怕拍怕鄙视之类的~~其实无所谓~ 各抒己见就好,取长补短嘛~~ 相信大家慢慢会体会出来的。 总比好多论坛里的一律回复要好。对于我来说,我也只是会把自己琢磨着靠谱的东西,聊一聊~ 很多可能都是谬论的~ 哈~

匿名用户

终于遇到看帖及回复和我一样仔细的钓友了,以后帖越来越多,我只会看自己关心的帖(建议把标题写具体清楚一 ...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可能因为我比较少玩儿竞技或者 自我要求比较低吧~前几年也非常注重调钓,比如某根漂子就必须7/2.5云云。后来发现过分的追求精细浪费了好多的时间。。。注意细节是好的,比如饵料的状态,反水时间,颗粒大小,雾化程度,今天鱼口的活跃性,适口性之类的~~反而在浮漂调钓上,我采用比较粗犷的状态了。我认为毕竟是饵料和整体钓组搭配,来增加渔获。 就好比有时一会头,杆子被托跑了。。。有时给媳妇挂上个颗粒..跟黑坑连杆,自己还在调漂。。。主/子/钩搭配合理,浮漂自重/吃铅合理,不抛满竿,风线压好,水线垂直,饵料踏踏实实到底(尽量不过虚底)即可。 个人意见啊~~ 因为冬天基本封竿不钓,很少去钓超弱口鱼,所以就一直本着 找底找个大概其,再根据鱼口来调整的原则钓。

匿名用户

我对"饵料入口的第一动作(其实饵料的位移很小"保留个人意见,因为钓灵的时候比如上钩饵悬的状态,鱼吸饵 ...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精辟啊 得慢慢消化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期待着续集!

很久以前

受益匪浅哦

很久以前

很不错,学习了

很久以前

真不知道,还有这么好心的楼主 支持。

很久以前

不错,学习了

很久以前

好有道理 受教了

很久以前

期待着下篇

很久以前
上一页2/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