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手竿钓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七星漂+卧底钓”。虽然,“七星漂”由原先的家禽羽毛散浮逐渐发展为发泡塑料,花色品种也是应有尽有,眼花缭乱。但如果“卧底钓”这一根本性的方式不加改变,就仍有“守株待兔”之嫌,缺乏主动性。而且,由于当前河道污染严重,水底淤泥深厚,腐枝烂叶堆积,钩饵沉底后陷入污泥杂物,鱼儿很难发现钩饵,往往是鱼星四起,却不见就饵,垂钓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改变现状,需要注重实效,改进钓法。如果将传统钓与台钓相结合,变“卧底钓”为“悬坠钓”,则可彻底改变被动等待的无奈。“单钩双坠调0钓1法”正是进化了的传统钓和简化了的台钓,本人经过多年实践,感觉确实非同凡响,尤其适合冬钓;在陈年老塘中钓滑鱼,钓绩也可明显提高,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野钓鲫鱼一般上鱼在50-500克之间,当然小钩细线是钓鲫鱼的不变法则。
线的选择:选用0.8-1.5的主线,0.4-0.8的子线
浮标的选择:将传统的散浮(也就是“七星漂”)改为“立漂”。到渔具店购买10元左右一支的孔雀羽或巴尔沙木浮漂(最好的细硬尾长身7目以上)
鱼竿选用4.5米为宜,视力好可选5.4或6.3(南方北方有差异,因地制宜)
线组的连接(从上至下):
——太空豆——漂座——太空豆——太空豆——铅皮座——太空豆——八字环(连接子线)——太空豆——钩
调漂方法:
1、基本调法
调上坠时,不要装下坠,铅皮略重些,使浮标完全沉入水中,然后仔细地剪去铅皮,漂逐渐上升,经几次剪铅后,使漂尾全部露出,上坠就调好了。然后把下坠铅皮缠在距钩2~3厘米处(子线上穿一枚小号太空豆,可起到不伤线的作用),铅皮重量要略大一些,使漂再全部沉入水中,然后仔细剪去铅皮,使漂逐步上升,当漂尾顶点至平水时,下坠调整完毕(上下坠的距离应在20公分)。在垂钓时,根据钓位水的深浅,上下移动漂座,使漂尾露一目就可开始垂钓。(见图)
此方法用面饵,荤饵均可。这种调法钓鲫时送漂上升幅度大信号明显。
2、其他几种调法
在水深2.5米以上,需使用大漂时或在冬季使用小漂,需要提高灵敏度时,或者老年钓友,由于视力较差,喜欢使用粗漂尾的漂子时,在调第一坠重量时,不必使漂尾全部露出水面,根据具体情况,可调到露四目或三目,第二坠仍要调至使漂尾顶端平水,这样同样可以保持较高灵敏度。总之第二坠不能太大,把握住一点,就是第二坠的大小或重量吃漂的目数最少大于4目,否则灵敏度下降明显。
3、用“七星漂”时,仍可以使用双坠提高灵敏度。调法与上述相似,半水调漂,铅皮重量略大,使七星漂全部沉入水中,然后仔细剪去铅皮,散漂逐渐上升,到最上一粒漂平水,此漂调好。然后将铅皮取下,剪成一大一小两块。比例为2:1,即小坠占总量三分之一。然后把大铅皮缠在距钩20厘米处,把小铅皮缠在距钩2~3厘米处,就调好了一副双坠七星漂,施钓时,根据水深上下移动七星漂,在水面上只留一粒漂,其余沉入水中。这种双坠七星漂线组,用起来同样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单钩双坠调0钓1法”是一种基本思路,钓友们可根据垂钓时的实际情况作灵活应变。调小坠时可采用“调灵钓钝”――调1钓2或钓3,即钓目大于调目;或“调钝钓灵”――调3钓2或钓1,即钓目小于调目;也可“不灵不钝”,即钓目等于调目,如调1钓1或调2钓2等,依此类推。“调灵钓钝”比较适用于陈年老塘钓滑鱼或大鱼;后两种适合钓生口塘或养殖塘。
深秋以后、冬季直至初春,因鱼儿深居简出活动量小,可用1号小漂调试;其它季节,鱼儿活动频繁,摄食旺盛,为避免小杂鱼闹钩,应改用4号以上大漂。大坠距钩应在15-20厘米之间比较合适,可以避开鱼儿的警觉。小坠主要起到稳定钩饵的作用,因其重力不大,鱼拉动钩饵时阻力相对较小,便于吞饵。采用单钩主要考虑鱼线的整体性,简约又便于操作,且不会出现子线缠绕打结的情况,尤其适用于挂蚯蚓为饵野钓鲫鱼。从总体上说,此法抛弃了传统钓的“死守”,也有效避免了台钓的“高消费”,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出钓。
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老大”看后发来的原文,里面是他个人对这种钓法的理解,天马觉得独到,分享给大家!
冬钓鲫鱼特点多 看了西钓网雕刻时光介绍的传统钓的大铅小铅图解,他所讲的基本调法和西北钓侠屈六当时发明的这种钓法走了样,当年是调1目钓一目,如果是调平水钓1目,子线在水里是打弯的,谈何灵敏。如果调1目钓1目,子线是垂直的,漂的动作是上下都有鱼。具体上下坠子的距离,应该没有定式,可以根据水的深浅来定。这种钓法的发明人屈6在20多年前取名幽灵钓,
大师辛苦了,感谢分享。
新手必读
应该的
谢谢 支持
学习了,谢谢分享,不错的方法,使调漂更容易。
很赞,good
多谢分享咯。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这个讲的清楚的
这可真详细,赞
学习了,这个传统钓和台钓也差不多
感谢分享 楼主头像亮了
好好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了~~~~~~~多谢分享
谢谢分享,学习了
谢谢分享。适合就是好的。
这个对新手的理解很有用!简洁明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