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超级渔翁 于 2013-12-12 22:29 编辑
12月8日(周日)
天气:大雾弥漫,5-17度
钓点:象山水库
钓法:台钓、传统钓、筏钓
钓具:5.4米台钓竿、14米长竿各一只,1.8米筏竿2只
钓饵:商品饵、红虫束
时间:8:30-16:00
钓者:渔翁自己
过程:
早晨照例要先去买菜,因为大雾,没敢骑电动车,而是直接开车去的,一路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啊。忙完家事,就匆匆赶往象山。
原本和老杨他们约好去龙山的,但因为大雾而作罢,毕竟安全最重要了。一路上车速很慢,10分钟的路途要走上半个小时。到达检查站时,发现还在封山,只得下车,步行上山,一路要走上15分钟,才能到水库边。这个季节基本每天都要封山,除非下雨和下雪。不过也好,本来钓鱼的一个目的就是锻炼身体的嘛,走走更健康。
钓位和上周一样,还是那片浅水区。水位刚下去不久,地面还是比较泥泞。看远处那是休想,大坝连一点儿影子都没有,钓位对岸也看不清楚。
我的右后方山边有条暗沟,水面上有水花生,偶然能听见咂嘴声。还是和上周一样,
鱼儿都不大,提不起我的兴趣。
我事先在光水处打了一个窝子,如何打出2只筏竿,接着就开始拖钓。谁知怎拖都不上鱼,无奈只得到山边暗沟看看,发现有个别鲫鱼在咂嘴。我伸竿过去试了一下,结果下去就不见了鱼儿的动静,真是太狡猾了。第二趟到山边的时候,我打了2个窝子,一个在草洞中,一个在草边缘,窝饵是钓无缺珍品窝和我的药酒米。
在一棵枯树的边上,我发现了一条较大的鲫鱼在咂嘴,可惜藏在树枝中,也是动一下就无动静了。
忙到中午,才在窝内拖钓上了1条小翘嘴,真不容易啊。
接着是筏竿开壶,也是小翘嘴,之后再也不动。下午偶然将筏竿打向浅水,居然下去就干上1条2两左右的鲫鱼,之后无论往哪儿打,就是不动。
拖钓久不上鱼,只得改回台钓,钓饵是上周的陈饵。可能是窝子醒了的缘故,下去没一会儿就是一个下顿,2两左右的板板上岸。
接着是第二条,然后就停摆,再无动静,连参鱼都没有。
台钓不上,我赶紧再拿起长竿,去山边那两个窝子传统钓,钓饵是红虫束。因为窝子较远,看不清浮子,只得在窝内拖钓。没拖几钩,一条像样的板板上岸。
接下来是连上3条,之后又是不动。后来虽然又补了窝子,但还是不动钩,无奈只得收杆回家。
这是最终渔获:翘嘴2鲫鱼6,好在鲫鱼都在2两左右,也算是钓了斤把鱼吧。
老杨他们3人去了龙山,后来得知老杨钓了30多条鲫鱼;但是那边人满为患,不会都是受我的帖子的诱惑吧。我去过的钓点,每次都会被人扫荡,唯有象山,因为那是空军基地。
经验总结
1.大雾库钓的经验教训:这个季节冬不冬秋不秋的,温度变化太快,鱼儿为了越冬,个个都吃的肚滚腰圆,不怎么理会钓饵。随着太阳的升高,鱼儿多在水库中间成群地戏耍,鲜有靠边的。在大雾之中,选点还是要在几乎全天迎阳的水草边缘,这样可以灵活采用各种钓法,钓取那难得靠边的鱼儿。这次库钓显然未选对钓位,取的是阴面,还是深秋的思维,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周六遇到个老渔翁,虽然他也就钓上两条鱼,但他是经常满载而归。究其原因,就是他的钓位选择比较合理,所以多数情况下会有所斩获。
2.台钓之站姿钓法:大家所看过的标准台钓都是坐姿,然而我发现在野钓过程中,还是要经常使用站姿。今年秋天,我在家门口的小沟试钓站姿,发现很适合野钓。我们都知道,野钓常常要打窝子,而且最好是走钓。如果采用坐姿,很可能错过最佳钓位,就算是搬家,也很麻烦。另外,我们这些常坐办公室的人,坐得太多,还是多站多走为好。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站姿台钓呢?首先采用传统的中的打窝钓法,多打几个窝子,循环着钓,哪个窝子肯上,就持续钓;不上的窝子,就走钓。钓饵根据鱼情决定使用哪种钩法,可以双钩挂荤饵、商品饵,也可双钩分别挂荤素饵,建议商品饵多用拉饵更加方便。调漂采用无钩调平水,调顿钓灵或顿,这样适合钓取各种深度,不必为找底而烦恼;鱼儿不活跃的时候,建议无钩调4钓1-2目,调灵钓灵。
以上拙见,请多多顶贴指教。
本主题由 养鱼的水草 于 2013-12-12 22:36 添加图章 版主推荐
精彩钓事,谢谢分享!
精采好文,好总结!
台钓走调法,这个好
经典啊,拜读了~~~
长篇大作,欣赏了。有钓有鱼开心就好!
大雾钓鱼,精神可嘉。就是看不见漂有点头疼。不过钓的还是不错的
渔获不错,谢谢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