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夹河套” 于 2013-6-23 20:45 编辑
浮漂吃铅比是整支浮漂的重量与调平水时全部配铅的比例。早年一次初冬钓小鲫鱼,折白雪公主漂且无备品,只好用大小相仿的桐木漂替代,配铅减一小半,不想顿口渔汛更加敏感、清晰,不是说“浮漂吃铅比越大越灵敏”吗?当时十分疑惑。浮漂吃铅比是一个很有议论的题目,2支外形完全相同只是吃铅比不同的浮漂对悬坠钓线组有哪些影响或作用呢?讲点自己的理解。
一、浮漂材质对吃铅比的影响。浮漂分为漂身、漂脚和漂尾三个部分。漂脚可用实心尼龙棒、玻璃钢棒、碳素材料棒制成,这几种材料的比重(比重范围大致在1.4—2.1)都大于水的比重,漂尾可用实心尼龙棒、玻璃钢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制成,只有空心塑料管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漂身作为主浮体是决定吃铅比的核心因素。现在做漂身的材料主要是孔雀羽、巴尔莎木和芦苇,孔雀羽因自身比重较大很难做出2.5倍以上吃铅比的浮漂,巴尔莎木和芦苇可做出3倍以上吃铅比的浮漂(如泛宇出品的:巴尔莎的罗汉Ⅱ伏的3号漂,自重0.8克、吃铅重2.5克,芦苇的如来 LB-0301的4号漂,自重1.16克、吃铅重3.56克),同时,漂身、漂脚、漂尾长短、粗细,特别是空心尾,都对整支浮漂的比重有很大影响。单纯追求高吃铅比的浮漂与水情、鱼情无补也需要很高的代价。
二、浮漂吃铅比的物理含义。浮漂吃铅比就是整支浮漂比重的外在反映,相互是反比关系,吃铅比越大意味着整支浮漂的比重越小,比重小的浮漂能为线组提供更多的承载浮力。
三、浮漂吃铅比对线组的影响。线组是一个柔性的水下系统,通过线组的整体运动使浮漂产生目视信号,浮漂吃铅比决定了线组的配重分布,吃铅比小配铅少,吃铅比大铅坠重(就是俗话说的大头在下),对线组的定位功能、诱聚功能、信号功能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浮漂吃铅比大、线组铅坠(为说话方便,将其它水下组件一并归入铅坠讨论)配重就大,线组的质量分布更加不均衡,反之亦然。
1、对线组定位功能、诱聚功能的影响。用吃铅比大的浮漂,有利于线组快速定位提高垂钓效率,同时也使“两摆”行程加快减低了部分诱聚功能,两者不可兼得。
2、对线组信号功能的影响。由吃铅比大的浮漂组成的线组好比是用绳子连接着的由火车头和一节空车厢组成的列车,显然,让你先拉动惯性很大的火车头再带动车厢肯定不容易,鱼咬钩要先拉动铅坠然后再带动整个线组,道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这样的线组在鱼保持相同吸食力的情况下,出动作给人的目视特点是:顿感弱下行幅度大。线组整体重量越小越易启动,丛杰讲授的大棚冬钓瓜子鲫线组即为典型案例,但线组重量分布越均衡越易启动、漂像顿感越明显的观点常被忽略。
我个人理解:浮漂应放入线组这个系统中根据水情、鱼情动态考量,吃铅比1—2的浮漂有利于线组重量分布均衡,打深打快打远是大吃铅比浮漂的长处,扬长避短,用好不同吃铅比的浮漂应是长进钓技的一个方面。
吃铅比1—2的浮漂有利于线组重量分布均衡,
历练心境21:19:23
这篇很经典;虽然我讲不这样明白;但和我想象使用道理不某而合!精辟!
白雪公主, 玻璃钢, 塑料管, 尼龙, 影响
本帖最后由 “夹河套” 于 2013-6-23 21:24 编辑 转跟帖例举1: 非高手跟两句。从物理角度通俗而言,浮漂的灵敏度与吃铅量确实有最直接的关系。浮漂吃铅越大,同样的配铅量,漂身可以更小,因而运动水阻更小,所以灵敏。首先,这个“灵敏度”的前提咱得明确一下,即浮漂搭配同一钓组,反映最小外力的敏感程度。如果不确定此前提,很容易抬杠。但,针对不同鱼情,浮漂除需要足够的灵敏度之外,有时还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以达抗干扰、有信号准确中鱼目的。从这个意义上,则有“即灵敏、又稳定”的浮漂需求而已......转跟帖例举2:瞎说两句!和吃铅多少肯定有关系!一棵大树干浮在水面上,想让它浮在水中的一个高度,就要配重,例如配了5公斤的铅块以后使树干浮在理想的水位,这时水下有一条二两的鲫鱼拽动铅块,观察树干根本看不出来有鱼在拽动铅块,如果把二两的鲫鱼换成鲸鱼,估计就把树干拉下水了……(极端的例子)同理:您用钓草、鲤、鲢、鳙的大浮漂去钓一两三个的小鲫鱼,也基本看不出口儿,鱼儿们的吃口儿要克服浮漂和铅坠在水中的重力,浮漂才能体现出动作来!选择浮漂,首先要看对象鱼!本帖最后由 “夹河套” 于 2013-6-23 21:09 编辑大话东游 35#楼发表于 2013-6-23 20:50 [attach]1124543[/attach]貌似钓过几天鱼的都明白吧,浅水轻漂,深水重漂,小鱼轻,大鱼重,口轻用轻漂,口大用重漂。。。。说的是这 ...就如你在这里的名字一样;“大话东游”呵呵!貌似你钓几天鱼都能达到这一定的境界了;佩服!本人对你不做过多解释;请你在看14楼的帖;不要只看标题;详细的是内容;主题也有详细的内容解说!你若是能结合实际在论坛发表一些自己的实战战果那才是硬道理!!!轻狂只能贬低自己的做人的人品!忠言逆耳!!不能每位玩台钓的钓友都像你一样;玩了几天的台钓什么都懂;钓鱼我钓了20多年的鱼了;到目前为止我只是边玩边学习的心态;目前还无法超越你这个心态!有这么一句话;在众人面前说话一定要三思!那才不失大雅!
学习了点评[attach]1124544[/attach]“夹河套”多谢您的支持!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6-23 20:37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我反正 不会呵呵
最好手把手 教我点评[attach]1124545[/attach]“夹河套”呵呵;你是传统界的高手!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6-23 20:39
谢谢分享 学习了
学习了!!!!!
结合实战应该更精采!
不要追求浮力大就是越灵敏,浮力最大也被铅重配平衡,小鱼小漂,大鱼大漂,专钓鲫鱼用专用漂。质量好的漂越小越灵敏!
对钓具过于苛刻,太过于精细。。。反而会失去更多。。。个人理解:吃铅比是钓鱼人对钓具优化的追求(有可能是商家的炒作),当然也有一定的优越性。。。灵敏度更关键在于浮漂的调钓。。。
选择漂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看他的吃铅量...应该是自重+吃铅...也就是它的最大排水量(总浮力)..比如一支吃铅量为1克的漂,但是它的自重是3克的话,显然它也是不适合钓鲫鱼的,它的总浮力是4克,显然很笨重..漂体肯定很大..同样吃铅为1克,自重为0.5克的漂,漂体肯定很小,更容易动...一支漂的最大浮力(平水)=浮漂排开水的重力=浮漂的重力=浮漂自重+浮漂吃铅量=悬浮(重力=浮力)...总言之,钓鲫鱼选择漂体小(排水量小)的漂,钓大鱼选择漂体大的漂...显然小漂可以钓大鱼,大漂却不能用来钓小鱼...当然不推荐用钓小鲫的漂去钓大鲤,那样信号会很乱...根据目标鱼来选择用漂才是正解..钓无定法,适者为佳...点评[attach]1124546[/attach]“夹河套”说的不错;和主题类似的道理;是这个道理!说的很好!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6-23 20:10
学习了………………
不懂得路过学习一下。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学习中,给力点评[attach]1124547[/attach]“夹河套”多谢支持!相互学习!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6-23 20:41[attach]1124547[/attach]“夹河套”多谢支持!相互学习!详情回复发表于 2013-6-23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