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深秋时节,临近冬季,鲫鱼摄食量大,为过冬储备能量。一般来说,现在钓鲫鱼上钩率比较高,鱼个体也比较肥。今天咱们聊聊深秋钓鲫鱼技巧:
一、鲫鱼习性:鲫鱼分布广泛,在浅水河湾和湖泊沿岸最常见。一般生活在水体下层,喜欢离底嬉戏和觅食。食性相当杂,荤素皆可,与鲤鱼相仿,不少厂家的饵料都是鲫鲤通用。一般来说,野河中的鲫鱼喜谷物类饵料,湖泊中的鲫鱼更喜腥饵,喂养池塘中的鲫鱼一般有偏口,与平时吃的饲料有关。

二、钓点选择:一般选水域的铧尖,树丛、水草和乱石丛周边,以及深浅水交界处等。一般障碍物多的地方藏鱼多,但容易挂底和切线。找钓位时可以在八字环上挂橡皮筋,连上小子线,钩上挂大一点的橡皮泥,然后找底和探底。如果能在障碍物旁边,找到一块直径1米左右,水底相对平坦的位置,那就爆护在望了。
鲫鱼同样趋温趋氧,深秋一般在深水区。晴好天气温回升,近岸浅水区升温快,食物更多,鲫鱼会到浅处觅食,这时我们钓近一点浅一点。下风口作钓也是一个选择,这里食物和氧气都相对丰富。降温天则应优先选择背风向阳处。
三、出钓时机:一般选择晴天出钓,有点微风最好了。风不能大,水面微微有点小波浪就行。跟夏季不同,出发时间不用太早,太阳出山到钓点就行。阴天和雨天气温都比较低,夜晚也一样,都不是最佳时段,这种天气鲫鱼都在远岸的深水区。但雨后第一天甚至第二天都很好钓,因为下雨时气温低,鲫鱼躲在深水区没有东西吃,雨后正好出来觅食。
四、窝料选择:可以用曲酒泡过的小米、碎米和玉米渣等,诱鱼作用非常明显。一般一斤谷物颗粒、一两谷物粉搭配一包牛B鲫、二两曲酒和少量蜂蜜。加水多一点少一点问题都不大,关键是要搅拌均匀。时间紧的话,泡一个晚上也可以用。如果用商品饵,一定要有颗粒,要不然是留不住大鱼的。一般要多打几个窝子,以3个为宜,间距10米左右。野钓窝料容易被水冲走,因此窝料的落点应在水流上游的0.5-1米处。

五、饵料搭配:根据各地特色来,蚯蚓、小虾、红虫、米饭、苞米、麦粒、豆面、苞米面都可以。最好选择曲酒泡过的谷物颗粒,因为秋天谷物粒和种子都会冲入野钓水域,并逐步自然发酵,鲫鱼对这类饵料熟悉,警惕性较低。此外还可以防止小杂鱼闹钩。
若用商品饵,味型以本味香或谷物香为主,加少量虾粉或鱼骨粉等,有一点腥味就行,否则小片子和杂鱼会烦死我们。状态饵要适量,雾化不要大。如果雾化太大,小片子和杂鱼会蜂拥而至,而大鲫鱼则对雾化比较警惕。如果有颗粒吃,可能还会进窝,没有颗粒的话,一般会扭头游走。
六、钓组选择:鱼竿选择看天气:天气晴好钓近岸,4.5米或5.4米就行;气温较低钓远岸深水,一般用5.4米和6.3米,最好备一根7.2米。调性以三七调偏二八调为宜,既护线也能将鱼快速拉出窝点。
野外鲫鱼个体一般不大,主线1.0-1.5即可,子线0.6-1.0。鱼钩用伊势尼4-6号,袖4-7也可以,具体根据鱼体大小来决定。再小的鱼钩就没有意思了,小片子也吃得下去。水底比较复杂的话可以用通线单钩,防止挂地球,也减少切线跑鱼。浮漂选择没有太多讲究,自己习惯即可。
七、观漂刺鱼:一般浮漂先轻微抖动,然后出现1-2目的送漂、顿漂或黑漂,都是鲫鱼的典型漂相,应迅速扬竿刺鱼。此外,抛竿后浮漂异常,如不翻身、不下沉、无法回到正常钓目,都是鲫鱼接口的漂相。钩饵到位后,浮漂有规律的慢慢上升则一般是饵料融化所致,不用扬竿刺鱼。

一般来说野钓鱼口生,动作明显,观漂刺鱼都问题不大。只是扬竿时要用手腕发力,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如果发力太猛,既容易把鲫鱼的嘴唇撕裂,也容易断子线,导致跑鱼。刺鱼之后,一般应快速将鱼拉出窝点,以免炸窝。
八、换窝游钓:野钓时常碰到这种情况,在一个窝子钓几条鱼后,鱼口明显减少甚至是半天没一口,这时最好赶紧在窝子里补些窝料,再换到其它窝子作钓。我一个朋友很敬业,每次抛竿之后,往往会观察一下其它窝子的鱼星,随机更换窝点,效果很好。当然,野鲫不比黑坑鲫鱼,非常怕人怕声音,所以游钓时记得保持安静。同样的道理,抛投频率也不宜高,否则容易惊到鱼。
挺有用的
科普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