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形简介:
根据所垂钓的鱼种不同,鱼钩的形状设计也是各有千秋,据说有近两千余种。这些钩形各异的鱼钩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被钓的对象鱼,其体格大小、吃饵习惯、鱼嘴形状以及生活习性等等方面的因素,以最为合理的形状配合钓饵顺利地进入鱼口并保证能够快速刺穿鱼唇且不易脱钩。
一般用于淡水悬坠钓的钩形主要有袖、伊势尼、关东、金龙、鲤针、伊豆、小矶、チヌ钩等等。
我们常见的袖钩主要有白袖、金袖、赤袖和上黑袖几种,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鱼钩的颜色和钩径的粗细上。袖钩的钩柄较长、钩门适中、钩条较细、钩尖锐利,因此它具有了精巧细致、重量轻、尖锐锋利、刺鱼快的特点。
袖
伊式尼
伊势尼钩的钩柄稍短、钩条较粗、钩尖锋利且向内凹、钩门适中、钩底浑圆受力点分布均匀;钩身坚硬强度高、鱼易入口又难逃;它不仅可以钓取体格较小的鲫、鳊、黄颡等小型鱼类,也能钓获青、草、鲤、鲢、鳙等较大型鱼类,是被钓友们俗称的“万能钩”,因而深受经常在各类自然水域进行休闲垂钓的钓手们的喜爱。但是,伊势尼钩固有的倒刺设计也让许多钓手在参加竞技垂钓时颇为费事,不仅会受到《比赛规则》中“禁止使用有倒刺钩”的限制,而且还会因为鱼钩的倒刺易勾挂在抄网、鱼护上不易褪脱,而白白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因此,那些偏爱使用伊势尼钩形的钓友们在参加比赛之前,都会采取措施将小小的倒刺去掉。常见的办法是用尖嘴钳夹在钩尖的倒刺部位,然后稍稍转动钩身即可完成。
千又
常用的チヌ钩有白チヌ、金チヌ、赤チヌ和上黑チヌ几种,它们也和袖钩一样是靠颜色和钩径来区别的。チヌ钩的钩柄较伊势尼钩要长些、钩条粗细适中、钩尖锐利且向内弯(内弯角略大于伊势尼钩)、钩底浑圆、钩门较小;许多方面都与伊势尼钩较为相似,整体特性也大体相同,只是在钩尖的角度设计上有所区别;チヌ钩的无倒刺形(チヌスレ),是许多竞技钓选手参加垂钓混养鱼比赛时十分喜爱使用的一种;它刺鱼快、强度高、摘鱼入护方便快捷,全无钩挂鱼护难褪之虞。
新关东
关东钩的整体设计与袖钩有些相似,关东钩的钩柄长度适中(较袖钩略短)、钩门较宽、钩尖锋利、钩条略粗、强度较高重量稍重。选用关东钩在混养塘垂钓时,既可以较高的钩体强度来保证中大鱼后安全顺利的起获,又能以适中的钩体、钩形,兼钓起许多小型鱼类;是许多钓友参加“双记分”比赛(垂钓混养鱼以尾数、重量双向记分的一种比赛)时,经常选用的钩形之一。
伊豆
伊豆钩的钩柄较长、钩尖略短微内凹、钩条虽不是太粗却十分牢固;它最大的特点是钩柄与钩尖不在同一平面上,略有15度左右的倾斜。它的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使鱼在吞钩后较难再将钩吐出,是许多老年垂钓者及初学者非常喜爱使用的一种钩形。
白狐
丸世
鱼钩的选用悬坠钓法比较讲究钓组的科学搭配,学会针对不同的水域、垂钓不同的鱼种,使用不同钩形的鱼钩,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在自然水域休闲垂钓时鱼钩的选择虽然自然水域里的鱼情比较复杂(大鱼小鱼并存、鱼种多样),但是,休闲垂钓的目的却非常单一,只要钩尖锐利、钩体坚固、不易跑鱼就可以了,因此鱼钩的选择也相对比较简单。若已知垂钓水域内鱼的种类、体格、密度等情况下,鱼钩的选择就应该是有的放矢的。在草鱼、青鱼、鲤鱼、鲢鱼等大型鱼类较多的水域垂钓,应该选用有倒刺的伊势尼钩或无倒刺的チヌ钩为主;在南京市以垂钓鲢鱼而经验颇多的著名钓手殷学波、朱建华,他们的钓鲢用钩基本上都是以无倒刺的チヌ钩为主,在该市郊区的金牛湖水库、珍珠泉公园湖区等水域内垂钓收获颇丰。一般来说,钩形的选择也应该和线组的线径相匹配:较细的钓线应配上适宜垂钓小型鱼类的袖、关东等钩形;反之,较粗、结实的线组应与适宜垂钓较大鱼类的伊势尼、チヌ钩、金龙钩相匹配。这只是选择用钩的一种简单方法,钓友们在实战中还是应以钓场具体的鱼情、个人的用钩习惯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变化,来决定钩形的选择。参加钓鱼比赛时鱼钩的选择1.垂钓对象鱼(鲫鱼)以尾数计算成绩的比赛:这类比赛鱼的密度一般较高,《比赛规则》中都有禁止使用有倒刺钩的条款;因此,无倒刺的スレ钩就成了首选,如袖スレ、金龙スレ、关东スレ钩等。无倒刺的钩形设计为钓手在速钓鲫鱼的比赛中充分发挥水平提供了帮助。鱼钩的号数选择应以鱼体的大小、鱼群的密度、季节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来说,鱼体重50克以下的应用0.5-0.8号袖スレ钩;100克左右的用2号袖スレ钩比较合适;200克以上的鲫鱼用3号-5号袖スレ钩都可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总之,在春、夏、秋三季,鱼开口较好、活动范围较大且数量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钩的号数选择可以放大一级。 2.垂钓混养鱼以重量、尾数双向积分记成绩的比赛:参加这类比赛是对钓手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要求选手不仅要会搏大鱼,而且还要善于速钓小鱼,因此在钓具的选配特别是鱼钩的选用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在混养池塘内垂钓,要弄清各种鱼类的比例及食饵习惯是十分必要的,钓手可根据主办者的介绍或试钓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预先选择出自己的主攻方向:若池中鲫鱼、鳊鱼既多又大,可以用袖スレ或关东スレ5号钩主攻鲫鱼、鳊鱼;若池中草鱼、青鱼、鲤鱼、鲢鱼等中大型鱼类较多,并且饵料基本对路的话,可以用チヌスレ2号或3号钩为佳。 3.垂钓混养鱼以重量记成绩的比赛:参加这类比赛的用钩比较简单,只要钩条结实、钩尖锋利的鱼钩都可以是选用的对象,如チヌスレ、伊势尼(去掉倒刺的)、伊豆钩等。但也要根据具体的鱼情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参赛选手较多、钓位紧凑、比赛进行到后面几场(大批被钓获的鱼被复投回池)、大鱼虽多但饵料不太对路等情况时,就应该及时地改换钩形、钩号,以主攻鲫、鳊、小鲤鱼等为手段,积少成多,争取获得好成绩。 如何选钩 钓具市场琳琅满目,各种品牌的鱼钩比比皆是,形状各异,初学钓鱼者往往不知如何选钩。笔者根据多年垂钓实践,坦陈自己的体会,供钓友们参考。 首先是坚持以鱼配钩的原则,即根据所钓的对象鱼来选钓钩。大鱼配大钩、小鱼配小钩,这样可避免选钩的盲目性。在确定了钓钩大小的前提下,你可根据所钓对象鱼的习性选择用途各异的钓钩。对于钩的好坏,要一看外观,一时无法确定钓钩的内在质量,可以先从钩的外观上确定它。一只质量上乘的钓钩,它的外观应该是毫无瑕疵的。无论它表面的涂层是镀金、镀银还是上黑,不应该存在镀膜层不匀或有凹凸点。反之,加工粗劣钓钩就会出现镀膜层不均匀或钩条上有不规则的凹凸,钩条的颜色不能统一,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 二试钩锋:检验钩锋是否锐利,可用右手抓住钩条,并用钩尖在左手的指甲盖上轻轻地划动。划动时感觉到很涩,并能在指甲盖上留下划痕者则表明钩尖锐利。钩尖划动时感觉划动流畅,则表明钩尖较钝。另一方法是将左手置于右手的下面20厘米处,右手将钓钩往左手背上丢,若钩尖挂住皮肤掉不下来,这也表明此钩尖锐锋利。 三试钩条:双手分别抓住钩条和钩尖部用力地掰一掰。如果一点都掰不动,说明钩条太硬,不能算作好钩。若用力往外掰,能使钩条和钩尖向外分开一点,松手后钩条钩尖恢复原状,没有变形,则说明此钩有较强韧性。假若使劲一掰钩门变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说明此钩钩条太软,不宜使用。其次应多向资深的老钓友讨教,他们的经验会对你认识钓钩有很大的帮助。
从材质分:
A、碳钢 B、高碳钢 C、合金钢其中,碳钢材质以高性价比而著称,使用范围广阔从形状分:伊势尼、伊豆、小矶、袖、丸世、千又、海夕、新关东……
1.伊势尼:钩门宽、钩柄短、钩尖内钩、钩条较粗。分为有倒刺和无倒刺。一般适合钓鲤鱼、青鱼、草鱼等中大型鱼类,因此,爆炸钩也是采用这种钩型。
2.伊豆:钩门窄、钩尖外撇、钩柄长、钩条细,适合钓中小型鲫鱼等。
3.袖钩:钩条超细、钩柄长、钩门窄、钩尖直、重量轻,具备灵敏度高、刺鱼迅速等特点,是钓小鲫鱼的上上品。
4.千又钩:也是主钓海鱼的钩形.但又与丸世钩有着不同的特点:钩条略粗扁平、钩底圆滑、钩尖内弯、钩柄较长。适合垂钓个大、凶猛冲劲十足的海鱼,如黑鲷、真鲷等。也可以钓鲤鱼、草鱼等。
5.关东钩:钩条粗、钩柄长、钩门宽、钩尖直。宽钩门为无倒刺,具有摘钩快的优势,适合竞技用。
6.小矶钩:有倒刺,钩柄特短、钩条更粗、钩身呈销圆弧,中鱼率高,适钓鲤鱼、草鱼、乌鱼.
7.爆炸钩:钩子上面套有透明胶管,可防止钩子缠绕.在红色锦纶经强拉力下六枚鱼钩呈环形张开.中间的弹簧设计可快速上饵并可钓到各方位的鱼种,大大增加了鱼获。适合淡水抛钓,可钓青鱼、鲤鱼、草鱼、鳊鱼、鲫鱼,挂腥臭饵可钓鲢鱼、鳙鱼。
8.串钩:在淡水、海水中都可以用,由五个以上鱼钩等距离系在子线上。一般分两种系法:有一条子线上多个钩和子线上的分支线系多个钩 。最下面有铅坠或诱饵笼,可钓不同水层的鱼类。
9.竞技钩:由于无倒刺,钩尖较短,对于技术不熟练者很容易跑鱼,但它却是垂钓的未来发展方向。因为无倒刺钩摘鱼讯速且不会给鱼儿造成太大痛苦,体现了人道主义。
10.朝天钩:江南地区垂钓者喜用。在光钩钩柄处加上锡砣,钩入水后,钩尖与河底平行,不易被水草和淤泥所掩埋,鱼易发现钓饵,吸钓方便,上钩率高。
鱼钩由柄头、钩柄、钩弯、钩尖、钩门、钩底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针对不同的鱼种、鱼情,以及不同的钓法,鱼钩的钩形也被设计得各有千秋,据资料显示约有数千种之多。
小小的鱼钩看似简单,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钓友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它。因此,对鱼钩的结构、质量、钩形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合理地选用鱼钩,从而避免在垂钓活动中出现断钩、脱钩、钩变形、钩被拉直而跑鱼的情况。
一、鱼钩的结构
鱼钩由柄头、钩柄、钩弯、钩尖、钩门、钩底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1.柄头,又称钩轴,是指钩柄的最上端部分,它唯一的作用是防止绑好的钓线滑脱。柄头有直扁头、侧扁头、圆头等多种形状,都要求其厚薄均匀,边缘应有一定厚度,否则薄似刀口,容易割断钓线。
2.钩柄,也叫钩把,是从柄头到钩弯处的一段,上端用于绑线。钩柄有长有短,长钩把适合挂蚯蚓、虫饵等长形饵,多用于垂钓吞食凶猛的鱼类。钩柄长可使钓钩刺得更深,且不易跑鱼,又方便摘钩;用面饵、米饭粒等小颗粒饵施钓,宜选用短钩柄的鱼钩。
3.钩弯,是鱼钩的弯曲部分,主要作用是能将鱼牢牢地钩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鱼对钩的拉力。钩弯会因钩形不同而有差异,有圆形、方形、流线形、下斜形等,角度设计合理的钩弯能增强鱼钩的抗拉强度。
4.钩尖,因为它最先作用于鱼嘴,所以要求鱼钩的钩尖必须锋利,秃钝的钩尖或虚尖是无法将鱼钩牢的。有的钩尖内侧有倒刺,倒刺的翘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倒刺在钩尖的1/3处比较合适,有倒刺钩的穿刺速度不及无倒刺钩,不过一旦被刺中,鱼将很难挣脱。
5.钩门,也称钩口,是钩尖到钩柄之间的距离。钩门宽窄与钩型大小是成正比的,钩号越大一般钩门越宽,宽钩门的鱼钩适合钓嘴大的鱼,窄钩门的鱼钩适合钓嘴小的鱼。
6.钩底,又名钩深,是钩弯底部到钩尖的深度,它可以分担鱼对钩尖的拉力。钩底的深浅也很有讲究,过深,鱼难以吞入口腔;太浅,容易造成跑鱼。
二、鱼钩的质量
鱼钩外观和制造工艺(包括选材)是我们判断鱼钩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
首先,我们看鱼钩的外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鱼钩颜色主要有黑、白、黄三种,白色是基本色,黑色是在白钩上再镀一层黑镍,黄色是镀铜,而金钩则是在镀铜时加入了金元素(其作用是抗氧化)。无论鱼钩表面是镀金、镀银还是上黑,都要求镀膜均匀、外观色泽明亮、钩条光洁圆润无凹凸点。
其次,质量上等的鱼钩应具备锋利、柔韧、高强度等特点,这也是在制造鱼钩时用料优质、工艺精湛的集中体现。强度高的鱼钩,钢丝原材料的强度、硬度均较高,除此之外,制成的鱼钩还要具有较高的刚性、弹性、抗疲劳性及耐腐蚀性。鱼钩的钩尖不够锋利,穿刺性就差,而质量高的鱼钩必须能轻易刺穿鱼嘴。鱼钩的柔韧度体现在所用钢材的含碳量,含碳量过高,鱼钩就脆,遇到扭曲或拉抻会立即折断;含碳量过低,鱼钩抗拉强度降低,容易被鱼拉直。因此,质量好的鱼钩应随钩的大小、钓条的粗细,体现出应有的抗拉强度、良好的穿透性及一定的韧性。
三、 鱼钩的比重
鱼钩的比重是指其自身的重量,与制造鱼钩时的选材、钩号的大小、钩条的粗细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鱼钩比重和钩条粗细是成正比的,即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同一形状的鱼钩,钩条越粗,重量越大,抗拉强度也越大;反之,钩条越细、重量越轻,抗拉强度也就越小。由此不难看出,比重不同的鱼钩功能是不一样的,重量大些的鱼钩因其坚固耐用,多用于垂钓个体较大的鱼类或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重量轻的鱼钩优点相对要多些,我们知道淡水鱼摄食方式多为吸入,鱼钩重量越轻,越容易被鱼吸进嘴,加之它穿刺能力强,中鱼率也就相对要高;缺点是如果用太硬的钓竿或是遇上挣扎力大的鱼,鱼钩易被拉开或拉直,从而造成跑鱼。
四、鱼钩的大小
钓大鱼配大钩,钓小鱼用小钩,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则。但钓友们对鱼钩大小的理解和使用却迥然不同,有的初学者往往喜欢用大钩,认为大钩结实,不易跑鱼。大也要有个度,比如钓体重不足500克的鱼用10号以上大钩,或钓个体不大的鲫鱼用7号以上的钩,这显然都偏大了。大鱼与小鱼往往不可兼得,在垂钓时要目标明确,钓大鱼就应该用粗线大钩,反之,则以细线小钩稳获小鱼。究竟采用何种策略,这要根据当时的具体鱼情而定。有的钓友爱用中型钩,因其型号介于大小钩之间,所以他们认为如此选择既可钓大鱼,也可兼钓小鱼。然而在实钓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碰上大鱼嫌钩小,碰上小鱼嫌钩大。我想说的不是中型钩不好,只是想告诉大家,大中小型钩各司其职,最好不要让它们干力所不能及的事。因此,一定得根据对象鱼的种类和大小、摄食方法及用饵等因素,选择不同大小的鱼钩,这样才能让鱼钩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五、常用的钩型
针对不同的鱼种、鱼情,以及不同的钓法,鱼钩的形状被设计得各有千秋,据资料显示约有数千种之多。制造方在设计这些类型各异的鱼钩时,充分考虑了垂钓水域、鱼种、鱼体大小、鱼的生活习性及摄食特点等诸多差异,所以每种鱼钩都有合理的适用范畴,这需要钓者在实践中不断揣摸。下面我根据淡水钓中常用的一些钩型及其特点作以简单地介绍。
圆型钩:顾名思义,是指鱼钩的底部呈圆形,钩尖到后弯部分的过渡处相对圆滑,没有明显的折角,其特点是钩门适中、钩尖锋利且向内倾斜、钩底浑圆受力点分布均匀、钩身坚硬强度高、鱼被钩中后不易脱钩。此类钩有伊豆、丸せ、伊势尼等,其中伊势尼是圆形钩里最具代表性的,它可以钓取鲫、鳊等小型鱼,遇上凶猛、冲击力强的青、草、鲤等大型鱼也有优异的表现,因而钓友们称它为“万能钩”,是征战自然水域的必备利器。
袖型钩:其形状似衣袖,钩的底部相对平直,与钩尖、钩把过渡的折角相对明显。袖钩的特点是钩柄较长、钩门较窄、钩条较细、钩尖锋利,因此它具有易于入口、刺鱼直接、卸鱼方便快捷的特性,用它垂钓体形不大、鱼嘴较小的鱼类最合适。常见的袖钩主要有金袖、白袖、黑袖、流线袖、秋田袖、万能袖等,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鱼钩的颜色和钩条的粗细上。无倒刺的金袖、黑袖、白袖钩是许多竞技钓手垂钓对象鱼(鲫鱼)的利器,又因其设计简单、实用性强,所以在野钓中也被广泛使用。
无倒刺钩:因钩尖内侧没有倒刺而得名,随着手竿悬坠钓法的普及而被广泛应用于竞技比赛及休闲钓领域。无倒刺钩的特点是刺鱼快、上饵迅速、摘鱼快捷、取鱼方便,全无有倒刺钩易挂抄网及鱼护之虞,对保护鱼类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它的缺点是因钩上无倒刺,在使用虫饵时会因虫饵的蠕动挣扎而容易从钩上滑脱,只适合使用有一定黏性的商品饵或植物类饵。时下,有很多钓友担心使用无倒刺钩容易造成跑鱼,这其实是误解,实际上只要能准确地捕捉到鱼讯,及时把握提竿时机,充分发挥钓竿的弹性,跑鱼的现象一般很少会发生。
有倒刺钩:在钩尖的内侧下端有倒刺或在其他部位也有倒刺的鱼钩被称为有倒刺钩,爱好手竿传统钓的钓友最常用这类鱼钩,只因在自然水域垂钓常用蚯蚓、红虫等活体钓饵,钩上的倒刺能很好地防止活饵滑脱。另外,在鱼中钩后,由于倒刺的作用,鱼很难脱钩跑掉。但有倒刺钩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鱼咬钩时不易刺进鱼嘴;对中钩的鱼伤害大,加快了鱼的死亡;摘鱼慢,耽误时间,不适用于竞技钓;不慎钩中衣物时取钩困难。
六、鱼钩的选用
鱼钩选用得当,是钓好鱼的关键。但鱼钩的种类实在太多,常会搞得人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下面简要地谈谈在不同水域、不同鱼情、不同鱼体大小等情形下如何选用鱼钩。
(一)休闲垂钓鱼钩的选用
休闲垂钓大多是在水库、江河、野塘等自然水域进行,这些水域鱼的种类繁多,个体大小不一,鱼情复杂,但对于选用鱼钩来说仍然是有章可循的。不论是使用传统钓法还是悬坠钓法,首先应尽可能地了解垂钓水域中鱼的种类、大小、密度等情况,其次要确定你主攻的对象鱼,如想钓取鲤鱼、草鱼、青鱼等大型鱼类,可以根据钓法选用有倒刺的伊势尼或是无倒刺的新关东,总之要求鱼钩具备钩尖锋利、钩体坚固、不易跑鱼的特点。如果是主钓鲫、鳊等冲击力小的鱼,选用各类袖形钩则比较合适。
(二)竞技钓中鱼钩的选用
钓鱼比赛是对钓手综合素质的考验,要求速度与沉稳并重,因此在钓组配置上应格外注意,特别是鱼钩的选用十分重要。
1.垂钓混养鱼是以重量计算成绩,钓手大多会以体形较大的鱼为主攻目标,在比赛的首场或是已经确认比赛池中多为草、鲤等冲击力大的鱼时,钩的选用就相对比较简单了,只要是钩条结实、钩尖锋利的无倒刺钩都可以,如OC、新关东、伊豆钩等。但随着鱼情的变化,如在比赛进行到后几场时,鱼受到惊吓,大鱼不开口了,我们就应该及时更换较细钓组,并配上用来钓鲫、鳊鱼的小钩,争取以多胜大。
2.垂钓鲫鱼,大多竞技钓手会以无倒刺的袖钩作为首选,如目前被普遍使用的金象、土肥富、大一针等。但比赛中我们遇到的鱼情不同,所用的钓法各异,在鱼钩的选用上就需要有很强的钟对性。
1)快鱼,多表现为鱼的密度大、觅食欲望强烈、见饵即吞的生口鱼情,无论采取底钓或是浮钓,都要争取钩饵到位的时间尽可能短,这时就可以选用钩条略粗、前折角略大的袖钩,它具备刺鱼迅速、中鱼率高、卸鱼快捷等特点,能有效地提高获鱼频率和获鱼量。
2)滑口鱼,分为乱口和轻慢两种。所谓的乱口,是指鱼吃饵快,吐饵也快,针对此情况可选择比正常用钩大一至二号的钩门宽、钩尖锋利的袖钩,让其吃得进吐不出,进而增加命中率;对吃口轻上鱼慢的鱼情,则只能用钩条细、重量轻的小号袖钩了。
3)搓饵垂钓时,袖钩的钩尖长度要适中,因手上饵的形态并不影响刺鱼,钩尖过长反而不易入口。
4)使用拉饵时最好选用钩柄钩尖都稍长些的袖钩为好,这样一来可避免小麦蛋白挂在钩柄头上,从而减少虚假鱼讯和空竿。
鱼钩的选用还应和钓线的线径相匹配:较细的钓线应搭配适合垂钓小型鱼类的鱼钩,反之在垂钓大型鱼时应以粗线搭配伊势尼、关东等钩,具体到实钓中应视钓场鱼的密度、鱼的大小、个人用钩用饵习惯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合理选用,才是真正的用钩之道。
感谢各位的欣赏,我也闲着无聊的时候找出来的。
字体小,内容多,看着累人
谢谢分享,支持一下
感谢楼主分享,收藏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分享 努力学习
谢谢分享 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支持一下
谢谢分享 学习了
学习,学习,再学习
开心就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