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农历10月1日,上午忙完了些琐事,下午2点赶赴河北省桥上市,继续巡视我军队伍。但见各路人马热火朝天,说演习不太像,说实战却不见目标。渔夫想:真是“懒庸散”!一枪搞不出个目标,三枪总可以吧?!不亮几手,不知道渔夫长着三只眼!闲言少徐,翻身上马,挺枪便刺。
定睛细看,战场左边,视野开阔,狼藉一片。
前方,波光粼粼,微风习习,正是杀敌好时机。
敌人是穿了隐身衣,还是望风而逃?2个小时过去了,夕阳西下,不见顽敌。
南征北战,什么战役没有经过?不见对手的战役出现了。
这位老先生本来在认真观战,呐喊助威,但见只打雷不下雨,干脆去浇他的白菜去了。
这位战友,看我气喘吁吁,不见斩获,一时性起,使出绝招:太极战法!
(画外音)张三丰的拳经里说“顺项贯顶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威音开劲两锤争,五指抓地上弯弓”。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历代太极拳前辈们都要求在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头正顶悬,裹裆收臀,上下成一直线,落步分清虚实,处处力求圆满,周身轻灵,眼神视手指之前方。但实际做起来,往往难以协调。鱼不上钩,抱杆思过之际,望着深深的黑水,掂着鱼线下的铅坠,想象挂着鱼饵的鱼钩在水中悬浮的景象。心中猛然一动。。。。。,神明助我,这不正是中正安舒吗?此时的心情要比钓上一条大鱼还高兴!
太极拳之于修心养性,应为首选,休闲之时,朋友交游。习拳弄剑,谈论太极之道,儒雅风范,岂不快哉!昔日,曾为朋友赋词太常引一首,录此一笑:
凤凰晓月沂蒙山,百岭任君穿。唯儒大风范,纵回首,莫如这般。
刚柔相济,安舒中正,精气化神拳。剑影掌风间,更堪捂,飘飘欲仙。
敌上钩时的提拉动作,与太极拳的粘拿动作感觉是一样的等敌时的平心静气,与太极拳行功的静,如出一辙。没有定力,无论是钓敌还是学拳,都不可能成功。只要方法得当,潜心修学,都能提高智慧。虽不见目标敌人,一招一式,还是要讲究的。感念如此,还是有沙场秋点兵的豪迈!
如同钓敌一样,太极拳是一种技艺,也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休闲体育文化,太极拳与钓敌同样受人欢迎。一个临水垂钓,静中取动。一个园林隐身,动中求静。同是修身养性,别有一番风趣。至于参军入伍,也是社会需要,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各位战友,部队巡视完毕,渔夫总结讲话:愿君闲庭更胜步,人生沧桑扁舟过。他日华山论剑时,相约一见千金诺。
呵呵……泰山老师让观战者失望了,都去浇菜了! 表情
先顶贴,再看。
地板我睡!!!!!!!!!!!!!!!
地下室我占了!
好文采、、、
呵呵,惭愧惭愧,两军交战,不见顽敌!
目不忍睹,主要目的就是混两个工分哦
天当房子,地当床!
也叫防空洞!
你们好快啊
我坐在什么地方啊
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献丑献丑!
文采给力啊
都在潜伏!潜伏的很深!
地下宫殿!
混分专用帖!
是的啊
不了
谢谢了
就像当年邱少云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