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只好钓鱼 于 2012-6-13 20:54 编辑
麦收,是辛苦的回报;麦收,是含着眼泪的笑……
我最早见到的麦收,是上世纪的1974年,那天,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从烟台市区骑行一百多华里,回到了牟平龙泉老家,那年,我十二岁。
到家后,父亲将自行车往三叔家的猪圈矮墙边一靠,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带着我下了麦地。
麦地里一片金黄,满眼的金黄色里,蠕动着几十个身着破衣烂衫的、面黄肌瘦的、弯着腰的庄稼人的影子(人民公社社员),父亲站在田边只大体略微望了望,就大步走向一位六旬老人,接过了老人手里的镰刀,这位老人,就是我的爷爷。
我第一次亲身参与麦收,是这一年的第二年(1975年),初中一年级。
记得也是有这么一天,早上六点钟,同学们就背着各自家长给准备的午餐,排着队步行来到烟台西南村人民公社(今新亚集团)。沿路无处不在的标语不绝于目:“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根据老师的安排,男同学用镰刀割麦子,女同学捡麦穗。
一天下来,可怜我们十几岁的一帮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心全是大血泡,不小心扯破了皮,血水流出,钻心的痛……
最后一次见到麦收,是在去年这个时候的一次垂钓时。水库边上三四台收割机不间断的发出隆隆的轰鸣,片刻之间,一簇簇、一行行的金黄色的麦子被神奇的变成了麦粒…….
几十年的麦收,我所看到过的、参与过的、经历过的麦收,还有今后生命中仍将不断继续的麦收,令人感慨万千……
新亚集团, 金黄色, 庄稼人
鄙视坐着沙发布发话的领导,坐的板凳吼一声。农民伯伯,辛苦了
老兄比我年长几岁,您的帖子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割麦子的情景
大地的丰收,人民的希望!
农民是最辛苦的........................
楼主哪里搞的pp
有同感!有感伤!岁月象一条河。
有才,谢谢分享。
我比你幸运 每年都回家割麦子 呵呵
贴子制作的真好!感受麦收,分明也在感慨人生。感叹我们这辈人,尤其是我们的父辈一路走来的不易。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发出共鸣。
我没有收过麦子,我们哪里是水田,70年代的6月中旬是除草的时候,(现在还有手工除草的吗?)
沉淀的记忆被这首歌唤醒!————那是一首遥远的歌!一首难忘的歌!
图片的制作上有点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