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饵料时所添加的物质比例不同,造成饵料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同等体积内比重较轻的饵料被称为轻饵,比重较重的饵料则被称为重饵。饵料的轻重不同对浮漂产生的拉力也有有所不同,拉下来的目数越少则饵料的比重越轻,反之拉下来的目数越多则说明饵料的比重越重。饵料的轻重不同,也造成它们不同的优缺点,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所要注意的方面则会有所不同。
1、适合轻饵使用的情况
(1)适合用来垂钓轻口鱼和滑口鱼:
所谓轻口鱼是指鱼咬钩的力气较小可能在浮漂上都不会呈现出来,所以被称为轻口鱼。不是说鱼不吃饵,是指鱼觅食咬钩的欲望比较小,动作绵软而无力,即便是把钓饵吸到嘴里也比较浅显。而滑口鱼是天性狡猾比如鲤鱼,或者在黑坑或者养殖塘反复被钓而对钓饵产生警戒心,看到钓饵不会立马咬钩,会反复试探。
遇到这两种情况时一定要使用轻饵来垂钓,在制作轻饵时要加入一些雪花粉或者薯类,这些物质制作的饵料的雾化状态和适口性都会比较好,不仅能增加对鱼的诱惑力,饵料入水后有所膨胀势必增加饵料的适口性,轻口鱼和滑口鱼在吸食钓饵时像吸面条一样轻松,比起窝头样的饵料中钩率必然高。当时在使用轻饵时整个钓组要灵敏些才好,上鱼的效果更为明显。
(2)、用轻饵适合钓行程:
水中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气温、气压、时间等出现变动时,水底鱼类会因为光线或者氧气而逐渐离底,到中上层游动,造成水体上中下各层都是有鱼存在的情况。这时候不能只用底钓法,饵料过快的到底不能对鱼起到很好的诱惑作用。这时候可以考虑用轻饵,轻饵在吸食水分后下降的会比较慢,无形中加大了饵料在水中运行的时间和距离,更有利于鱼发现并吞食钓饵。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哪个水层都可能钓上鱼来。
(3)当水底存在酱层时比较适合用轻饵垂钓
所谓酱层是指在水底的淤泥层之上所存在的一层油泥样的稀软的腐殖物层。酱层通常是由各种鱼类的排泄物或者动植物腐烂后的分解物,以及细小的泥沙所组成。比重较重的饵料在到底后会陷入酱层,让鱼只闻其味儿,不得其饵,对垂钓特别不利,所以此时要使用轻饵来垂钓,轻饵入水后体积会有所增加,并且重量较轻,可以停留在酱层之上,当然整个钓组的状态不要过于迟钝才行,调整的灵敏些更利于上鱼。
2、使用轻饵要注意哪些方面
使用轻饵时要注意现实情况,不是所有的水情都适合使用适口性较好的轻饵
(1)当垂钓的水域比较深时不适合使用轻饵,因为轻饵的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溶散性较强,到水底的时间又比较长,当它下落的行程较远,时间较长时饵料肯定所剩无几,到水底的鱼钩上所剩的钓饵很少,还拿什么来诱鱼?所以要使用轻饵一定要试好水深,水深在2米左右时比较适合用轻饵,超过2米时用轻饵的效果并不好。
(2)要看一下水流的状态,如果水流缓慢对钓饵的冲击力不大,钓饵不会被水流带走则可以使用。如果水流过于湍急,会将饵料中的溶解下来的细小颗粒和气味吹散,失去了诱鱼的效果。
轻饵使用的好在垂钓中特别能发挥诱鱼的作用,但是在制作时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状态不能过于松软,雾化性过强会增加小杂鱼闹窝的几率。
在这里祝大家钓大鱼钓大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