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 鱼 那 些 事
去年的十月下旬,一场寒流如期而至。原本在坝上疯钓板鲫的钓况随着气温的急速下降嘎然而止。一时间难觅鱼踪。循着钓深水或钓草窝的思路开始了寻找新的钓点。
又一个双休日,哥几个相伴行进在通往王家崖水库源头的田间小路上。此时的渭北平原,正值秋冬交替,空气中已隐约感到了几分冬的寒意,秋收冬藏,田野萧瑟,树木已谢芳华,一阵风吹过,落叶纷飞,黄的,红的各色叶片如五彩的风在林间漫舞,稀疏的枝丫上依然还有少许的几片残叶在风中摇曳。远方南迁的大雁依次飞过,消失在如纱的天际。
我们探索着往前走,来到了牛家滩下的荷花池。远远的看去荷花池占地二百多亩,右依着大水面,有水相通。这里一直是钓友垂青的好钓场。趋步向前,见池的一角有一钓者专心垂钓,性子急的成山老远就喊上了:“师傅钓的咋样?”钓者冲我们挥挥手,嘴里含糊的说着啥,也听不清。不知是说没钓上鱼还是让我们不要喊,怕惊了鱼。走向前一看,鱼护没下水。便有了答案。荷叶已失去了昔日的容颜,虽说没有了婀娜如少女般的妩媚,但从荷那恬淡怡然,举手投足中依然能看到荷的风韵犹存,品味到荷的超凡脱俗。别了荷花,别了钓者,我们继续前行。
前行数分钟,过几户农家,延右拐的土路下去。便到了另一个钓点。一条曲曲弯弯,时有时无,掩映在杂草中的小路通过一片树林,把我们引向水边。登上残破的低低的堤坝,一片汪水浮现眼前。前面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各成一体又相互关联的水域。芦苇、蒲草交相辉映,各种水草稀疏地遍布其间,四周空旷静寂,少有人迹,真是一个绝好的天然钓场。
见此情此景,哥几个立即兴奋起来,出杆的速度可想而知。成山、小李已就近选好钓位,支杆,调漂,打窝子一气呵成。水深是理想的1.3米,有草窝,有亮水,远能攻,近能守。看着这一片水域,心里也着实的高兴,环顾了四周,最后选择了一处两水域相交,有不大不小的水口相连,又有水草相伴的钓点,手竿望点兴叹,长杆短线方能大显身手。长杆已伸向前方,酒泡小米打入窝点,只等鲫妹妹出水亮相。天籁俱寂,清风佛面,这时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鸟鸣声引起水下鱼儿的骚动,哗的一下水面激起一片片水花。“哎呀,这么多鱼”。朋友们惊叹着。过不多久,传来朋友不断上鱼的消息,我这里也鱼口频频。挂上蚯蚓,长杆慢慢地送过去,3粒浮子露出水面,稍等片刻就见那浮子慢慢的,轻轻的斜着没入水中,轻提杆,手便有了重重的一顿,接着就是鱼的拼命挣扎,使劲往草里钻,我就使劲往外拉,扑棱棱,硬是把鱼从草窝中拉出水面,那种感觉出奇的妙,无法言表。3两鲫鱼一条。如此这般折腾,鱼护里的鱼越来越多。鱼上的快,时间也自然过得快,天色渐晚,朋友们依然意犹未尽。考虑路途较远,大家便开始收拾鱼具。 摩托声在田野间激荡,回家的路上三辆车依次箭一般驶向远方。
随后的一个月,哥几个便认准了这个地方,稍有空就相约而来,自然回回鱼获颇丰,满意而归。
有一天朋友来电话说,那个钓场被电工扫荡了,电打的鱼装了五编织袋。坏消息传来,让大家气愤不已。自那以后这钓场就再钓不上鱼。
好文章!
写真好的
谢朋友关注
谢谢朋友关注
鱼获好,文章更好!
朋友过奖了,谢关注。
钓友,你别钓鱼了,写写文章发表一下,也许会有惊喜。
顶你上首页
很不错的收获。
文采真好
是王家崖吗
文章写的好!
过奖了朋友,让你开心就好。
是的
谢朋友关注,过奖了哈
谢了朋友。
上首页就不必了,能让你开心就好,谢朋友关注。
再多些图片首页妥妥的
谢朋友支持
胡诌两句能让朋友开心就好,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