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钓鱼高手是这么解决小鱼闹窝的,真的很好用
每到天气炎热气温升高的时节,水域中的大鱼就会繁殖出大量的小鱼来。这些小鱼在第一年中不会长成大鱼,嗅觉很是灵敏。我们在垂钓目标大鱼的时候,大物产下的这些小鱼很容易被鱼饵吸引,也很容易咬钩。因为两者的觅食口味基本相同,且小鱼在觅食时并没有大鱼那么高的警惕心理,所以小鱼往往会特别积极的吃饵。

也就是说,只要发现食物的存在,小鱼就一定会发起猛烈的进攻。就算垂钓在这方面想出无数种办法,也仍旧不能有效的避免小鱼闹窝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很多时候大物吃饵的浮漂信号也会被小鱼闹窝传来的信号所覆盖。这样的话,就对我们钓大鱼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怎样去解决小鱼闹窝的漂相掩盖大物吃饵漂相的问题?
一、找到原因。
1.钓客把鱼漂调的太灵了。
调漂就是在调鱼漂的反应速度以及稳定性。很多新手,都喜欢将鱼漂调的灵一些。他们觉得鱼漂灵了以后,哪怕多提几次竿也无所谓,至少能降低错过大鱼的几率。这种想法本身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因为鱼漂太灵的直接后果,就是提竿会频繁。提竿次数多,且每次提竿和上一次提竿间隔的时间太短以后,鱼就很容易被吓着。
2.钓客用的饵太合小鱼的口味。

如果饵太软,小鱼吃起饵来就会特别容易。可以轻轻松松就吃到鱼饵的时候,小鱼闹窝的势头必定会有明显的加大。有时候,饵的腥味或者香味太重,也会招来小鱼。
3.钓组搭配方面出了问题。如果钓组之间的搭配不当,也是很容易造成虚假漂相频繁出现的情况的。比如说钩子太大,比如说鱼漂太小。
二、解决问题
1.信号覆盖法
我们都知道,大鱼吃饵时的信号并没有小鱼吃饵时的信号明显。但是它们吃饵的力量是绝对够大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将浮漂带来的一些杂乱信号覆盖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将浮漂的灵敏度调的低一些,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调整浮漂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将浮漂向上移动一些,让双饵全部触底,让子线稍微带一些弯曲。这样钓饵就不再需要承受浮漂的浮力了。子线弯曲以后一些小鱼抢食可能出现的杂乱信号就不会出现在浮漂上了。
2.加大铅块重量

钓客在小鱼多的时候增加铅坠的重量,是可以衰减传递到鱼漂的杂乱信号。我们在采取传统钓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调一目或者是两目,浮漂进入水中以后,铅块基本上就已经到达水底了,这样鱼钩和主线之间在水底就形成了一个大概90度的夹角。要知道杂乱信号如果出现,是需要从鱼钩上传到铅块上然后才能到浮漂上的,这样就相当于在原有的浮漂信号传导上增加了一个环节。
3.增加饵料重量
各种鱼饵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即使使用同一种原料制作的鱼饵,因其物理状态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比重。增加鱼饵的重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闹小鱼的杂乱信号。
增加钓饵的重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杂乱信号的出现的。小鱼闹窝抢食时它们的力量是有限的,钓饵在受一些小鱼争抢时,因为自身重量的原因会在水底移动一段距离,当饵重增大时,移动的距离就会缩短。对一些杂乱信号的出现,就起到了有效的阻挡作用。大鱼咬饵时的力度比较大,钓饵的重量对于它们而言是无足轻重的。
说了这么多,感觉就是跑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