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原创首发】暴连——天不给鱼

zh74553912014-10-19 04:22:21

题注:暴连非暴连,铩羽也暴连。本人以后的每一次钓记都属暴连,那就算暴连系列贴吧。 前几天在QQ群里听说滴水崖水库公路修好了,鱼情也还可以,于是马上给水库老板打了个电话过去。老板回话:前两周有人一天整过五、六十尾鲫鱼的,十几斤(计算一下,二、三两一个个的,可以),前几天又有人一天搞了7、8个鲤鱼的,大的7、8斤,小的2、3斤(这个更可以),但这两天鲤鱼又不动了,只动了那么两天,现在鲫鱼一天可能也只钓得到十几条的了。追问:鲹子(杂鱼:小尖嘴也称小串丁)的情况呢?回话:数量和牛身上的毛差不多。虽说在意料之中,但手心仍有微汗渗出,有鲹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数量达到多如牛毛的程度。这种小尖嘴鲹属底层鱼类,不像白条属中上层鱼类,如果是白条,只要饵料能冲破鱼层到底,就有机会搞着。但是这种底层的小尖嘴鲹它就等你的饵料到底,盼着你的饵料到底。有鲹子也要去,没有鲹子创造鲹子也要去,这就是钓鱼人明知有鲹子,偏向鲹子行的精神哈。星期六晚准备好饵料整理钓具,星期天出发。由于路途较近,又是单独行动,所以没那么着急,装车出发时已是早七点多,今天的这个天气……。水库面积不大,二十多亩,正修堤修路。早有钓友占着弯子抛竿垂钓了。早前在钓友帖子中看到过这两句:莫言君到早,更有早到人。现就此情景对个下联吧:莫言君到早,更有早到人。占了哥弯子,哥向铧尖行。停车下货,下面就是今天准备战斗的地方。严格来讲,这不算纯粹意义上的铧尖,是一个深浅结合处。钓位左边是大坝深水。右边是上游浅滩。这样的条件很适合钓上下洄游的大鱼。虽然这个钓位以前已多次施钓过,但还是先抽竿试试深浅,找出准确的钓点。对于钓点的选择有些犹豫,鉴于今天的天气阴沉,气压较低,钓位前偏左一尺深近三米,偏右一尺深二米点,典型的坎下坎上。坎下:深,大鱼机会多,但容易缺氧。坎上:浅,大鱼机会相对少,但溶氧量稍高。综合考虑:坎下,用四米五短竿,省力,钓近点,看缺氧情况是不是稍好点,也希望这缺氧情况把深水区的大鱼逼得靠边吧。先到右边浅滩处打一个走钓窝,准备抖灰面。打窝饵味型和状态以偏重鲤鱼为主,考虑到本塘鲹子的威力及今天的天气状况,窝饵粘度极大,基本不雾化,但在味道上进行了加强,诱鱼吧,雾化和味道都重要,雾化减弱,味道就强化。关于抖灰面,可以说是南充钓友的特色技术,方便简洁,单竿多窝,用料俭省,它有着台钓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当“抖技”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综合优势不亚于台钓。看过关于抖灰面贴的钓友可能有此印象,抖灰面所用都是三颗星漂吧。其实,这都是个人习惯而已,只要掌握其中原理,钓顺手了,三颗也罢五颗也可,本人较为喜欢五颗。五颗星漂就像是组成一支五目的浮漂,三颗就像一支三目的浮漂,五目的调钓范围应比三目的大吧。坠为偏重坠,还是个人习惯。渔事中没有哪一种武功是绝对厉害的,关键是使这套功夫的人。就好像拳术中的大洪拳一样,很基本的拳术,但由一个真正的高手使出,那威力也是惊人的。说这么多的闲话,无非是提出一种看法:吃透自己的钓法,深化、改进并创新,就成了你自己的绝技。引用本地传统钓抖灰面的第一高手所说的话:各人有各人的搞法。主钓位打好窝,调漂找底,拿上转运袋去走钓窝试试。这种转运袋渔具店里是没有卖的,“厂家”一般是自产自用。下竿,抖几下,中鱼,入袋。第二尾鱼无动作,只是在操作过程中,手上有感觉而中的钩,看来是缺氧引起鱼的食欲下降。中钩后还带着它的“氧气袋”哈。“灰面”,书面语即是面粉,我地俗称“灰面”。抖灰面,并不是饵料就只是使用面粉,什么酒米、蚯蚓、红虫、红苕颗粒,玉米粒………等一系列可以垂钓的饵料,都可以拿来“抖”。如果是主钓鲫鱼,饵料大小可以是等同钩的体积,或者刚好包住钩尖即可,但我今天是主钓鲤鱼,所以饵料就相应的搓大。两尾鲫鱼过后,没有了动作,也没有感觉。插竿,回主窝。主窝饵料以玉米窝头为主,添加少部分的商品饵,饵料状态硬、粘,抗杂鱼能力强。同时也装上失手绳。关于失手绳,我认为其有相当一部分作用在于心理。何解?有了失手绳,中大鱼后钓者心里不慌,感觉有依靠,大不了丢竿耍失手绳罢了。所以能沉着冷静地遛鱼,这样反而锻炼了自己对抗大鱼的能力,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中大鱼后,根本就没有用上失手绳是吧。气压越来越低,水面飘起小雨,人都感觉有点呼吸不爽。隐约可见对面朋友已经戴起了伞帽。大雨可能突降,要真是这样的话,雨后定会有惊喜的。撑伞、装抄网,就等这阵雨后的惊喜吧大雨还没下来,惊喜却先到,这个最多有点喜,谈不上惊。良久无口,看来刚刚这尾鱼是实在经不起饵料的诱惑,冒着憋气的危险下地底。还是要补点窝,看天气能不能稍微变好。去看看走钓窝的情况如何。刚刚撒的几颗小雨使天空稍微敞亮一点。走钓窝的鲹子也仿佛恢复了一点活力,接连上钩。既然鲹子都受得了这气候,大鱼也应该要来。所以有时候鲹子充当了“侦查员”的角色。果然,一个轻点的信号出现,提竿,感觉一、二斤的样子,猛然向正前方扎去,0.6号线瞬间齐铅坠处扯断。这一突发事件让人怔了几秒钟,看来有戏了。水浅,鱼一般是冲向正前方深水区,而且冲刺速度比深水快。鱼小,不稳重,跳跃性强。所以,浅水处如果钓到一、二斤重鱼的时是不太好操控的。补窝后回主钓位做线。在太空豆上在裹铅皮,不伤线。继续施钓主窝,无口。看来这天气对深水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换位?窝子已经做好了,有点舍不得,况且今天主要目的是奔大鱼来的。窝饵钓饵没有问题,钓位钓点问题不太大,唯有气压这一点。能不能在钓法上做一些尝试,以弥补溶氧问题呢?拿出酒泡碎玉米渣,试一试一种较新型钓法——“沾麻团”。先把钓饵沾一下水,再在玉米渣中搅动,出来的效果就像麻花上沾的芝麻一样。应用原理:一是麻团饵料入水即向下散落碎玉米渣,模仿鱼塘喂料情景;二是碎玉米渣本身的的玉米香和酒香可以刺激食欲不佳的鱼儿开口;三是碎玉米渣散落不雾化,不会加重窝子的缺氧情况。也许真的是麻团钓法起了作用,几竿之后,果就中鱼。对于这尾鲫鱼还是用一下抄网,一来免得脱钩二来也使抽出来的抄网有下水的机会吧。隔个一两竿又中。鱼色虽金黄,却显得有点暗淡,这难道就是传说的“缺氧黄” ?三尾鲫鱼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此时气压更低,天色变暗,鱼塘老板也把两台增氧机打开,再先进的钓法也抵不住强大的气候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说不定本来还在窝边转的鱼儿也会被增氧机吸引过去,此时还有比氧气更好的诱饵吗?坚持继续补窝,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争取把诱做得更好吧,然后就“靠天吃饭”。再去看看走钓窝如何。吸取上次教训,站位下来一点,争取在中鱼第一时间时能把竿扬起。也许是垂钓间隔时间拉得过长,凉了窝子,窝内窝外搜索了好几遍,仍没动静,只有放弃,此窝也算有了“三个代表”吧,回主钓位,苦心经营主窝算了。从新开饵,比起刚才那款来说,相对松散,有一定的雾化性,不用再严格避杂,放细放小线组。饵盘上一只蚂蚁清晰可见哈,这个连蚂蚁都诱得来,可能鱼儿也会受不了吧。钓法上仍然采用沾麻团的方法,只此一招了。看来蚂蚁也是检验鱼饵的一大标准哈,抛了几竿后,中了今天的一尾最大的鲫鱼,三、四两的样子。再来一尾。突然,一个久违了的连续顿口出现(吸饵、吞咽),典型的大鱼吃口,扬竿。待稳住鱼儿后,一手持竿,一手拍照。鱼没有现水,给竿子来两个镜头先。可能是在照相过程中,持竿用力不当,刺激了鱼儿,这家伙受惊后猛然发力,不敢硬撑(1.0主线,0.6子线),丢竿、放手机、抓失手绳,手机差点落入水中。待慢慢回收失手绳时,手感不对,心里有点拔凉,大鱼脱钩了。唉…,这个让哥太郁闷了吧。可能是没有始终让线组处于一种紧绷状态,加上五号袖无刺钩,鱼在逃跑过程中,由于钩得不深滑脱,也有可能钩开门。算了,只要享受了这过程,也让失手绳变成过湿手绳吧,这一高潮也算给今天气闷的环境带来一丝生气吧。大鱼失手后,只有期待着下一位。以后却陆续上了几尾鲫鱼。整得自己已无心恋战了,收竿走人哟。“曾经有一尾真诚的大鱼来吃到了我的鱼钩,我没有抓住,现在回想起已悔之晚矣,如果上天能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对自己说六个字:遛鱼时勿照相。如果一定要在这六个字前加上一个修饰语的话,我希望是:切记。”感叹之余,还是看看今天的收获吧。想起几句野钓名言:野钓三要素,第一天气,第二钓位,第三钓技。我不是一个常把失败都归咎于天气的人,但今天却不得不说:天,不给鱼呀!

原创

本主题由 独钓寒江雪 于 2014-4-11 04:05 移动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唉,看得眼睛疼。颜色太

很久以前

发帖失败,请管理员删除,我重新发过。

很久以前

写得挺有意思的。过程精彩,如果一定要在这四个字前加上一个修饰语的话,我希望也是:切记!

很久以前

赞一个。。。。。。。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