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微凉,
稻柳香,
绿水石岸抛竿忙,
鲫鲤伴牵入护,
风骚独醉研祥。
初秋忽至,来不及回味夏钓风彩,早晚凉意甚浓,东北垂钓时日渐少,新竿研祥入手七天,试用一天后,毒瘾折磨六天,终于熬至周末。周五将一切烦扰琐事处理好,晚上经多方考查,决定周六赴战江密蜂水库。
与老哥相约,准备好一应工具,八点由市区出发,出市区后,有一段修路,非常难走,耽误了些时间,到达水库已是九点左右。
这个水库还是三年前来过一次,鱼情早已没有印象,好在已有钓友先至,问好相关事谊,得知水中最大六七斤,野生鲫半斤左右的也不少,故决定钓组。
主线:丰鱼3.0#;子线:1.5大力玛;5#伊士尼钩
因秋意渐浓,气温下降,决定钓坝根深水区,水深2米偏上。
饵料继续采用绿柳5#酒香 大综合爽底 化氏藻元素 拉丝粉
窝料:曲酒 蜂蜜 小米
装备支好,给研祥加上竿止,空钩找底,洒窝,调漂,和饵。
先拉大饵入水,感觉小杂鱼疯狂,鱼漂左歪右斜,连拉十余下没有顿口出现。改良方案,一钩面饵,一钩颗粒。不久,漂一个明显上浮,提竿,感觉水中稍有微力,飞上后,原来刮到一尾瓜子鲫,汗,换饵再投。几尾鲫鱼报道,个头不大。直到13:00点前,鱼获不甚给力。转战浅水,几次抛竿中一草鱼苗,直接放生。
此时左侧钓友6.3M鱼竿被鱼拽入水中。竿很快被拽远,但此鱼并未游向水库中央,钓友急抛海竿搭线,努力N次终于将竿拉出。一尾五斤以上草根浮出水面入护。
大草根真是让人羡慕不已,继续回原位钓深水。此时老哥用碰嘴鲤颗粒鱼获良好。改用颗粒,果然吃口有所改善。看起来是库里小鱼太多,改良钓饵后,纷纷有三两以上,半斤以下大鲫报道入护,用研祥可以直接飞上,半斤的鲫也很难拉满研祥大弓。直到三点半,一直没与大物相遇,太期待大弓的上演了。
尴尬的局面终于得到改善,而这一改善的转折点,却是因为一只小青虫子。
不知几时,一只调皮的小青虫爬上大腿。开始,只是轻轻扔开,后突然想起,曾在某论坛看过一个技术帖,作者曾专用青虫钓大草,左右现在鱼获不怎么样,我何不试试。
将虫子拾回,穿在钩上,同上蚯蚓相似。另一钩上颗粒,抛入窝点。几分钟后,一个试探性顿口出现,继而一个漂亮顶漂,提竿中鱼。是尾2两多小鲫,再看钩,居然是吃的虫子,汗,原来不光草鱼,鲫鱼也喜欢它啊。
虫子没进鱼嘴,可以继续使用。继续抛竿,没多久,又一个黑漂,漂还没完全入水,及时抬竿,巨力传来,久违的研祥大弯弓出现,圆月弯刀,完美弧线,赏心悦目。
水库的鱼果然给力,拔河过后,左右横冲,但用研祥操控自如,有意多溜了几分钟,一手持竿,一手拍照(也蛮辛苦的),最后一尾三斤以上三道粼(鲤鱼一种)失去抵抗力,浮出水面,抄鱼入护,再看,又是咬的青虫。
虫子立功了,上了两尾鱼,还剩半只,仔细钩好后,再抛,结果漂还没立住,就被漂亮的顶上,漂肚都被送上来了,猛抬竿,又一尾大鲫报道,再看钩,又是咬的虫子。但是这次惨了,虫子进了鱼肚。
没虫子了,到周围草丛找了半天,也没捉到新的相同品种青虫,只好继续用颗粒。陆续又上鲤鱼一尾,鲫鱼若干,但等待间隔很长,没有青虫频率快。
四点后,收竿,共获鲤鱼两尾,鲫鱼10至20尾(累了,没细数),共8斤左右。
擦拭收竿。今天钓情很值得总结。这个野库的鱼不喜面饵,面饵效果不如颗粒好,这点很奇怪。分析原因,第一可能是小杂鱼多,但改用硬饵和鲜包米粒也没能解决问题;第二,有可能是面饵对此库无效。这是我用绿柳后首次遭遇尴尬,看来没有什么饵是万能高效的。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水库中鱼吃惯了颗粒。但这个库的鱼是不喂的,这点貌似也说不通。
有趣的是,在面饵效果不理想时,青虫却非常给力。这点值得深究,如果说是秋天来了,鱼喜荤饵,那么旁边用蚯蚓饵的钓友鱼获却并不乐观。看来,到一个新钓场后,如果原用饵料并不理想,除改换其它商品饵,还可以大胆尝试当地的野生昆虫或水中小鱼做饵。另外,深水时,子线不宜过长,这也是我今天才研究发现的,可能对其它钓友已经不是新闻了,呵呵。
所谓,钓无定法,看来擅于总结经验,随机应变才是钓鱼人的法宝。
(这次还有没有广告嫌疑了?!!!)
恭喜恭喜,好收获。
恭喜楼主 ,好渔获 好文笔
好帖,图文并茂,过程清晰生动
恭喜楼主 ,好渔获!!
楼主钓鱼技术厉害,手中文笔也厉害。
收获不错谢谢分享
收获不错谢谢分享
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收获不错,经验不错。
收获不错 谢谢分享
恭喜 好收获!!好贴
好图,好文章,好渔获。谢谢分享
恭喜,鱼获不错,谢谢分享!
单反效果就是不一样,谢谢楼主分享
好地方啊???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