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莎菲提议,上天池度假。
其实,她已经不止一次流露出回乡的念头了。
我也觉得,第一次去龙江以外的水域甩两竿,那感觉也许不一样。
不料到了五一,天却下起了雨,只好延日待晴。
五二雨驻,电话得知,那头却又大雨。
唉,懒人不出门,出门天不晴啊。
所幸五三两边皆晴,三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到达了几年来,魂牵梦绕的故乡---------天池
老表早就张罗好了接待。
家长里短总是摆闲的主题,说到呕心(伤心)事,女人们的眼泪又让气氛变得亲切而沉闷。
夜饭过后,老表带我来天池边散步。
眼前的天池,亭台楼榭,近水依山。石板小路,曲径盘桓,古趣盎然,变幻着时空的精彩。
夜幕中,空旷幽静的天水间,充满了浓密的树身,偶尔透出的几处灯火,正如夜的眼睛,张望着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梦;又像是点点的渔火,摇曳着,飘向家的港湾----------
夜风夹着幽香,清新淡雅,沁人心脾。
我们一边散步一边选看钓点,打上窝子,又慢慢返回。
乡村的夜色很浓,尤其到了夜半,更显得寂静、清凉而又漆黑,完全没有都市燥夜的疯狂和浮华,人睡的彻底,感觉很美。
朦胧之中,一种久违了的叫声,是那样的婉转。我睁开双眼,窗外,天早亮了,鸟儿们还在房前屋后的林子里欢快的唱着。就在这一刻,我的心跟着鸟们快乐的飞起!
沿着石板砌就的幽径,一步步撩开晨雾中的梦。
薄薄的几重山影,像是一幅画,才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就是快意的泼墨,任凭云烟飘渺,山头的那抹翠绿终于染透了纸背,带出一片鸟鸣。那渗透入骨的泼墨,浓重的沉浸在山色和倒影中,静谧而又苍茫,洁净而又单纯。
太蓝了,这青笔山水中的水,比山翠,比天蓝,比海青。
一个人,在这样湿漉漉的画卷中垂钓,多少觉得有些浪漫而奢侈,忍不住问一声四季,独钓中的江雪啊,哪里有我寻梦的轻舟?
就这样不着边际的钓来钓去,海竿手竿换着上,新窝旧窝轮流坐,就是没有鱼讯。真是怪了,撒上几把酒米,明明看着鱼儿游来游去,为什么就不上钩?
海竿打向三十米开外,仿佛就像进了无底洞,等坠停了,水线竟然离岸仅二三米远,这水到底有多深?
手竿下去调漂,十五尺的竿子,主线到不了底,如何是好?
面对着浩渺的碧水,我的第一次外出试竿,竟然是这样的手足无措。
下午五点,老表来了电话,快收拾,夜饭在表叔家吃。
这在当地称为供饭,也就是轮流待客。
这个时节的山里,野味很多,核桃花、水蕨、叶上花、羊肚菌--------
烧上一吊最沉的腊肉,宰上一只土鸡,盛满大杯的酒盅,表叔就讲起了那些传下来的故事。
“长辈们说,有那么一年闹地震,震塌了南面的一架山。山坡上原有的一个寨子,眨眼的功夫就被埋没在山谷里。老天爷,全村上下数百口,大小牲口无数,最后只跑出来一头牛。”
这么说来,这天池竟然就是一个堰塞湖。想不到今日的美丽仙境,原来却是涅槃的升华。可怜那些泥土下被埋没了的无数生灵。
“山谷被滑坡堵塞后,下游的村寨就断了水源,生存陷入了绝境,惊动了一位神仙,一怒之下,伸出巨手,插入山谷的堆积物中,顿时,五股清泉汩汩流出,两岸十里八乡的生灵终于得救了。五股清泉汇聚成河,慢慢就叫成了洋汤河,五指泉眼就是现在的五指洞,那位神仙被后人尊为洋汤君,封号为洋汤代海侯,主管着南坪乃至九寨沟这一方仙境中的生灵。”
我赶紧给表叔敬了一阵酒,又问了些其它话题。
“那池上钓鱼,有没有传下招数?”
“近二三十年,附近只有炸鱼的高手,真正钓鱼,还得说起六十多年前,我儿时亲历的几场钓事。
钓鱼开始前,先要喂鱼。
大大(叔叔)们先把锅盖大的油渣(菜籽饼),用麻绳作网栓牢,三个一组,固定在一根三四米长的大原木上,然后划着船,选择背风的港湾,把饵料悬浮在水下五六米深处,引诱鱼儿前来觅食。
五六天之后,再来原木旁,用装上石头的竹笼作锚,先把船头船尾固定稳当,接着,从水中提走油渣饼,然后下钩钓鱼。就用一根主线,串上五六个自制的鱼钩,五尺长的细竹,就是标准的抛竿,挂上蚯蚓,任凭你百般刁钻古怪,这一招有中无,无中有的换饵传说,不怕你不就范。
只要见竿稍抖动,即刻抬竿收线,一条条大鱼纷纷上船,三五个人也忙不过来,比撒网的收获还好。“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竹篾编成活条竹笼,外面松松漏漏,里面篾头如刀,鱼只要钻入,就无法再逃出来,事前只要将诱饵卵石一起装入笼中,沉入水底,要是人勤快,天天有鱼吃。
但是这门编法绝活,现在无人再会,几近失传。”
我听得很入迷,又问了问:“现在来天池游玩的人,有没有拿鱼竿钓鱼的?”
“怎么没有?还很多,拿个竿竿,坐在水边拗都不拗(一动不动),就是从不见弄上鱼来。”
“上了天池,赏景垂钩,享受自然,在钓不在鱼,无鱼也快乐。”
我的话音刚落,老表反驳道:“我们农民人讲个实在,拿上竿竿钓鱼,又钓不上,还说什么心情?谈什么光彩?”
我真的有些无语。
表叔笑了笑道:“今年正月十四,来了一帮专家,在捉鱼沟摆下阵势,支起帐篷,大干四天四夜,临走的那一天,仅二三斤的大鱼,就钓上了七八条,还剩了一大坨袋装的鱼食留给我,要不,你们两弟兄明天上捉鱼沟试试?”
早晨依然那么清脆,听着百鸟争鸣,就知道她们浏览着快乐高兴。
吃罢热腾腾的豆面,老表又准备好生活品,背起鱼包,我们就出发了。
沿着水边的小路,一直缓缓上山,二十多分钟后,爬上了这道峰的岭上,虽然大汗淋漓,但通体舒畅,真觉得清心洗肺。俯视晨光中的天池,云蒸霞蔚,浮光跃金,曼妙婀娜。
又是一阵下山,然后就到了一处港湾式的沙岸上。
我用爆炸钩在十米远处做了三个窝子,并加挂了颗粒。
老表去坡上拣来一抱枯树枝,又把周围废弃的塑料袋等易燃杂物堆积在枯枝下,点燃起来,等着火着大,便拧开矿泉水的瓶盖,用藤条做成的夹子,把带水的瓶子夹在火堆中,这种野外热水的技巧,我很新奇,也很赞叹。
水烧开了,接着沏茶,这一刻的茶,就着青山碧水,鸟语花香,淡淡的,就是说不出究竟有多美。
品了一阵茶,又想找点手竿的感觉,就和老表在附近挖了些蚯蚓。然后把2。7米的海竿,换上3号主线,套上自动漂,连接空心坠,放上0。8的子线5号伊豆双钩,包上糟食后,直接举竿将钩组放入3米远的正前方,打开刹车,钩坠沉底。轻轻抖动鱼线,红色的漂身从水中爬了上来,很优雅,很帅气。
老表紧盯着漂,笑着问:“就这样钓?”
“就这样,若漂沉水,扬竿既可刺鱼,然后慢慢摇轮收线,用抄网捞起。”
我很耐心的给他讲解动作要领,他学的很投入。
“你来试试。”
“嗯。”
老表盯着漂,很专注。我又把海竿轮流换了饵,既挂了火腿肠,有挂了蚯蚓,慢慢地时间已到了中午,我们开始做午餐。又烧开两瓶水,先泡上方便面,然后又把水倒掉,再用烧开的水冲调料,放上火腿,感觉真不错。
正吃着,好像鱼铃一响。
伸长耳朵再听,又响了一下,是左边的那根竿!
我俩放下碗筷,悄悄来到岸边,扬竿收线,收着收着,一条麻黄色的鱼浮了上来,老表眼尖,随口道:“是池里的土鲤鱼。”
我将鱼牵向岸边,鱼也不大,直接挑起上岸。
我仔细观察了一番,这鱼的鳞片很小,4根须,尾鳍透红,是细鳞鱼!想不到这里最名贵的鱼,竟然还是细鳞鱼,这个发现就连我自己也感到惊奇,在高海拔的静湖中,竟然生存着珍品细鳞。只是颜色不像龙江细鳞银白发青,而是发黄的土麻色,可是眼睛却大而明亮,鱼体侧线也在身体中心一带,但比龙江细鳞的侧线要平滑而略低。
“这正是土鲤鱼,肉香,池上50元一斤,有时钱买不到。”
老表的兴趣大增,对我很是佩服。
就在这时,自动漂闪动着,就是没有出现黑漂,过了一阵不动了,收线看钩,饵已荡然无存,看来,这里的鱼儿真狡猾。
接下来又是挂饵包食。放钩入水。不一会儿,漂动了---------有动了--------黑漂-------提竿------------中!
站起身,举起竿,试探着收线------收线--------再收线,线收至与竿差不多样长时,我将鱼头提出水面呛水,然后降低竿身,绷紧线。
老表着急的说:“赶快提上岸,不然就跑了。”
我对他说:“不急,硬拉,反而会弄跑,你把抄网准备好。”
我又将鱼呛了两次水,见鱼翻在水面上,这才用抄网抄上了岸。
还是一条细鳞鱼,与第一尾相差无几。
老表的兴趣更浓,也不嫌竿重,执意要拿在手上把玩,不知有没有鱼讯,他就一个猛拉,不好,挂了,再提,子线被拉断了。
重新换上线,我又给他讲解了抖竿的动作要领,他很热心。
玩到下午3点时分,老表的手机响了,听完电话,他告诉我,梁村的另一位老表听说我们来了,专门在工地上请了假,就等着去吃酒摆闲。
我告诉老表,最好请沙家寺的老表一同来,一起摆闲更热闹。不然明天一走,他们事后得知,又要怄气。
老表也说这样更好。
收竿的时候,爆炸钩上又收获了一尾细鳞,真是喜出望外,论尾数,已是我今年以来野钓的最好成绩了。
我想,今晚,我要开几瓶最好的陈酿,再熬上几碗藿香鱼汤,和老表们好好切磋切磋。
本主题由 独钓寒江雪 于 2014-4-11 03:57 移动
沙发慢慢编辑图片。
耐心等待铁拐兄的精彩
原帖由 往来钓客 于 2011-5-17 23:56 发表 [attach]699443[/attach]占着慢慢的等 第一时间往来,兄弟真是性情中人。
原帖由 可以清心也 于 2011-5-18 00:43 发表 [attach]699444[/attach]令人神往。 清心兄可以清心乎?
原帖由 毓民 于 2011-5-18 00:55 发表 [attach]699445[/attach]耐心等待铁拐兄的精彩 向第一时间战斗在钓坛世界的版主致敬!
大手笔,好才华。
好地方,好风光,好精彩。
能钓到不一样的鱼就是一种经历!
原来不知道天池那么圣洁的地方还可以钓鱼,长见识了。
原帖由 何老汉 于 2011-5-18 06:11 发表 [attach]699446[/attach]好地方,好风光,好精彩。 多谢何兄赏评。
原帖由 战国无士 于 2011-5-18 12:04 发表 [attach]699447[/attach]精彩羡慕很 多谢国士版主大礼赏评,欢迎前来品茶。
天池细鳞鱼50一斤
原帖由 滨海狼 于 2011-5-18 13:13 发表 [attach]699448[/attach]天池细鳞鱼50一斤 也不算贵,我生活的龙江,过斤的细鳞鱼也要50元,有时一鱼难求。若在成都、雅安,怕要按两论价,而不是按斤,因为,这种鱼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号称三雅,鱼头中确实有一把玉剑,千真万确,你说奇也不奇?
羡慕,好山好水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