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学习钓鲤鱼打窝

A台钓初学者A2017-07-05 21:48:40

竿塘中作钓时,鲤鱼的密度通常都不是太大,而且常有小鱼和鲫鱼在塘中穿梭。钓这里的鲤鱼首先要想到的就是窝料的制作。如果另用窝料打窝常会有冲突,最好是用钓饵来做窝。因为使用其他的窝料做窝的时候,引来鱼后,即使钓饵优于窝料,进窝的鲤鱼也要有一段认识钓饵的时间,这对我们想用有效的垂钓时间钓取更多的鲤鱼是很不利的!所以最好用钓饵直接抽窝,定点抛竿。使饵料在水中钩饵的运动轨迹上散落雾化,并在水底形成一定堆积区扩散诱鱼。如果饵料做的比较成功,那么一般拇指肚大小的饵打十几竿的时候水底就应该有直径30--50公分的堆积范围区。

钓友们在开始做窝的时候,饵一定是干散的状态,钓鲤鱼的饵不用成团,加水拌匀后就放在饵盆里,用的时候手抓一团上钩。做窝的饵要求一入水就开始有细小颗粒雾化脱落。鲤鱼之所以能进窝并不只是靠的它的味觉,更重要的是视觉因素。虽然鲤鱼大都是水底贴底拱食饵料,但他们在游动的时候都是在离底一段距离的位置,还有好多特定水下环境的水域里的鲤鱼会在水的上层和中层出没。所以饵入水后细小颗粒的缓慢飘散是很重要的诱鱼手段。

鲤鱼追饵也是鲤鱼很重要的一个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在开始抛竿做窝的时候,饵入水后的很好雾化脱落能在大线的下滑轨迹上以及子线的直径圆范围内造成很好的视觉效果。而使钓点附近水域的鲤鱼能对这些不断飘落的细小颗粒产生兴趣,而游向窝点。

这个时候饵料中的诱鱼剂开始发挥作用,使得鲤鱼产生摄食欲望,进窝吸食窝饵。又由于打窝的饵料散落在水底,它们一下子根本无法吃进太多的饵料颗粒,才能长时间的在窝里逗留觅食。这样做窝的工序就完成了。当我们发现浮标有大幅度的动作后,就要在上饵的时候把饵料多搓几下,使钓饵在水中能停留较长的时间,让窝里的鲤鱼发现细颗粒饵堆中的大团饵料并吃进钓饵。

我们在竿塘钓鲤鱼,控窝也很重要。所谓控窝就是在我们在保持一定的频率打进饵料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旁边的钓友,观察你在打下饵料的同时你附近的钓友的上鱼情况。当发现你的窝里有鱼后,在你旁边的钓友除了比较会控窝的高手外,其余的都应该基本停竿。如果别人还是上鱼,那么你的窝子就做的不成功,鱼引的还不到位。那么就要继续抛竿引鱼。在开始上鱼后也是一样,控窝也不能忽视。如果你上了几条停口了,那么一是你的窝子的续诱不是很成功,再就有可能旁边的钓友把你的鱼引走了,看看别人的上鱼情况然后根据判断维护好你的窝子才能保证继续有鱼问钩。

当我们在自然水域钓鲤鱼时,做窝子就显得很重要了。这里的鲤鱼密度很小,多打窝才能引来鱼。而且要注意的是窝里要有实实在在的颗粒。在打饵做窝的时候最好在加水的搅拌后的饵里加入一定量的干饵,商品鲤鱼饵用来野外垂钓的品类里面一般都有较多大颗粒。这个在野外做窝的时候很是重要。

野外垂钓时小杂鱼较多,这时先被饵引来的小鱼在窝中吃饵,要有更多的颗粒供它们啃食,它们在窝里游动的时候身上的鳞片折射的光线会被远处没有进窝的大鱼看到。这样没有看到窝料散落和没有感觉到饵中的化学诱鱼剂的作用的大鱼会被这种窜动的折射光吸引过来,所以在野外光诱也是很重要的手段。进窝后的大鲤不象竿塘中的鲤鱼,对商品饵比较熟悉和比较留恋,进来吃完就走,窝里要有实在的东西才能留住它们。

而在混养池中开始做窝和在竿塘中垂钓是一样的,都要尽量的重雾化散落做好窝。因为钓位间距很近,抢鱼很重要。但换了钓位后到了别人的窝子里,只需少打几竿做个小窝维持一下窝子就可以开始垂钓了。特别在最后的时候都不要做窝了,这时的鱼都比较慢。前面铺天盖地的打饵使水底的饵料堆积很严重,什么味都有,鱼的食欲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时只要能拿上来几条鱼就应该不会丢分了。开硬散软粘两种饵,如果发现散饵钓离底不行,那我们能做的就是粘饵糗鱼了,不过时而的提竿逗引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其实钓友们要明白,每款商品饵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钓,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它是否好使,关键是看我们怎么用,用对了就上鱼,这是肯定的。到了钓场,凭借对饵料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结合手中的水情和鱼情,一定可以搭配出一款适合的饵料。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