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说垂钓中的应变
应变,指适应时事变化,应付事态变化。《荀子·王制》:“举措应变而不穷”。《孙子兵法》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几位钓友一同出钓,收获大相径庭;同一个人,相同的钓点,相同的钓组,相同的饵料,因时间不同收获也大不相同,其中原因大家也都明白。水位、气压、温度、风力,无一不对垂钓产生影响。只有善于把握这些因素,及时调整钓点、钓组、饵料、钓法,甚至是调整目标,才能会有好的收获。如果一味“死等”、“干靠”,往往失败居多。
6月下旬,我和两位钓友一同来到县里的一座小水库垂钓。同一座水库,相近的钓点,饵料也相近,但是收获大不相同。由于我根据当天的变化及时调整了钓法,收获比另两人的总和还要多。
那天我们三人七点多钟来到水库。这座水库小鲤、小草、小鲫多,大鱼较少,而且小麦穗也非常地闹。上个星期我们来了一次,钓况还可以,每个人都钓了几条二斤左右的鲤鱼,鲫鱼也钓了不少。因此今天大家都找到上次的钓点,同样的钓组,同样的饵料,心想能有上次的收获就可以了。但来了以后,我发现一个问题,这次水位较上次有了变化,一周时间内由于放水灌溉,水位下降了大约半米,上次调好的漂这次都立不起来了。这种情况下,还能按照上次的路子吗?我提着竿,沿着坝走了一圈,想找一个水位稍深点的位置。没想到,在手竿能及的范围内,深浅都差不多,而且还发现,离坝根近点的位置,水位还稍深一些,看来坝根处应该有一条沟。简单测量了一下,离岸五米左右应是最深处,水深一米六以上,而四米五的竿,水深只有一米二。我大胆猜想,鱼会不会躲在水深些的沟里?不妨试试。钓近点用三米的竿最合适,但我只带了三米六的竿,只能赶斜下竿。再者,现在水位下降,根据以往经验,这种情况下鱼不愿靠边,钓边可行吗?最终,我还是赶斜下了一支三米六的手竿,同时又下了一支五米四的手竿,心想如果长竿上鱼,就立即改打远点。我的两位朋友也发现了水位下降的问题,但他们认为越远效果越好,全都换上了七米二的长竿钓远点。打窝过后不长时间,三米六的手竿就有了反应,小鲤鱼、小草鱼蜂拥而来,间或上一条鲫鱼,一上午也没闲着,把我忙得够呛。到中午时,我共钓鲫鱼二十多条,全都是二两左右的。遇到三条像样的鱼,断子线跑了一条,另外两条拿了上来,都是大约二斤重的鲤鱼。而我的两位朋友效果明显不行,他们虽使用长竿,但水深才一米二,小鲤鱼、小草鱼都少,大鱼更是一条没见,只钓了几条鲫鱼。
中午吃饭时,二人看我用小手竿钓得不错,于是也改钓近点。
但是,天气变化无常,上午天本来还是多云有点风,到了中午,一丝风也没有了,特别闷热,连小鲤小草也不咬了,只剩下麦穗在执着的啃饵,看着浮漂上下乱颤,心里那个郁闷啊。不过这时我发现一个现象,由于天闷,有不少鲢鳙在打浮,而且像是闻到了鱼饵香味,距我的钓点越转越近。既然天闷底层鱼不开口,为何不调整一下改钓鲢鳙(这个水库老板允许钓鲢鳙,但是我从来不专门钓它)?想干就干,我找出几款雾化效果好的清香型饵料,开一团饵,三米六的竿钓半水,饵包在铅皮座,千又四号大钩空钩钓。不长时间,漂就开始上下起伏,应该是有鲢鳙进窝并且吸食鱼饵了!看到漂有动作就抽竿,几下之后果然中鱼!溜了几圈鱼脱钩逃掉,但我仍然很开心,说明见到了效果!于是,整个下午我都半水钓鲢鳙,共上大小鲢鳙七八条,跑鱼则无数。除了留下两条四斤多重的,其余二斤左右的全部放生。临走时看看收获,心里非常高兴。能有此收获,说明我根据形势及时调整钓法是正确的。而我的朋友们,由于一味坚守钓大鱼,情况则差了很多,两人一共钓了一条二斤左右的鲤鱼,和二十来条鲫鱼。看着我的鱼获,再听我讲一下今天的思路,他们频频点头,服了!
不错的水库,就是大鱼少些。
小鲤小草小鲫不闲着。
好歹看到条大点的。
中午改钓鲢鳙。中鱼了。
再中!
又中!
看看渔获,还可以吧。
本主题由 独钓寒江雪 于 2014-4-11 04:05 移动
“举措应变而不穷”以事实说话让人信服
想法不错,收获也不错。
羡慕中。。。。。
随机应变,楼主好思路
高手真是高手也,学习
钓鱼是要善变的多谢楼主分享好经验
呵呵楼主好收获啊
楼主“善变“好经验值得学习。
钓鱼要想好收获,就得随着水情,鱼情的变化而调整方法,恭喜好收获呀
好文,顺便学习了怎样钓鲢鳙!
钓鱼就是根据鱼情的变化而变化
好文章,说到点子上了,实践出真知,楼主是用了功夫的,收了.好,顶
收获不错,学习了。。。
呵呵,看到有车祸发生
支持楼主!!顶贴是美德!